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干部刑事法律风险防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领导干部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 刘涛,张经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51091642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领导干部刑事法律风险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贿赂犯罪3

第一讲 受贿罪3

一、什么是受贿罪7

二、我国关于受贿罪的立法沿革和国际立法现状及趋势9

(一)我国关于受贿罪的立法沿革9

(二)贿赂犯罪的国际立法及趋势13

三、受贿罪的行为方式19

(一)索取贿赂19

(二)收受贿赂19

(三)斡旋受贿19

四、新形势下较隐蔽的受贿形式24

(一)交易型受贿25

(二)合作投资型受贿33

(三)干股型受贿37

(四)委托理财型受贿43

五、受贿罪常见疑难问题的认定46

(一)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犯罪主体46

(二)特定关系人是否构成受贿罪关键看特定关系人是否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51

(三)事后受贿须具备“事先约定”条件56

(四)未实际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不妨碍受贿定罪61

(五)将受贿款用于公务或事后退还给行贿人不影响受贿定罪66

(六)行为人收受“红包”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构成受贿罪68

六、受贿罪立案标准和量刑73

七、法条链接75

第二讲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85

一、什么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86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87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87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诈骗罪的区别88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89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常见问题的认定90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的认定90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影响力”认定93

(三)行为人既是国家工作人员,又与其所利用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之间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其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95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99

五、法条链接100

第三讲 行贿罪103

一、什么是行贿罪104

二、行贿罪的行为方式108

(一)打着“馈赠”的幌子行贿108

(二)顶着“感情投资”的帽子行贿110

(三)利用经济往来中给予“回扣”“手续费”行贿112

(四)利用多次、小额分期贿送财物的方式行贿113

三、行贿罪常见问题的认定114

(一)超前贿送财物的行为是否应当按行贿罪处理114

(二)事后贿送财物的行为是否应当按行贿罪处理115

(三)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行贿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17

(四)经济往来中的给予“回扣、手续费”是正常的商业交易还是行贿119

四、行贿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120

五、法条链接122

第二编 贪污犯罪131

第四讲 贪污罪131

一、什么是贪污罪132

(一)“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界定133

(二)“公共财物”的范围界定138

二、贪污罪的行为方式140

(一)如何判断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140

(二)如何理解“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141

三、贪污罪常见问题的认定142

(一)“公务性”是判断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核心标准142

(二)行为人实际控制财物即完成了贪污罪实行行为,并构成贪污罪既遂147

(三)没有特殊身份的人合谋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便利侵占公共财物构成贪污罪共犯151

(四)有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公共财物是区分贪污和盗窃的关键154

(五)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157

(六)国企改制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或据为己有将可能涉嫌贪污162

(七)侵吞违禁品、违法费用等也构成贪污165

四、贪污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169

五、法条链接172

第五讲 挪用公款罪179

一、什么是挪用公款罪180

(一)“挪用”行为的本质特征182

(二)如何理解“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184

二、挪用公款的行为方式187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187

(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188

(三)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190

三、挪用公款罪常见问题的认定192

(一)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使用公款企业的性质不再是判断是否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重要因素192

(二)案发时挪用公款未还,行为人主观故意内容是非法占有还是非法使用,决定了行为人是构成挪用公款罪或是贪污罪197

(三)挪用公款用于虚假验资骗取公司登记,应认定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200

(四)公款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挪用公款,可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206

(五)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公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是区分挪用公款和挪用资金的核心要点212

四、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和量刑214

五、法条链接215

第六讲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222

一、什么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223

二、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认定中的相关问题225

(一)关于证明责任225

(二)关于证明范围226

(三)“非法所得”数额计算227

(四)行为人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定罪量刑后,查清核实了财产真实来源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227

三、领导干部应特别注意的与私分国有资产罪有关的现实问题228

(一)什么是私分国有资产罪230

(二)正当发放奖金、津贴等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区别230

(三)私分小金库是否构成本罪232

(四)划清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罪的界限233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234

五、法条链接234

第三编 渎职罪239

第七讲 滥用职权罪239

一、什么是滥用职权罪241

二、滥用职权罪常见疑难问题的认定243

(一)滥用职权行为与损失后果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243

(二)因受贿而滥用职权数罪并罚248

三、滥用职权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252

四、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256

五、滥用职权罪立案标准与量刑264

六、法条链接265

第八讲 徇私枉法罪269

一、什么是徇私枉法罪271

二、徇私枉法罪常见疑难问题的认定273

(一)因受贿而徇私枉法应从一重处273

(二)如何认定徇私枉法“情节严重”275

三、徇私枉法罪立案标准与量刑280

四、法条链接281

第四编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犯罪285

第九讲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285

一、什么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287

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常见疑难问题的认定290

(一)“同类营业”的认定290

(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之区分293

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立案标准与量刑298

四、法条链接298

第十讲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300

一、什么是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301

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常见疑难问题的认定302

(一)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区别302

(二)如何理解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客观条件305

三、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标准与量刑309

四、法条链接310

第五编 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量刑313

第十一讲 自首及坦白的认定313

一、职务犯罪自首概述314

二、职务犯罪案件中“自动投案”的认定315

三、职务犯罪案件中“如实供述”的认定322

(一)如实供述身份等情况322

(二)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323

(三)如实供述的时间限制324

四、职务犯罪案件中“坦白”的认定325

(一)坦白的主体325

(二)坦白的成立条件326

(三)“坦白”与“自首”的界限327

五、职务犯罪案件中“自愿认罪”的理解327

六、法条链接328

第十二讲 立功的认定333

一、职务犯罪立功概述336

二、职务犯罪案件中“立功”的认定338

(一)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338

(二)据以立功的材料或者行为要有具体指向或者实际作用339

(三)据以立功的材料或者行为必须查证属实339

三、立功行为的司法适用原则341

(一)作为量刑情节的立功从宽处罚的一般原则与从宽处罚的幅度341

(二)作为减刑实质条件的立功从宽处罚的一般原则与从宽处罚幅度342

四、法条链接342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