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技术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技术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5023820.jpg)
- 付晓翠,高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2398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技术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网络技术与应用基础2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2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6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6
1.2.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7
1.2.3 计算机网络的其他功能7
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8
1.3.1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8
1.3.2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8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8
1.4.1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8
1.4.2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10
1.4.3 按通信介质分类11
1.4.4 按通信传播方式分类11
1.4.5 按数据传输速率分类11
1.4.6 按计算机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分类11
1.4.7 按使用范围分类12
1.4.8 按网络控制方式分类12
1.4.9 按网络环境分类12
习题13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4
2.1 网络协议及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14
2.1.1 网络协议的概念14
2.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6
2.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18
2.2 TCP/IP体系结构19
2.2.1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9
2.2.2 TCP/IP的体系结构20
2.2.3 具有5层协议的体系结构24
习题26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编址技术28
3.1 硬件地址28
3.2 虚拟互联网络28
3.3 分类的IP地址29
3.3.1 IP地址及其表示方法29
3.3.2 常用的三种类别的IP地址31
3.3.3 几种特殊的IP地址33
3.3.4 IP地址的一些特点34
3.3.5 IP地址与硬件地址34
3.3.6 地址解析协议ARP与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36
3.4 划分子网38
3.4.1 划分子网概述38
3.4.2 子网掩码40
3.4.3 子网划分的原则和步骤43
3.5 无分类域间路由CIDR(构成超网)45
3.6 IPv6技术50
3.6.1 IPv6的发展背景50
3.6.2 IPv6的技术特点50
3.6.3 IPv6的地址52
3.6.4 从IPv4向IPv6过渡53
3.6.5 IPv6如何影响下一代互联网55
习题55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56
4.1 局域网概述56
4.1.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和应用56
4.1.2 局域网主要标准57
4.1.3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概述58
4.2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59
4.2.1 局域网常用拓扑结构及其特点60
4.2.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61
4.3 传统以太网63
4.3.1 以太网的发展63
4.3.2 IEEE 802.3 的四种规范64
4.3.3 以太网的实现方法64
4.4 高速以太网65
4.4.1 快速以太网65
4.4.2 千兆以太网65
4.4.3 万兆以太网66
4.5 交换式以太网66
4.5.1 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结构66
4.5.2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67
4.6 虚拟局域网68
4.6.1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69
4.6.2 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69
4.6.3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70
4.7 无线局域网70
4.7.1 无线局域网的概述71
4.7.2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72
4.7.3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73
4.7.4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74
习题75
第5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77
5.1 网络传输介质77
5.1.1 导向传输介质77
5.1.2 非导向传输介质80
5.2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概述81
5.2.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82
5.2.2 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级82
5.2.3 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类82
5.2.4 综合布线的标准83
5.3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84
5.3.1 工作区子系统84
5.3.2 水平子系统86
5.3.3 管理间子系统89
5.3.4 垂直子系统92
5.3.5 设备间子系统94
5.3.6 进线间子系统96
5.3.7 建筑群子系统96
习题99
第6章 网络互联设备100
6.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100
6.2 网络互联设备104
习题113
第7章 Intemet应用115
7.1 Intemet概述115
7.1.1 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115
7.1.2 Internet的管理机构117
7.1.3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117
7.2 Internet的域名系统121
7.2.1 域名的概念121
7.2.2 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122
7.2.3 域名与IP的对应关系123
7.3 WWW服务124
7.3.1 WWW的起源124
7.3.2 WWW服务的实现与相关概念125
7.3.3 WWW的相关技术发展127
7.4 FTP服务128
7.4.1 认识FTP服务128
7.4.2 FTP的两种服务模式129
7.5 远程登录服务130
7.5.1 远程登录的概念130
7.5.2 Telnet协议131
7.5.3 Telnet的工作过程131
7.5.4 Telnet的使用132
7.6 电子邮件服务132
7.6.1 电子邮件的概念132
7.6.2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协议133
7.6.3 一些常用的电子邮箱和电子邮件处理软件135
7.6.4 电子邮件的安全问题135
7.7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136
7.7.1 DHCP的引入及概念136
7.7.2 DHCP的工作原理136
7.8 Intemet的用户接入技术138
7.8.1 怎样申请接入Intemet及ISP的选择138
7.8.2 Intemet的接入方式140
7.9 Internet的新应用——P2P145
习题149
第8章 网络安全152
8.1 网络安全概述152
8.1.1 网络安全152
8.1.2 网络安全风险154
8.1.3 网络安全策略155
8.2 防火墙技术156
8.2.1 防火墙主要技术156
8.2.2 防火墙分类159
8.2.3 防火墙的优缺点161
8.3 密码技术162
8.3.1 密码学的发展历史162
8.3.2 私钥密码技术163
8.3.3 公钥密码技术164
8.4 反病毒技术165
8.4.1 病毒概述165
8.4.2 常用反病毒技术167
8.5 入侵检测技术168
8.5.1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169
8.5.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170
8.5.3 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及选用170
8.5.4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171
8.5.5 入侵检测系统的新发展171
习题172
第二篇 实训指导175
第9章 网络实验175
实验1制作网线175
实验2对等网创建与资源共享的配置177
实验3部署DHCP服务器181
实验4部署FTP服务器189
实验5部署WWW服务器195
第10章 网页设计实验203
概述203
实验1 Dreamweaver CS4基本操作206
实验2网页基本元素文本、图像、超链接、多媒体的使用221
实验3使用表格实现网页布局239
实验4框架246
实验5表单255
实验6模板和库263
实验7站点的测试与发布268
参考文献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