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遗传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遗传学
  • 姚敦义主编;叶萌,张建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754360499X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遗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

二、遗传学的发展概况1

三、遗传学与人类的关系3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5

第一节 细胞5

一、原核细胞5

二、真核细胞6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7

一、染色体的一般形态7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分子结构8

三、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11

四、染色体的数目11

五、多线染色体13

第三节 细胞分裂13

一、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13

二、无丝分裂14

三、有丝分裂15

四、减数分裂16

第四节 细胞周期19

一、G1期——DNA合成前期19

二、S期——DNA合成期20

三、G2期——DNA合成后期20

四、G0期20

第五节 染色体周史21

一、玉米的生活史21

二、动物的生活史22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25

第一节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有时是RNA)25

一、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25

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25

三、核酸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26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和复制27

一、核酸的结构28

二、两种核酸的区别32

三、DNA的复制33

第三节 DNA的转录和RNA的种类37

一、DNA的转录37

二、病毒RNA的复制和反向转录39

三、三种RNA的特点40

第四节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3

一、遗传信息的流动43

二、遗传密码44

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8

四、蛋白质的种类50

五、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51

第五节 基因概念的发展53

一、40年代前基因概念的发展53

二、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54

三、基因的类别和数目60

第四章 分离定律63

第一节 分离现象63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63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65

第二节 分离定律的验证和普遍性66

一、遗传学的几个基本概念66

二、分离定律的验证67

三、分离定律的普遍性69

第三节 显隐性的相对性70

一、影响分离比的条件71

二、显性的表现类型71

三、环境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73

第四节 致死突变型74

一、致死突变型的类别74

二、致死基因的遗传学特点76

第五节 复等位基因76

一、复等位基因的遗传现象76

二、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点78

第六节 分离定律的意义79

一、分离定律在理论上的意义79

二、分离定律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79

三、分离定律在医学上的应用80

第五章 自由组合定律84

第一节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84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84

二、自由组合现象的分析84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和验证85

一、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85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87

三、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88

四、自由组合定律的普遍性89

第三节 统计学原理在遗传学中的应用90

一、概率90

二、二项式展开的应用92

三、X2(卡平方)检验94

第四节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互作96

一、互补作用96

二、累加作用97

三、重叠作用97

四、显性上位作用98

五、隐性上位作用98

六、抑制作用99

第五节 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100

一、多因一效100

二、一因多效101

第六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101

一、理论上的意义101

二、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102

三、在医学中的应用102

第六章 连锁和交换定律107

第一节 连锁交换现象107

一、完全连锁107

二、不完全连锁108

第二节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制109

一、交换发生的机制109

二、交换型配子形成的过程111

三、与连锁遗传有关的问题112

第三节 交换率及其测定113

一、交换率测定的方法113

二、影响交换率的因素115

第四节 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116

一、基因定位116

二、干扰和并发率119

三、连锁群和连锁遗传图119

第五节 人类的基因定位122

一、系谱分析法122

二、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定位122

三、原位杂交法124

第六节 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的实际区别129

一、两对基因杂合体测交结果分析129

二、两对基因的自交结果分析129

三、三对基因测交结果分析131

第七节 连锁和交换定律的意义132

一、理论上的意义132

二、育种实践中的应用132

三、产前诊断中的应用132

第七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136

第一节 性别决定136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理论136

二、基因平衡理论138

三、环境条件、染色体倍数与性别发育139

第二节 伴性遗传141

一、伴X隐性遗传141

二、伴X显性遗传143

三、限Y遗传或限雄遗传144

四、伴Z显性遗传144

五、伴Z隐性遗传145

第三节 性畸形和性转变146

一、由遗传原因引起的性别畸形146

二、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性别畸形148

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性别转变149

四、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性别转变149

第四节 性别的控制150

一、性别控制的意义150

二、影响性别的因素151

三、性别控制的途径和方法151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155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特点155

