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结核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结核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5017699.jpg)
- 谢惠安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503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68页
- 文件大小:558MB
- 文件页数:8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结核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一、古代、中世纪结核病1
二、病原体的发现2
三、病理学研究2
四、诊断方法的进展3
五、萎陷疗法及外科疗法4
六、化学疗法的发展5
七、结核病控制发展主要历史事件9
第二篇 基础篇13
第一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
第一节 胸部表面解剖13
一、胸廓13
二、胸部表面解剖标志14
第二节 肺的解剖构造15
一、肺的发生学15
二、肺的解剖16
三、纵隔22
第三节 肺的组织构造22
一、肺的导管部分22
二、肺的呼吸部分24
三、肺的血管25
四、肺的淋巴组织25
五、肺的神经分布26
第四节 肺的功能26
一、肺容量26
二、肺的通气28
三、通气与血流在肺内的分布及通气/血流的比值28
四、肺的循环功能31
五、弥散功能32
六、肺的非呼吸功能33
七、X线所见与肺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39
第五节 肺功能测验40
一、肺功能测验的意义40
二、肺容量测定41
三、通气功能的测定44
四、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的测定48
五、肺弥散量的测定52
六、分侧肺功能测定55
七、胸外科手术与肺功能57
第二章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60
第一节 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60
一、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60
二、器官性呼吸功能障碍60
第二节 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63
一、缺氧63
二、紫绀64
三、呼吸困难64
四、周期性呼吸64
第三章 结核病临床细菌学66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66
一、结核分枝杆菌的基本形态66
二、结核分枝杆菌的多形态67
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细结构68
四、结核分枝杆菌的染色特性71
第二节 结核分枝杆菌的营养与生长74
一、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74
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因素77
三、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的种类79
第三节 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与生物学活性81
一、类脂质81
二、磷脂82
三、多糖类83
四、细胞壁与蜡质D83
五、蛋白质83
六、抗肿瘤活性84
七、佐剂活性84
第四节 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与消毒85
一、物理因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85
二、化学因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86
第五节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87
一、试管内的抑菌浓度87
二、血液内的药物浓度88
三、耐药性测定方法90
第六节 动物实验93
一、动物实验方法93
二、动物实验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97
第七节 分枝杆菌的分类98
一、分枝杆菌的分类方法98
二、分枝杆菌的分类与鉴别99
第四章 结核病的感染与发病105
第一节 病因学说105
第二节 结核菌的传播与感染107
一、结核菌在体内的活动107
二、感染后的全身播散107
第三节 结核病变的性质109
一、渗出性反应与干酪性坏死109
二、繁殖性反应与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110
三、增殖性反应111
四、硬化性反应111
第四节 结核病的进展——结核病的各个阶段112
一、初期结核病、原发结核病112
二、肿大淋巴结和支气管壁粘连112
三、特发性胸膜炎112
四、慢性肺结核113
五、晚期蔓延116
六、结核性脓胸116
七、肺外结核117
第五章 结核病的免疫120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和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120
一、免疫学基本概念120
二、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128
第二节 结核菌感染的宿主反应及其生物学过程134
一、起始期134
二、T细胞反应期135
三、共生期135
四、细胞外繁殖和传播期136
第三节 结核病的细胞免疫136
一、巨噬细胞与结核菌的粘附和吞噬137
二、抗原处理与递呈140
三、淋巴细胞活化和效应分子产生141
四、巨噬细胞活化与杀菌147
第四节 结核病的迟发型变态反应148
一、DTH的发生机制148
二、结核病DTH的早期研究——Koch现象及其解释150
三、若干矛盾现象和DTH/CMI关系的新理解150
第五节 结核病的体液免疫152
一、结核病体液免疫的变化特征152
二、体液免疫对抗结核免疫的可能调节作用152
三、体液免疫反应用于结核病诊断的探索152
第六节 结核病的无反应性153
一、结核病无反应性的发生率与临床153
二、结核病无反应性的机制154
第七节 结核病免疫的遗传调控156
一、早期的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156
二、Bcg基因与结核病157
三、HLA与结核病157
第三篇 临 床篇159
第六章 总论159
第一节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159
一、症状159
二、体征162
第二节 各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164
一、原发型肺结核164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65
三、浸润型肺结核167
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68
第七章 肺结核的诊断171
第一节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171
