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提升沿边开放与加强跨国区域合作研究 以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提升沿边开放与加强跨国区域合作研究 以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5020244.jpg)
- 黎鹏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2800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西南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提升沿边开放与加强跨国区域合作研究 以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提升沿边开放与加强跨国区域合作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第一节 提升沿边开放与加强跨国区域合作的研究背景1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与地缘经济地位重要性的上升1
二、世界空间经济系统的形成与中国—东盟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3
三、中国—东盟处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核心地带6
四、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与相互作用7
五、中国西南边境地带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缘关系9
第二节 提升沿边开放与加强跨国区域合作的研究意义9
一、理论意义与科学价值10
二、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11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12
一、研究目标12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
第二章 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述评15
第一节 地缘关系与地缘经济的相关研究15
一、地缘关系、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15
二、我国的地缘关系与地缘战略18
三、简要评价与思考20
第二节 边境区位研究述评22
一、边境区位研究综述22
二、简要评价与思考26
第三节 提升沿边开放的相关研究28
一、提升沿边开放的一般性研究28
二、针对特定边境地区的提升沿边开放研究29
三、简要评价与思考30
第四节 边境合作与跨国增长三角研究述评31
一、边境合作研究综述31
二、跨国增长三角研究综述37
三、中国西南边境合作开发研究综述39
四、简要评价与思考41
第五节 CAFTA建设问题研究述评42
一、对CAFTA建设背景的研究42
二、CAFTA建设的动因、意义与效应分析44
三、CAFTA的建设实施与主要困难45
四、简要评价与思考48
第三章 经典理论依据及其应用探讨50
第一节 区位理论及其应用50
一、区位理论的含义50
二、工业区位理论与海港区位理论52
三、区位理论在加强边境跨国区域开放合作中的应用思考53
第二节 区域分工理论及其应用55
一、区域分工简释55
二、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应用思考56
三、资源赋予理论及其应用思考57
四、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其应用思考58
第三节 系统理论及其应用59
一、系统理论内涵简析59
二、系统理论在边境跨国区域合作开发中的应用思考60
第四节 协同理论及其应用61
一、关于协同学的基本原理61
二、协同理论在边境跨国区域开放发展与合作开发中的应用思考63
第四章 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条件、特征与原则65
第一节 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本条件与障碍因素65
一、跨国区域关系的特点65
二、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条件分析66
三、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障碍因素68
第二节 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主要特征分析69
一、伴随地缘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必然性与动态性69
二、跨国区域开放与合作开发活动的地缘政治关联性70
三、开放合作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与层次性70
四、开放与合作开发目标的共赢(要求)性71
第三节 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本原则71
一、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原则71
二、相互尊重与沟通协调原则72
三、经济与政治分离原则72
四、与国际或地区性合作框架相接轨的原则72
五、统筹规划与务实渐进原则73
第五章 西南边境地带开放与合作开发的区域背景74
第一节 东盟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背景74
一、东盟区域的自然格局74
二、东盟区域的人文格局76
第二节 中国—东盟合作的东亚区域背景78
一、现状:经济关系密切但整体合作关系较为松散78
二、动因:影响东亚合作的因素较为复杂79
三、趋势:东亚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82
第三节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84
一、东盟及其目标与宗旨84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与发展85
第六章 西南边境地带跨国区域的区情基础与合作开发条件分析89
第一节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区情基础89
一、区位与区域范围89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区情基础90
三、相关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概况94
第二节 西南边境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条件100
一、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与地缘人缘条件100
二、资源与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互补共生性101
三、良好的口岸与交通联系对接条件102
四、良好的动力机制104
五、CAFTA建设进程提供的推动力量与制度保障105
第七章 西南边境经贸联系与跨国区域合作现状107
第一节 边境贸易的发展与存在问题107
一、中越、中缅、中老边贸现状特点107
二、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118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现状评析119
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位置与范围119
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机制120
三、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成果121
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困难与问题122
第三节 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发展的主要趋势125
一、CAFTA合作进程日益推动边境跨国区域合作的趋势125
二、中越两国积极推动“两廊一圈”建设的趋势126
第八章 提升开放与合作开发的模式构建及其功能整合128
第一节 增长极发展与口岸特色经济建设相融合模式128
一、增长极理论简释及其应用途径128
二、增长极的选择与布局130
三、增长极发展与口岸特色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144
第二节 “增长三角”发展与地缘经济区合作开发相融合模式148
一、“增长三角”式地缘经济区开发的相关理论问题148
二、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普遍性效应及现实意义151
三、西南边境“增长三角”式地缘经济区的构建152
第三节 点轴开发与跨国经济走廊建设相融合模式154
一、点轴开发模式在跨国区域中应用的可行性154
二、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点轴开发框架的选定156
第四节 跨国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区构建相结合模式160
一、城市体系及其与区域的相互作用160
二、跨国区域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区的构建162
第五节 不同模式的功能整合与“复合模式”的构建164
一、不同模式的特点与功能分析164
二、“复合模式”的构建与时空布局169
第九章 以实践策略调整加快地缘经济区的合作开发173
第一节 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实践成果与存在问题173
一、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基本现状与主要成果173
二、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主要存在的问题176
第二节 中国—东盟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实践策略调整178
一、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总体思路调整178
二、合作建设与开发地缘经济区的数量规模与地域布局调整179
三、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的协调机制调整179
四、强化地缘经济区的生产性功能并提升其辐射带动作用的策略调整180
五、地缘经济区开发与经济走廊建设相结合的实践思路拓展181
第十章 引导要素流动重组加快边境地带的合作开发183
第一节 要素流动重组相关理论问题183
一、现阶段影响要素流动及其地域组合的主要因素183
二、现阶段要素流动的主要特点185
三、现阶段要素流动过程中的地域组合新形式187
四、要素流动组合的主要规律190
第二节 实证研究:以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的合作开发为例192
一、要素流动组合基础:良好的经济互补性与通联条件192
二、加快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地带合作开发的对策途径195
第十一章 加强提升沿边开放与跨国区域合作的保障体系建设201
第一节 战略与规划层面的跨国协调体系建设201
一、西南边境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目标201
二、战略与规划层面的跨国协调措施201
第二节 组织运作层面的跨国协调体系建设203
一、建立组织协调职能机构的探讨203
二、建立健全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协调机制与协调措施203
第三节 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205
一、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础设施要求205
二、西南边境跨国区域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措施205
结语207
一、基本结论207
二、研究创新210
三、不足及遗留问题211
参考文献212
后记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