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孝经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舒大刚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6690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家庭道德-中国-古代;《孝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孝经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叙论1
一、宗旨1
二、《孝经》研究的几个阶段2
三、《孝经》文化及其价值6
第一章 《孝经》的形式与内容9
第一节 《孝经》的结构10
第二节 《孝经》的主体思想和内容12
第二章 先秦“孝道”观念与《孝经》的形成18
第一节 上古“养老”传统与“孝道”观形成18
第二节 《孝经》形成诸说23
第三节 对《孝经》作者诸说的审察26
第四节 孔子与《孝经》30
一、孔子作《孝经》是西汉相传师说31
二、孔子作《孝经》是汉唐学人之公论32
三、孔子思想与《孝经》内容一致33
第三章 《孝经》在周秦时期的传播与研究37
第一节 先秦儒学概观37
第二节 孔门的《孝经》传授39
一、孔门论孝39
二、闵子骞“善事父母”40
三、有子以“孝弟”为仁之本40
第三节 曾子与《孝经》41
第四节 子思与《孝经》46
第五节 战国诸儒的《孝经》传授51
一、乐正子春与《儒家者言》51
二、魏文侯与《孝经传》54
三、孟子与《孝经》57
四、荀子与“孝道”59
第六节 不绝如缕的秦人《孝经》学61
一、秦人“非孝”与《孝经》失传61
二、《吕氏春秋》与《孝经》63
结语66
第四章 两汉时期的《孝经》学68
第一节 两汉社会与“孝治天下”68
第二节 汉代尊崇《孝经》的政策74
一、从学理上使《孝经》经典化76
二、将《孝经》作为经典法语引用79
三、在教育制度上大力推行和传播《孝经》81
四、将《孝经》作为启蒙励志的教科书84
第三节 两汉《孝经》学者与《孝经》文献概观86
第四节 西汉《孝经》学者及论著考92
一、陆贾与《孝经》92
二、董仲舒及其《孝经》说94
三、颜芝、颜贞与《孝经》的复出98
四、孔安国与《古文孝经传》99
五、长孙氏及其经文多寡107
六、江公与《孝经说》109
七、后苍与《孝经后氏说》111
八、翼奉及《孝经翼氏说》115
九、张禹与《孝经安昌侯说》115
第五节 东汉《孝经》学者及论著考117
一、何休与《孝经注训》117
二、郑众《孝经注》119
三、马融《古文孝经注》119
四、郑玄《孝经注》120
第六节 汉末遗献的《孝经》学127
一、高诱《孝经解》127
二、宋均《孝经皇义》129
三、王肃与《孝经注》129
四、韦昭《孝经解赞》135
结语136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孝经》学138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风尚与学术13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对《孝经》的推尊140
一、两晋南朝推尊《孝经》140
二、“十六国”及北朝的推尊《孝经》145
第三节 《孝经》博士、助教的设置150
第四节 皇家《孝经》研究154
一、概况154
二、时贤讨论之“两误”156
三、时贤讨论之“九阙”157
四、“皇家《孝经》学”的意义158
第五节 《孝经》著述的多样化163
第六节 《孝经》研究的流派化183
结语188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孝经》学(上)189
第一节 隋唐五代儒学教育概观189
第二节 “孝道”的提倡与《孝经》之普及193
第三节 《孝经》教育和考试的制度化200
第四节 唐代关于《孝经郑注》的讨论204
第五节 唐代的《古文孝经》问题215
一、《古文孝经孔传》问题215