第二节 病史的记载和应用171
一、既往史171
二、接触史,BCG接种史和个人生活史172
三、现病史172
四、体征172
第三节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174
一、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历史174
二、结核菌素的种类及差异性174
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方法175
第四节 结核病细菌学检查177
一、结核杆菌检查的意义177
二、标本种类及其采取177
三、涂片检查178
四、结核杆菌培养检查的方法180
五、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182
第五节X线检查187
一、X线检查的特点187
二、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187
三、X线检查的使用限度188
四、X线摄影方法189
五、磁共振成像(M RI)203
六、透视在患者发现中的作用204
七、优质的X线胸片——X线摄影的质控205
八、读片方法206
九、结核病的X线影像及其特点207
十、按X线所见的病型分类214
第六节 胸部超声检查221
一、胸部疾病的超声检查221
二、胸膜腔疾病的超声检查222
三、纵隔疾病的超声检查224
第七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26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和并发症226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技术228
三、常见支气管肺部疾病的表现230
第八节 结核病分类法232
一、原苏联结核病分类法232
二、日本结核病分类法234
三、美国结核病分类法235
四、我国现行结核病分类的沿革236
第八章 肺结核的鉴别诊断239
第一节 肺结核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240
一、细菌性肺炎及其他各类肺炎240
二、肺脓肿251
三、肺霉菌病252
四、肺寄生虫病255
第二节 肺结核与肺部、纵隔及胸膜肿瘤的鉴别诊断258
一、支气管肺癌258
二、支气管及肺脏良性肿瘤262
三、原发性纵隔肿瘤264
四、胸膜间皮瘤266
第三节 肺结核与肺部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267
一、结节病267
二、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270
三、肺隔离症271
四、肺囊肿272
五、先天性肺动静脉瘘273
六、肺泡蛋白蓄积症274
七、肺胞微结石症274
八、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75
九、肺栓塞276
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276
十一、肺淀粉样变性277
十二、韦格内肉芽肿278
十三、类风湿肺278
十四、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肺部表现279
十五、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279
第九章 肺外结核283
第一节 结核性脑膜炎283
一、感染途径与发病机制283
二、病理变化284
三、结脑的分型和分期285
四、实验室及特殊检查28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89
六、治疗291
七、结脑的转归和预后296
第二节 皮肤结核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297
一、皮肤结核的分类297
二、病因学299
三、由人型/牛型结核菌引起的皮肤结核病300
四、皮肤结核疹305
五、治疗307
第三节 颈淋巴结结核310
一、颈部淋巴结局部解剖310
二、发病机制及感染途径310
三、病理311
四、临床表现及类型311
五、各种有关检查311
六、诊断312
七、鉴别诊断312
八、治疗313
第四节 支气管内膜结核315
一、感染途径315
二、病理改变315
三、临床表现316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316
五、诊断316
六、治疗317
第五节 结核性胸膜炎31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18
二、临床表现318
三、X线检查319
四、实验室检查322
五、超声波检查322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23
七、治疗326
第六节 结核性心包炎327
一、感染途径327
二、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327
三、临床表现329
四、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331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337
六、治疗343
七、预后345
第七节 结核性肺原性心脏病346
一、流行病学346
二、发病机制346
三、临床表现348
四、诊断349
五、治疗350
六、预后352
第八节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353
一、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353
二、女性生殖器结核361
第九节 消化系统结核病366
一、肠结核366
二、结核性腹膜炎368
第十节 内分泌系统结核病375
一、甲状腺结核376
二、垂体结核376
三、肾上腺结核377
第十一节 骨关节结核病378
一、病因379
二、临床分型37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80
四、治疗383
第十二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386
一、非结核分枝杆菌386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流行病学390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392
四、各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99
五、肺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401
第十三节 眼科结核病403
一、眼睑结核403
二、泪囊结核403
三、结膜结核403
四、与结核相关的眼部疾病404
第十四节 耳鼻咽喉科结核病407
一、耳鼻咽喉科结核病概述407
二、鼻面部及外耳皮肤结核和狼疮409
三、上呼吸道结核410
四、结核性中耳炎415
五、结核病与耳鼻咽喉科有关的其他问题416
第十章 结核病合并症和并发症421
第一节 糖尿病与肺结核病421
一、糖尿病与结核病的流行病学421
二、糖尿病与肺结核的相互影响422
三、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423
四、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诊断424