第二节 真菌的遗传156

一、链孢霉的生活史156

二、四分子分析和着丝粒作图156

三、链孢霉的连锁160

四、基因转变164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167

一、细菌的突变型167

二、细菌的遗传物质169

三、细菌接合171

四、F+菌株、F-菌株和Hfr菌株173

五、细菌的基因定位175

六、F因子转导——性导179

第四节 噬菌体的遗传180

一、噬菌体的特点和突变型180

二、烈性噬菌体181

三、温和噬菌体183

四、转导185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193

第一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93

一、缺失193

二、重复196

三、倒位198

四、易位200

第二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03

一、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203

二、整倍体的类型及遗传学效应204

三、非整倍体的类型和遗传学效应210

第十章 基因突变219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219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形成的原因219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220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特性220

一、突变的随机性220

二、突变的稀有性221

三、突变的可逆性222

四、突变的多方向性222

五、突变的重演性222

六、突变的平行性222

七、突变的独立性223

八、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223

第三节 诱发突变223

一、诱变的意义224

二、物理诱变224

三、化学诱变227

第四节 DNA损伤及修复232

一、DNA损伤的类型233

二、DNA修复方式233

三、DNA修复的生物学意义236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检出237

一、植物中基因突变的检出237

二、果蝇突变的检出239

三、链孢霉突变的检出240

四、人类基因突变的检出241

第六节 基因突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意义242

一、基因突变和生物进化242

二、基因突变与育种243

第十一章 细胞质和遗传246

第一节 母体影响246

一、短暂的母体影响246

二、持久的母体影响246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248

一、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248

二、线粒体的遗传249

三、核质互作遗传249

第三节 细胞质遗传的特征253

一、母性遗传253

二、不分离现象253

三、性状随染色体外的细胞质成分转移而改变253

四、性状与染色体的转移无关254

五、某些性状随环境而改变254

第四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255

一、细胞质基因255

二、细胞质基因的特性256

三、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之间的关系257

第五节 细胞质遗传的应用——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258

一、雄性不育的类型258

二、雄性不育的机理261

三、植物雄性不育的利用262

第十二章 基因调控与个体发育266

第一节 基因调控的证据266

一、不同条件下的基因活性266

二、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活性266

第二节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268

一、DNA水平上的基因调控268

二、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调控269

三、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调控273

四、翻译后的调控275

五、调控的实践意义276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276

一、染色体DNA水平上的基因调控277

二、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调控279

三、RNA加工过程中的基因调控283

四、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调控284

第四节 个体发育中的核质关系284

一、基因分化理论285

二、细胞质与个体发育287

三、细胞核与个体发育288

第十三章 遗传工程292

第一节 基因工程292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292

二、目的基因的获取293

三、载体296

四、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酶300

五、DNA分子的重组302

六、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304

七、重组DNA分子的选择304

八、重组DNA分子的表达306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意义、应用和展望307

一、基因工程的意义307

二、基因工程的成就307

三、基因工程的未来前景311

第三节 细胞工程312

一、体细胞杂交312

二、细胞核移植315

三、细胞器的摄取316

第十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318

第一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318

一、平均数(平均值)318

二、方差和标准差319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320

一、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320

二、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321

三、控制数量性状遗传的基因效应的分析323

四、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关系324

第三节 控制数量性状基因数目的估算325

一、根据分离群体内出现的极端类型进行估算326

二、根据上、下代的平均数和方差估算326

第四节 遗传力及其估算327

一、遗传力的概念327

二、广义遗传力的估算327

三、狭义遗传力的估算328

四、遗传力的应用331

第五节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332

一、近亲繁殖332

二、杂种优势335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341

第一节 遗传平衡定律341

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41

二、遗传平衡定律342

三、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估算344

第二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346

一、突变347

二、选择348

三、突变和选择的共同作用352

四、迁移352

五、遗传漂变353

第十六章 人类遗传357

第一节 遗传与先天畸形357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方式357

二、先天畸形的遗传因素358

三、先天畸形的环境因素358

第二节 遗传病的类型和诊断360

一、遗传病的类型360

二、遗传病的检出与判定方法363

三、遗传病的诊断364

第三节 遗传病的防治368

一、遗传病的预防369

二、遗传病的治疗371

第四节 肿瘤与遗传373

一、肿瘤的类型和癌细胞的特征373

二、癌症发生的原因374

三、与遗传有关的癌变假说375

第五节 优生学简介377

一、优生学的概念377

二、预防性优生学377

三、演进性优生学378

四、优生与优育379

遗传学实验382

主要参考书目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