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意识形态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方蒸蒸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304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学校教育-意识形态-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意识形态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
(一)问题缘起1
(二)研究意义9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3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13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8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本书核心概念28
(一)研究思路28
(二)研究方法28
(三)本书核心概念30
第一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教育35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演进35
一、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流变”35
(一)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意蕴”36
(二)意识形态观点的当代“内涵”38
二、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39
(一)全球化理论的现代性演进39
(二)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工具理性”42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与教育的关系45
一、意识形态与教育的“浸染”45
二、意识形态与教育价值观46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无涉”47
(二)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牵涉”48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49
一、“全球化”理论中的国家利益49
二、“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黏合50
三、“全球化”意识形态对国家的影响51
第二章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传承56
第一节 “宗教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56
一、“新大陆”的宗教意识形态教育57
(一)殖民地时期的宗教教育57
(二)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混搭”57
(三)政府逐渐接手的大众教育58
二、主张“平等”的公民意识形态教育59
(一)19世纪初公立教育的兴起与意识形态教育60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意识形态教育61
(三)公立教育的意识形态真的能带来“平等”吗?62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64
(一)道德教育的缓慢发展64
(二)道德与生活世界的剥离65
(三)价值观教育的复归66
(四)新技术时代的意识形态控制68
第二节 美国人的“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68
一、“新”美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69
二、“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演进71
(一)保守的“美国梦”:精英教育71
(二)“美国梦”的意识形态“新”冲突72
三、“美国梦”是全体美国人的梦吗?73
(一)关于平等的“美国梦”73
(二)关于“新秩序”的美国梦75
第三节 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民主图景76
一、公立学校宣扬的民主精神76
(一)早期公立学校的民主意识形态76
(二)公立学校教育目标与现实的意识形态困境78
二、“白人至上”的历史传统79
(一)自然科学依据中的“白人至上”79
(二)社会心理认知中的“白人至上”80
三、“例外论”与民主承诺81
(一)“例外论”与技术理性81
(二)“例外论”与教育神话82
四、种族隔离遭遇的“民主尴尬”83
(一)种族隔离中的教育意识形态83
(二)“种族融合”后的意识形态冲突84
(三)种族歧视的持续发酵85
第四节 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责任86
一、内战后民主党政府教育援助的意识形态87
(一)学校教育“扩张”运动的意识形态87
(二)政府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意识形态89
(三)持续扩大受教育权的意识形态90
二、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91
(一)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92
(二)《高等教育法案》赋予的“更多机会”93
(三)“民权运动”的意识形态变革94
(四)知识社会的工人“意识形态”转型96
第三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争论焦点98
第一节 学校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之争98
一、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标准”与“质量”要求99
(一)基于“标准”的教育政策及意识形态100
(二)教师评价的“高标准”与“低质量”100
二、教育改革中的“量化”模式及意识形态焦点101
(一)教育理念的意识形态:教育“投入”与“产出”之争102
(二)“量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事实”与“价值”之争103
(三)“量化”之后:“大众意识”与“精英意识”之争104
三、教育观念中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105
(一)受教育者的语言意识形态转换:“学生”与“学习”的新定义105
(二)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资格性、社会性和个体性107
第二节 学校教育政策的“意识形态”纷争109
一、“政治宗教”中的意识形态109
(一)宗教意识形态的色彩:“民主党”与“共和党”之争110
(二)意识形态分化:“教育”与“党派”立场111
二、教育的意识形态目的:“私人”与“公共”之争112
(一)属于“私人事务”的教育意识形态112
(二)意识形态的现实困惑:“个人”与“公共”的利益观冲突114
(三)教育的“进步”和“保守”意识形态之争115
第三节 知识社会的学校意识形态“冲突”116
一、知识社会意识形态:对“知识”教育的合理诉求117
二、知识社会中的“新”意识形态争论118
(一)“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118
(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120
(三)“第三条道路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121
三、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冲突”122
(一)“教学模式”的意识形态转换:传统与现代的冲突123
(二)“教育结果”的意识形态冲突:“大众化”与“民主化”的矛盾124
(三)“教育过程”的意识形态冲突:“效率”与“知识”的矛盾125
(四)“教育方式”的意识形态转变:“灌输”与“交互”模式的冲突126
第四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探索128
第一节 美国教育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诉求128
