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车辆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余卫平,李明高主编;李明,高峰,张继业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62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车辆-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国;车辆-节能-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车辆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现代交通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1
1.1 现代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1
1.1.1 环境污染1
1.1.2 全球变暖2
1.1.3 石油资源3
1.1.4 引发的思索4
1.2 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策略6
1.2.1 新能源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6
1.2.2 新能源技术加快发展的国际背景8
1.3 我国交通行业新能源技术规划及发展趋势13
1.3.1 汽车行业新能源技术十二五规划及解读13
1.3.2 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新能源技术简析16
第2章 新能源汽车与节能减排技术19
2.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19
2.1.1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19
2.1.2 纯电动汽车20
2.1.3 混合动力汽车20
2.1.4 超级电容汽车21
2.1.5 燃料电池车21
2.1.6 气体燃料汽车22
2.1.7 生物燃料汽车23
2.1.8 氢燃料汽车25
2.1.9 太阳能汽车26
2.1.10 空气动力汽车27
2.2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28
2.2.1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28
2.2.2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30
2.3 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现状34
2.3.1 国内新型交通运输方式及可替代能源34
2.3.2 新能源汽车与再生制动设计38
2.3.3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种类与技术特点41
第3章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44
3.1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44
3.1.1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态势44
3.1.2 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态势48
3.2 混合动力汽车的类型与特点51
3.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与分类51
3.2.2 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53
3.2.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54
3.2.4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55
3.3 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原理57
3.3.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57
3.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59
3.3.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61
3.4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63
3.4.1 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传递路线63
3.4.2 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控制策略63
3.4.3 混合动力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66
第4章 纯电动汽车技术68
4.1 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68
4.1.1 国外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势68
4.1.2 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态势74
4.1.3 国内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优势76
4.1.4 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与产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77
4.2 纯电动汽车的类型、特点及国内主要的纯电动汽车80
4.2.1 纯电动汽车的类型与特点80
4.2.2 国内主要的纯电动汽车81
4.3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与特点83
4.3.1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83
4.3.2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85
4.3.3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设计86
4.4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88
4.4.1 动力电池技术88
4.4.2 电机驱动技术89
4.4.3 电力驱动控制及能源管理系统技术89
4.4.4 能量管理技术90
4.4.5 整车轻量化技术91
4.5 纯电动汽车能量与回收91
4.5.1 纯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91
4.5.2 纯电动汽车储能装置92
4.5.3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92
4.5.4 纯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能量回收94
第5章 燃料电池汽车97
5.1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97
5.1.1 国外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97
5.1.2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101
5.2 燃料电池的构造和原理103
5.2.1 燃料电池的组成103
5.2.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03
5.2.3 燃料电池的优缺点105
5.3 燃料电池的分类方式106
5.3.1 燃料电池的种类106
5.3.2 几种典型的燃料电池108
5.3.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111
5.4 燃料电池汽车的类型与结构原理112
5.4.1 燃料电池汽车的类型112
5.4.2 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原理116
5.4.3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车型119
5.5 燃料电池汽车电驱动系统及控制策略121
5.6 燃料电池系统的失效分析123
5.6.1 燃料电池系统失效方式123
5.6.2 燃料电池系统控制系统124
第6章 轨道交通行业混合动力技术125
6.1 轨道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125
6.1.1 发展新能源轨道交通车辆的背景及意义125
6.1.2 国内外混合动力轨道车辆125
6.1.3 混合动力轨道车辆技术分析130
6.1.4 混合动力轨道车辆应用前景分析132
6.2 混合动力系统组成及技术参数133
6.2.1 DC/DC变流器主要技术参数134
6.2.2 混合动力电源箱主要技术参数135
6.2.3 牵引逆变器135
6.2.4 制动电阻136
6.2.5 驱动电机136
6.2.6 控制系统136
6.3 混合动力系统性能参数估算137
6.3.1 混合动力系统相关参数137
6.3.2 车辆纵向动力学分析模型139
6.3.3 系统参数匹配计算方法142
6.3.4 储能设备能力计算144
6.3.5 动力电池及超级电容数量的确定147
6.3.6 混合动力列车的制动能量回收149
6.4 双向DC/DC变流器工作原理150
6.4.1 混合动力列车双向DC/DC变流器的工作要求150
6.4.2 混合动力列车双向DC/DC变流器拓扑结构的选择150
6.4.3 混合动力列车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152
6.5 复合电源系统工作原理及仿真研究155
6.5.1 超级电容与蓄电池模型156
6.5.2 复合电源系统控制方式158
6.5.3 复合电源功率分配控制策略160
6.5.4 功率流分配策略算法162
6.5.5 复合电源供电能力仿真分析164
6.6 混合动力列车运行仿真研究169
6.6.1 混合动力仿真软件169
6.6.2 国内某线路的混合动力方案设计171
6.6.3 结论188
第7章 动力电池基础知识及应用技术189
7.1 电池的基本构成及性能指标190
7.1.1 电池的类型190
7.1.2 电池的基本构成191
7.1.3 电池及电池组的相关概念191
7.1.4 电池的性能指标192
7.1.5 常用蓄电池197
7.1.6 电动车辆对动力电池的要求200
7.2 锂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204
7.2.1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与特点204
7.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06
7.2.3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208
7.2.4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方法209
7.2.5 锂离子电池的模型213
7.2.6 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与冷却方法215
7.2.7 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理219
7.2.8 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影响因素220
7.2.9 磷酸铁锂电池的外特性221
7.2.10 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223
7.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224
7.3.1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25
7.3.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229
7.3.3 动力电池状态监测的相关问题230
7.4 动力电池的特性测试232
7.4.1 动力电池特性测试的内容233
7.4.2 动力电池特性测试的相关标准及主要测试项目237
7.4.3 动力电池特性测试的相关仪器设备239
7.4.4 动力电池特性仿真分析工具240
7.4.5 动力电池特性测试平台实例242
7.5 动力电池SOC的评估252
7.5.1 动力电池SOC评估的作用252
7.5.2 动力电池SOC的评估方法252
7.5.3 动力电池SOC评估的难点255
7.5.4 提高动力电池一致性的措施257
7.6 动力电池的均衡控制257
7.6.1 动力电池均衡控制管理的意义257
7.6.2 动力电池均衡控制管理的难点258
7.6.3 动力电池均衡控制管理的方法258
7.7 电池组的匹配设计261
7.7.1 电动车辆能耗经济性评价参数261
7.7.2 电池组的功能要求264
7.8 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与回收264
7.8.1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264
7.8.2 动力电池回收265
7.9 新型蓄能电池开发动向265
7.9.1 镍电池市场前景分析266
7.9.2 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分析266
7.9.3 新能源车辆对新型蓄能电池提出的要求267
7.10 国内外动力锂电池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268
7.10.1 国外主要动力锂电池产品生产厂家268
7.10.2 国内主要动力锂电池产品生产厂家269
第8章 超级电容基础知识及应用技术272
8.1 超级电容结构与工作原理272
8.1.1 超级电容的种类272
8.1.2 超级电容的结构原理273
8.1.3 超级电容的基本特征与技术指标276
8.1.4 超级电容的数学模型278
8.1.5 超级电容的应用特性279
8.2 超级电容器在新能源车辆上的应用280
8.2.1 超级电容器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280
8.2.2 超级电容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281
8.2.3 超级电容器使用的注意事项281
8.3 超级电容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产品282
8.3.1 超级电容技术发展趋势282
8.3.2 国外的超级电容产品283
8.3.3 国内的超级电容产品284
参考文献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