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界的激励与竞争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界的激励与竞争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5031835.jpg)
- 李强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9356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科学研究工作-激励-研究;科学研究工作-竞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界的激励与竞争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4
一、建设创新文化的必然选择4
二、社会竞争变迁的启示5
三、塑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内在要求7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价值8
一、深化对科技界制度建设的理性认识8
二、丰富科技界制度建设的理论9
三、促进科技界激励与竞争机制的完善10
第三节 研究的现实意义11
一、有利于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11
二、有利于研究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12
三、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13
四、有利于政府对科技界的宏观管理14
第二章 科技界的核心制度安排:双轨制15
第一节 科技界制度建设的价值17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制度建设长期与世界脱节19
第三节 专利制度与科技奖励制度的起源21
第四节 双轨制成为大多数国家科技界的共同选择23
第五节 科技界制度建设的主体构成25
一、政府25
二、私人投资者26
三、研究者26
四、管理者27
五、消费者27
六、社会公众27
第三章 双轨制在我国的历史与制度博弈29
第一节 我国专利发展历史31
一、清朝时期的专利制度31
二、民国时期的专利制度3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制度32
第二节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历史33
一、起步期34
二、停滞期35
三、重建期35
四、高速发展期36
五、体制完善期37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与科技奖励的制度博弈38
第四章 科技奖励制度的内涵及发展43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45
一、奖励制度为科学共同体提供了优先权“承认”的价值标准45
二、奖励制度提供了科技界的核心竞争机制48
三、奖励制度提供了科技界主流的分层机制48
第二节 科技奖励的激励与竞争价值50
一、科技奖励的激励价值50
二、竞争的普遍性及影响因素52
三、科技奖励将速度竞赛引入科技界54
第三节 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趋势57
一、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维护竞争制度的普遍性57
二、注重科技奖励的荣誉性,淡化趋利性58
三、调整奖项设置,合理引导科学家努力的方向59
第五章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研究概述61
第一节 科技奖励的激励与竞争对科技界的影响63
一、建构了科技界的核心价值规范63
二、提供了科技界主流的竞争制度64
三、提供了科技界主流的激励制度65
第二节 我国科技奖励中的激励与竞争66
一、竞争制度的普遍性与影响因素66
二、激励制度的有效性与影响因素68
第三节 我国科技奖励激励与竞争的发展趋势70
一、坚持政府奖励的主导地位,鼓励民间奖励70
二、完善评价制度,维护竞争制度的普遍性71
三、强化激励效果,推进激励的人本化72
第六章 中西方科技奖励制度的激励与竞争之本质75
第一节 科技奖励激励的本质77
一、优先权承认79
二、科技人员能力与水平的社会承认82
三、科技成果价值性的社会承认85
第二节 科技奖励竞争的本质86
一、区分科技竞争中的优胜者87
二、间接配置科研资源88
三、维护科学特有的规范结构91
第七章 中西方科技奖励中的激励93
第一节 科技奖励的激励概念96
一、心理学上的激励是指一种心理活动96
二、行为学上的激励是激发、鼓励之意96
三、系统观念将激励视为一个达到管理者目标的系统过程97
第二节 中西方科技奖励的激励形式97
一、精神奖励98
二、物质奖励100
三、派生待遇101
第三节 中西方科技奖励的激励结构102
一、传统激励理论102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04
三、综合激励理论105
四、科技人员的个性特点106
五、科研活动的特点108
六、科技奖励中影响激励效果的关键要素110
第四节 科技奖励的激励功能114
一、增强科研动力115
二、吸引人才115
三、弘扬科学精神116
第八章 科技奖励中的竞争119
第一节 科技奖励的竞争概念121
一、竞争概述121
二、科技奖励的竞争内涵122
第二节 科技奖励中的竞争战略126
一、聚焦战略127
二、人才战略129
三、知名度战略131
四、壁垒战略133
第三节 科技奖励竞争的结构135
一、竞争的规则135
二、竞争的程序136
第四节 科技奖励竞争的功能138
一、保持科技界的进取精神138
二、维护科技界的良好秩序139
三、引导科研资源的流向139
第九章 科技奖励制度中激励与竞争的关系141
第一节 科技奖励激励的有效性对竞争的影响143
一、激励强度对竞争的影响143
二、激励的广度对竞争的影响148
三、奖项声誉对竞争的影响150
第二节 科技奖励竞争的普遍性与规范性对激励的影响153
一、偏离普遍性会鼓励科技界产生大量非知识独创性贡献的获胜者153
二、规范性差的科技奖励竞争会诱发科技界的投机行为155
第三节 科技奖励激励与竞争的交互作用157
一、引导科研资源的聚集158
二、规范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系统159
第十章 知识产权:高度的市场化激励161
第一节 知识产权对知识创新活动的巨大支持165
一、知识产权确保了科学家的专注精神与人格独立165
二、知识产权保障了科学家处理意外风险的权力168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的缺陷170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尴尬175
一、专利制度带来的难题175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平衡184
第十一章 困境:中国专利制度的激励失灵189
第一节 我国民间专利发明的困境191
第二节 激励失灵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科技创新的差距196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失灵的原因198
一、专利制度没能处理好发明、专利和实施之间的关系198
二、专利配套政策存在重大缺陷199
第十二章 科学奖励中的评价者偏向205
第一节 科技界的普遍性原则与普遍性的偏离208
第二节 科技界反身性过程的函数表达214
第三节 科技界错误的反身性过程的实例215
一、影响专家的评价者偏向是“成功”的关键216
二、反身性过程使欺骗规模迅速扩大216
第四节 阻止错误的反身性过程的困难218
第十三章 中美科技奖励体系之比较219
第一节 中美科技奖励体系结构组成221
第二节 社会力量设奖之比较223
第三节 科技奖励的授予对象比较226
第四节 奖励类别比较226
第五节 国际奖设置比较227
第六节 提名方式比较228
第七节 评审机制比较229
第十四章 我国科技界激励与竞争机制的重构231
第一节 完善双轨制,衔接好科技奖励与知识产权两种制度233
第二节 保持政府奖励的权威性,鼓励社会力量设奖236
第三节 规范奖励评审系统,维护奖励的有效性239
第四节 完善异议制度,维护竞争的普遍性241
第五节 建立分层管理体系,防止以奖代管243
第六节 注重奖励的人本化,发挥荣誉的激励意义246
第七节 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249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253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255
一、双轨制是事关科技界整体运行质量的基础性制度255
二、激励的有效性同竞争的规范性与普遍性是衡量科技奖励制度完善与否的关键因素256
三、科技奖励制度深刻地影响着科技界的竞争模式与竞争战略256
四、科技奖励制度成为政府与科技界调整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257
五、知识产权制度要发挥作用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257
第二节 研究展望257
参考文献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