一、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129
(一)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接管”129
(二)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130
(三)政府对课程的意识形态操控132
二、对扩张的联邦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批判134
(一)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及其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135
(二)社区学院的“阶级分化”意识形态136
第二节 美国教师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137
一、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意识形态特点138
(一)教师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趋向138
(二)教师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表现139
二、美国教师“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140
(一)教师中的意识形态“集体思维”141
(二)教师中的意识形态“同质性”142
三、美国教师政治观点的意识形态性142
(一)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立场143
(二)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过程144
四、美国教师教育组织的意识形态抉择:以TFA为例145
(一)美国教师选拔的意识形态困境146
(二)TFA培养方案的意识形态批判150
第三节 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选择157
一、促进公民民主的意识形态教育哲学157
(一)公民教育的意识形态性158
(二)政治学科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价值159
(三)创建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教育文化161
二、基于教室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162
(一)课程标准和竞选政治的意识形态“胶着”163
(二)教室中师生交流的意识形态定位164
三、培养“客观”的意识形态教育立场165
(一)使用历史案例和模拟练习165
(二)使用假设和虚构的例子166
(三)传授民主技巧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168
(四)实证化的政治理论课堂模式169
四、基于学生“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171
(一)公民意识形态教育在“政治参与”中的效能171
(二)政治“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目标174
(三)课外“政治参与”的公民空间:以南达科他州大学为例175
(四)课内“政治参与”的民主意识形态教育实践177
五、基于家庭和宗教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179
(一)家庭在意识形态培养中的作用179
(二)宗教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180
(三)社区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180
第五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其实质182
第一节 “教育平等”与基于“阶级地位”的教育意识形态182
一、教育“机会平等”的愿望:目标与现实的差距183
(一)公立教育的“平等”神话183
(二)可“选择”的教育:促进教育平等的举措185
(三)“平等”与“质量”的兼顾:NCLB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187
(四)制定“高标准”的课程和绩效目标189
二、“民主理念”与学校“多元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190
(一)“一”与“多”的文化价值困境191
(二)种族问题:民主与“多元主义”文化中的“阴霾”193
第二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国家控制”195
一、地方对学校意识形态控制的“退化”196
(一)地方控制教育的意识形态“退化”196
(二)地方学校整合的意识形态困境197
(三)对教育管理的意识形态博弈198
二、对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争夺199
(一)政府对教育控制权的“集中化”趋势200
(二)“择校”和市场意识形态的影响201
(三)对学校管理的“私人接管”204
第三节 教育“产业化”的意识形态冲突209
一、教育的“产业化”意识形态209
(一)“隐性”教育和“产业化”模式209
(二)“商业文化”对教育的意识形态染指211
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商业意识形态”214
(一)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的驱动因素214
(二)高等教育的商业意识形态模式217
(三)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模式的局限性220
第四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霸权”的全球彰显223
一、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冲突223
二、全球化背景中的美国文化“软实力”225
三、基于“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226
四、全球化背景中的意识形态“价值争夺”228
第六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230
第一节 意识形态教育的共性研究230
一、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230
(一)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231
(二)增强社会“认知一致性”的重要途径233
二、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234
(一)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性”235
(二)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同策略235
第二节 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探索与借鉴238
一、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现状238
(一)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239
(二)中国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问题242
(三)新世纪中国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244
二、美国“意识形态教育”对中国的借鉴意义246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的结合247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协商”精神248
(三)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途径多元化250
结语:“立场坚定”与“放眼全球”的意识形态教育254
一、意识形态教育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254
二、意识形态教育中“放眼全球”的融入姿态256
参考文献261
后记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