图书介绍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研究 基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研究 基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视角
  • 张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028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经济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研究 基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1

1.1.1 宏观调控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1

1.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2

1.1.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需要效果模拟3

1.2 研究意义3

1.2.1 理论意义3

1.2.2 实践意义4

1.2.3 方法论意义4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5

1.3.1 研究思路5

1.3.2 研究方法6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7

1.4.1 研究目标7

1.4.2 研究内容7

1.4.3 本书特点9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1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11

2.2 国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综述13

2.3 国外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文献综述15

2.4 国内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综述17

2.5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现状分析19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理论分析23

3.1 IS-LM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解析23

3.1.1 IS-LM模型的形成及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的关系23

3.1.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IS-LM模型24

3.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34

3.2.1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34

3.2.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弗莱明—蒙代尔模型34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目标与机制41

3.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目标41

3.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机制42

3.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与配合44

3.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44

3.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45

第四章 中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49

4.1 国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49

4.1.1 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49

4.1.2 英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50

4.1.3 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51

4.1.4 法国混合经济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52

4.1.5 日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52

4.1.6 比较和借鉴53

4.2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描述性分析55

4.2.1 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分析55

4.2.2 我国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58

4.2.3 货币政策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59

4.3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63

4.3.1 第一阶段:1979一1981年64

4.3.2 第二阶段:1982—1986年66

4.3.3 第三阶段:1987—1990年69

4.3.4 第四阶段:1991—2002年73

4.3.5 第五阶段:2003—2008年81

第五章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分析85

5.1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的理论依据85

5.1.1 财政政策的目标及内容85

5.1.2 西方经济学各流派财政政策理论观点87

5.1.3 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分析89

5.1.4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乘数效应91

5.1.5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乘数效应93

5.2 财政政策效应的形成机制95

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97

5.3.1 第一阶段:经济转型时期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1979—1992)97

5.3.2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1993—2008)100

5.4 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103

5.4.1 财政政策效应模型103

5.4.2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参数估计107

5.4.3 财政政策效应测算及评价108

5.5 结论110

第六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分析113

6.1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的理论依据113

6.1.1 货币政策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之一113

6.1.2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14

6.1.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16

6.1.4 货币政策的效应118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变革119

6.2.1 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准备阶段(1979—1983)119

6.2.2 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初步确立(1984—1992)121

6.2.3 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逐步完善(1993年至今)123

6.3 我国货币供给量对产出和物价的效应分析127

6.3.1 建立货币供给量对产出和物价的效应分析模型127

6.3.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及模型的稳定性检验130

6.3.3 我国货币供应量动态影响的脉冲响应分析133

6.3.4 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物价贡献率分析135

6.3.5 结论137

6.4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138

6.4.1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研究回顾138

6.4.2 理论与模型142

6.4.3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143

6.4.4 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44

6.4.5 实证结论146

第七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型构建及其效应分析149

7.1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研究概述149

7.2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的设定151

7.2.1 计量模型的导向152

7.2.2 宏观经济环境152

7.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模型的结构153

7.3 数据基础和数据的收集156

7.3.1 模型设定的数据基础及样本期选择156

7.3.2 数据来源158

7.4 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158

7.4.1 模型的变量选择159

7.4.2 联立方程模型估计方法和工具159

7.4.3 联立方程模型检验160

7.4.4 模型的参数估计的结果分析161

7.4.5 模型系统的模拟效果检验168

7.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模拟分析171

7.5.1 财政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171

7.5.2 货币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173

7.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模拟分析177

7.6 结论180

第八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评析及政策建议183

8.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评价183

8.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政策建议188

参考文献195

后记207

索引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