五、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治疗424
六、预后与预防430
第二节 艾滋病与结核病431
一、艾滋病的发现与全球蔓延431
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436
三、防治对策441
第三节 矽肺结核444
一、流行病学445
二、发病机制446
三、病理447
四、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448
五、诊断450
六、鉴别诊断454
七、治疗457
八、预防460
第四节 妊娠结核病461
一、妊娠与结核病的相互关系462
二、妊娠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463
三、妊娠结核病的特殊问题466
第五节 结核性脓胸469
一、病因469
二、症状及体征470
三、X线检查470
四、诊断471
五、治疗471
六、外科手术治疗472
第六节 胸壁结核475
一、病因与病理475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76
三、鉴别诊断476
四、治疗477
五、预后477
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症478
一、概念478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78
三、病理与病理生理478
四、临床表现479
五、诊断479
六、治疗480
第八节肺不张480
一、概念480
二、病因与分类480
三、临床表现48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83
五、治疗483
第九节 支气管哮喘483
一、概念48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84
三、病理与病理生理485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485
五、治疗486
第十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490
一、概念490
二、流行病学491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492
四、病理493
五、临床表现49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496
七、治疗497
第十一章 结核病的治疗502
第一节 肺结核病的进展和治愈502
第二节 肺结核病治疗的基本原则503
第三节 化学疗法的作用机制和病灶修复过程504
第四节 抗结核化疗的生物学机制504
一、细菌学因素505
二、药理学因素507
三、机体方面因素508
第五节 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508
一、抑制蛋白质合成508
二、阻碍核糖核酸的合成509
三、阻碍细胞壁的合成509
四、干扰细菌的代谢509
五、其他510
第六节 抗结核药物510
一、常用抗结核药物510
二、近年新开发的抗结核药物527
第七节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537
一、耐药发生的机制537
二、耐药性结核病流行现状539
三、初始耐药与继发耐药541
四、交叉耐药性542
五、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性542
六、耐药检查的必要性542
七、耐药性标准与药物更换543
第八节 抗结核药物的使用544
一、化疗原则544
二、抗结核药物分服与顿服547
三、抗结核药物的每日与间歇疗法547
四、抗结核药物的两阶段治疗549
五、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549
第九节 初治与复治的化疗553
一、初治病例的化疗553
二、复治病例的化疗554
三、推荐几种化疗方案555
第十节 耐药结核病的处理560
一、耐药结核病的定义560
二、耐药结核病的流行趋势561
三、多耐药结核病的产生原因562
四、多耐药结核病的预防562
五、多耐药结核病的处理563
第十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568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资料568
二、结核病人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况570
三、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临床的应用575
四、结论581
第十二节 免疫疗法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582
一、微生物制剂583
二、生物制剂585
三、中药589
第十二章 肺结核急症处理591
第一节 咯血591
一、定义和分类591
二、肺结核咯血的原因与机制591
三、临床表现592
四、咯血的鉴别诊断593
五、咯血的治疗594
六、咯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597
第二节 自发性气胸598
一、定义599
二、分类599
三、发病机制600
四、临床表现60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602
六、治疗602
第三节 呼吸衰竭607
一、概念607
二、病因与分类608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609
四、临床表现610
五、诊断要点612
六、治疗612
七、呼吸监测615
第四节 肺性脑病616
一、发病机制616
二、临床症状617
三、诊断618
四、治疗618
第五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621
一、概念621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622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623
四、治疗624
第六节 水和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625
一、体液的分布、成分和调节625
二、水和钠的正常代谢627
三、水和钠的代谢紊乱627
四、钾代谢紊乱630
五、镁代谢紊乱632
六、钙代谢紊乱633
七、酸碱平衡的调节634
八、酸碱平衡的紊乱635
第十三章 肺结核的外科治疗642
第一节 肺结核外科适应证的演变642
一、萎陷疗法642
二、切除疗法643
第二节 肺结核的外科治疗644
一、肺切除疗法644
二、肺切除手术的种类646
三、手术后处理646
四、术后并发症的治疗647
第十四章 儿童结核病649
第一节 儿童结核病疫情现状649
一、我国儿童结核病疫情现状649
二、部分国家儿童结核病疫情状况650
第二节 儿童结核病的特点651
一、浓厚感染651
二、对结核菌高度敏感651
三、淋巴系统广泛被波及651
四、全身播散倾向-肺外结核的根源652
五、病灶部分特殊652
六、预后652
第三节 临床类型及表现652
一、原发型肺结核653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654
三、浸润型肺结核655
四、结核性胸膜炎655
第四节 诊断656
