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法学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法学专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5020476.jpg)
- 王先林,焦海涛,许多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754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经济法-法的理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法学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题一 现代市场经济下的法律现象:经济法历史专题研究1
一、法律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1
二、经济法产生的基本条件2
(一)“市场失灵”及其表现2
(二)经济法产生的其他条件5
三、经济法的历史脉络6
(一)经济法的语源6
(二)经济法的产生7
(三)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法的发展8
(四)苏东国家经济法的历史10
(五)我国经济法的历史12
专题二 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法制化:经济法定位专题研究15
一、经济法的界定15
(一)经济法的概念15
(二)经济法的体系20
(三)经济法的特征26
二、经济法的地位31
(一)经济法的部门法地位31
(二)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35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40
三、经济法的法域43
(一)两种代表性观点43
(二)经济法的法域归属44
(三)如何看待“社会法”45
四、经济法的本质47
(一)法本质的含义47
(二)经济法的本质属性47
专题三 国家经济管理权的有效运作:经济法实施专题研究51
一、经济法实施中的主体51
(一)经济法主体的含义51
(二)经济法主体的独立性52
(三)经济法主体的特征53
(四)经济法上的管理主体54
二、经济法实施的主要内容62
(一)经济法实施的基本环节62
(二)经济法实施的主要程序66
三、经济法实施中的责任制度72
(一)经济法责任的含义72
(二)经济法责任的设定限度73
(三)经济法上的他法责任问题75
(四)经济法责任的具体类型77
专题四 经济分析方法运用的实例: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专题研究80
一、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源流80
(一)法经济学概述80
(二)法经济学的简明历史81
(三)法经济学的成就与展望84
二、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建议零售价规制87
(一)建议零售价法律规制的认识误区88
(二)消费者的价格决策模式91
(三)消费者价格决策的验证及其法律意义96
(四)结语100
三、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烟草业的反垄断法适用100
(一)问题100
(二)反垄断基本原理及其在烟草业中的可适用性104
(三)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改革109
(四)结语115
专题五 营利性和公益性的平衡:国有企业和企业国有资产法专题研究116
一、国有资产的定义:边界与属性116
(一)问题的提出116
(二)经济学对财产的分类118
(三)国有财产的基本类型120
(四)国有资产法的概念和性质122
二、企业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国有企业124
(一)国有企业法的产生与发展124
(二)国有企业的法律特征125
(三)国有企业的法律类型126
(四)国有企业的功能与法律地位127
(五)国有公司的设立129
(六)我国国有企业组织机构132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国家出资人136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136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37
(三)国家出资人权利的行使主体139
(四)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140
(五)国家出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权的行使142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145
(七)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146
专题六 保障自由竞争与经济活力:反垄断法专题研究148
一、反垄断法的一般分析148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和地位148
(二)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149
(三)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框架151
(四)我国反垄断法出台的背景和相关争议152
二、反垄断法实施的基本方式及其意义155
(一)反垄断法实施的不同方式及其作用和特点155
(二)反垄断法的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158
(三)看待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现状的基本视角162
三、我国反垄断法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方面165
(一)解决与《反垄断法》的协调和配套立法问题165
(二)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执法体制和执法程序167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反垄断司法并实现其与行政执法的协调171
(四)培育和发展我国的竞争文化,促进政府和经营者自觉遵守反垄断法172
四、反垄断法实施中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174
(一)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一致性和潜在的冲突174
(二)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中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76
(三)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中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主要路径179
专题七 维护以诚实信用为核心的商业伦理:反不正当竞争法专题研究184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分析184
(一)不正当竞争的基本含义和构成要件184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展沿革及其特点与性质188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制度框架192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192
(二)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制度192
(三)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与责任制度197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范围的扩展198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利益保护主体的多元化与调整范围的扩展198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主体范围的扩展与竞争关系的淡化199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行为范围的扩展与一般条款的确立205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保护210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210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进行兜底保护的特点212
专题八 刻意维持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实质上的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题研究216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般分析216
(一)消费者与消费者权益保护216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219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221
二、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义务的法律确认224
(一)消费者权利的意义、性质与发展演变224
(二)我国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226
(三)经营者义务的意义与法律确认232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框架235
(一)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235
(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保护237
(三)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238
(四)损害消费者行为的民事责任240
(五)损害消费者行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242
四、惩罚性赔偿制度与消费者权益保护242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意义与目的243
(二)关于消费者范围的界定245
(三)对欺诈的理解247
专题九 法治国家的物质基础:财政法专题研究250
一、财政法的一般分析250
(一)法学视野下财政概念的界定250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地位和特征251
(三)财政法的体系255
二、财政管理体制法及其完善255
(一)国外财政管理体制法之比较256
(二)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法的完善258
三、财政收入法及其制度完善261
(一)财政收入的法律概念261
(二)我国财政收入法律制度评析261
(三)我国财政收入法律制度的完善262
四、财政支出法及其制度完善266
(一)财政支出的法律概念266
(二)我国财政支出法律制度评析267
(三)我国财政支出法律制度的完善268
五、财政监督法及其制度完善273
(一)财政监督法的基本理论273
(二)预算法律制度278
专题十 现代国家与人民的经济契约:税法专题研究287
一、税法性质研究287
(一)“权力关系说”与“债务关系说”287
(二)传统税法与现代税法288
(三)我国税法的性质289
二、税收立宪问题探讨291
(一)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入宪292
(二)量能(平等)负担原则入宪294
(三)纳税人权利入宪297
三、非税收入合法性问题探讨299
(一)正当性:非税收入合法性的理论根据300
(二)民主性:非税收入合法性的实质内容301
(三)法律化:非税收入合法性的表现形式303
四、税制改革与基本税种的制度建构305
(一)我国税制结构变革的基本走向305
(二)增值税扩围改革306
(三)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309
五、税法上其他热点问题研究314
(一)财产税改革与制度创新314
(二)资源税、消费税的完善与环境税的税制设计318
专题十一 风险防范与规制:金融法专题研究321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法的本质与功能321
(一)金融、金融法、金融法律关系321
(二)风险与金融风险323
(三)金融法的本质与功能325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流动性风险防范328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原则329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及其法律救助334
三、金融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344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44
(二)机构监管与功能性监管348
(三)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制度354
专题十二 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法律化:产业政策法专题研究361
一、产业政策基本问题的一般分析361
(一)产业政策的含义和功能定位361
(二)产业政策的基本类型363
(三)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365
(四)产业政策与计划、规划的关系368
二、产业政策的法律调整与产业政策法370
三、产业政策法的基本理论问题374
(一)产业政策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74
(二)产业政策法的基本特征376
(三)产业政策法的地位377
四、产业政策法的基本制度体系379
(一)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制度380
(二)产业组织政策法律制度381
(三)产业技术政策法律制度383
(四)产业布局政策法律制度384
五、中小企业法的基本问题385
(一)中小企业问题的法律意义385
(二)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主要制度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