一、病史、症状和体征656
二、结核菌素试验和临床意义656
三、胸部X线检查657
四、细菌学检查660
五、血液学检查660
六、分子生物学检查661
七、特殊检查661
第五节 鉴别诊断661
一、原发型肺结核661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662
第六节 治疗665
第七节 预防666
一、早期发现666
二、推迟感染,减少发病666
三、彻底治疗666
四、化学预防666
第十五章 老年结核病668
第一节 流行病学668
一、美国的流行情况668
二、我国的流行情况669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669
一、内源性复燃669
二、外源性再感染669
三、人口老龄化670
四、免疫功能低下670
五、中青年肺结核延至老年670
第三节 病理形态670
第四节 临床表现670
一、症状670
二、体征671
第五节 胸部X线检查671
一、老年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671
二、老年粟粒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671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672
一、痰结核杆菌的检查672
二、血液检查672
三、抗结核抗体及H-多肽测定672
四、免疫功能的检查672
五、血清皮质醇、醛固酮、ACTH水平的测定673
第七节 并发(存)症673
第八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673
一、诊断673
二、鉴别诊断674
第九节 治疗674
一、抗结核治疗674
二、其他辅助治疗676
三、并存症的治疗676
第十节 预后676
第十六章 中医中药关于肺结核病的认识678
第一节 概述678
第二节 病因病机678
第三节 临床表现679
第四节 诊断要点679
第五节 治疗679
一、一般治疗680
二、分型证治680
三、对症治疗682
第六节 专病、专方、专药684
第七节 中西药结合治疗周围淋巴结结核687
一、概述687
二、病因病机688
三、临床表现688
四、诊断要点688
五、治疗689
第四篇 预防篇693
第十七章 流行病学693
第一节 结核病流行病学的定义693
第二节 流行病学发展694
第三节 结核病流行的基本生物学环节695
一、传染源696
二、传播感染途径703
三、易感人群705
第四节 结核病流行的自然趋势706
一、结核病的流行706
二、影响自然下降的因素706
三、结核病流行自然下降的代价707
第五节 化疗时代的结核病流行708
一、化疗的流行病学效果708
二、化疗作为防治措施对人群的作用709
三、加速下降,使流行周期缩短709
第六节 流行的延续710
第七节 集团感染与爆发流行710
一、构成集团感染的条件711
二、集团感染与爆发流行的诊断715
三、结核病集团感染的经过717
四、集团感染的处理719
第八节 高原与结核病720
一、高原环境对结核病发生与发展的影响721
二、西藏高原结核病疫情特点724
三、高原人呼吸系统的演变726
第九节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情况731
一、我国结核病流行现况731
二、国外结核病流行现况737
三、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742
第十八章 结核病防治对策745
第一节 防治对策的策划745
一、WHO结核病控制的目的与目标745
二、我国结核病控制规划747
第二节 患者发现749
一、患者发现的目的749
二、用于筛选肺结核病人的检查方法749
三、患者发现方式752
四、患者发现的发展趋势758
第三节 患者管理759
一、患者管理的发展、目的与重要性759
二、管理的实施760
三、新发现患者的管理765
四、治愈患者及接触者的管理768
第四节 不住院化学疗法769
一、不住院化学疗法与住院化学疗法769
二、不住院化学疗法的效果769
三、关于不住院化学疗法的传染问题769
四、不住院化疗与住院化疗的对象770
五、不住院化学疗法的化疗方案771
六、不住院化学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772
七、不住院化疗患者的管理777
八、DOTS781
九、住院与不住院的联系782
第五节 结核病的免疫预防783
一、免疫预防的发展783
二、免疫策略的选择786
三、我国结核病免疫预防的改进788
四、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与并发症791
五、卡介苗接种的现今认识和进展797
第六节 药物预防802
一、预防感染803
二、消灭感染803
三、预防发病804
四、方法805
五、监察806
第十九章 结核病监测808
第一节 结核病监测的沿革808
第二节 结核病监测的定义809
第三节 结核病监测的组织系统810
一、组织系统的建立810
二、监测任务810
第四节 结核病监测的内容811
第五节 结核病监测指标812
一、疫情监测812
二、防治措施的评价816
三、患者发现的评价818
四、治疗与管理的评价821
五、病人发现及治疗管理效益的总评价823
六、利用定期报表对结核病流行及管理的评价823
第六节 结核病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及其应用825
一、流行病学数学模型825
二、结核病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建立826
三、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建立830
第七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835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的背景835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836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发展前景838
第八节 队列分析方法在结核病监测中的应用839
一、随访病例的队列分析839
二、结核病控制规划执行情况的队列分析843
三、结核病死亡的队列分析845
四、结核病减寿的队列分析847
第二十章 防痨行政853
第一节 防痨组织853
一、防痨组织是实施防治对策的基础853
二、建立防痨组织机构的原则853
三、我国防痨组织机构的几种形式853
四、我国现行结核病防治网854
五、结核病防治组织系统图855
六、初级卫生保健组织的结核病管理857
第二节 健康教育858
一、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原则858
二、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内容859
三、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对象861
四、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862
五、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862
第三节 结核病的法制管理863
一、国外结核病法制管理情况863
二、国内结核病法制管理情况866
三、以法制管理推进结核病控制工作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