二、大历出土《古文孝经》问题217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孝经》学(下)221
第六节 唐玄宗御注《孝经》及元行冲《疏》221
一、玄宗《孝经御注》的过程及其作者221
二、“开元注”与“天宝注”的异同225
三、有关《孝经御注》的几个问题230
四、元行冲《御注孝经疏》233
第七节 隋唐的《孝经》学文献及其仿作239
一、《孝经》学著作239
二、拟《孝经》著作241
结语253
第八章 宋辽夏金元的《孝经》学(上)254
第一节 广开学校、大兴儒学255
第二节 提倡孝道,着力推广《孝经》257
一、两宋257
二、辽、西夏、金263
三、元265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孝经》文献267
第四节 邢昺《孝经注疏》271
一、邢疏缘起272
二、邢疏识真276
三、邢疏辩讹278
四、邢疏评价281
第九章 宋辽夏金元的《孝经》学(中)284
第五节 司马光的《古文孝经指解》284
一、司马光撰《古文孝经指解》的缘起284
二、《指解》的文本析疑285
三、《指解》原本的注解方式289
四、《指解》内容举隅292
第六节 范祖禹《古文孝经》学及其他295
一、范祖禹的《古文孝经说》295
二、范祖禹手书大足石刻本《古文孝经》298
第七节 朱熹的《孝经刊误》301
一、朱熹的《孝经》学思想302
二、朱熹对《孝经》的“刊误”306
三、朱熹《孝经》学说论析308
第十章 宋辽夏金元的《孝经》学(下)315
第八节 宗崇司马光的《古文孝经》学人315
一、李信州《古文孝经指解详说》315
二、杨简的《孝经》学317
三、钱时的《古文孝经管见》322
四、袁甫的《孝经》学325
五、张?的《孝经》学326
第九节 吴澄的《孝经》学著述与思想327
一、吴澄的《孝经》学著述328
二、吴澄的《孝经》学思想329
三、吴澄的《孝经定本》331
第十节 宗崇朱熹、吴澄的《孝经》学者336
一、“外传派”:黄幹、程?道、龚栗、刘养晦337
二、“刊误派”:陆秀夫、冯椅、黄震、董鼎340
三、“朱吴兼宗”:钱天祐347
第十一节 宋代关于《孝经》作者的讨论348
结语352
第十一章 明代的《孝经》学354
第一节 明代的“忠孝”提倡354
第二节 明代女子的《孝经》教育364
第三节 推崇《忠经》与《二十四孝》376
第四节 明代《孝经》学者及其著述385
第五节 尊崇朱熹《刊误》的《孝经》学家391
第六节 效颦朱子肆改《孝经》的学者395
第七节 力主保存旧本恢复古貌的《孝经》学家401
一、保存旧本:王祎、吴睿等402
二、反对删经:郭子章、孙本等404
第八节 “心学”家的《孝经》学407
第九节 明代《孝经》学其他代表作410
一、吕维祺《孝经大全》410
二、黄道周《孝经集传》413
三、江元祚《孝经大全》416
第十二章 清代的《孝经》学418
第一节 清代《孝经》学文献体式的多样化419
第二节 批评朱熹《刊误》的学人——毛奇龄427
第三节 清代《孝经》学的辑佚成就429
一、清人对六朝以前《孝经》文献的辑佚431
二、清代《孝经郑注》的辑佚433
第四节 清代《孝经》学的代表作439
一、康熙敕撰《孝经衍义》439
二、阮福《孝经义疏补》440
三、丁晏《孝经徵文》444
第五节 《古文孝经孔传》的传入与争议445
一、《古文孝经》的“五起五落”445
二、中日学人对《古文孝经孔传》真伪的讨论447
三、关于《古文孝经孔传》的辨伪457
第六节 《孝经郑注》的回传与争义464
一、《孝经郑注》的“三争三隐”464
二、对日传《孝经郑注》的怀疑468
三、对《孝经郑注》的肯定472
结语473
附论:20世纪的《孝经》研究476
第一节 百年《孝经》研究概述478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前半期478
二、第二阶段:50~70年代483
三、第三阶段:80年代以后485
第二节 有关《孝经》作者及成书时代研究495
一、孔子、曾子作《孝经》说495
二、曾子门人作《孝经》说497
三、子思作《孝经》说501
四、乐正子春作《孝经》说506
五、《孝经》成书于孟荀之后说509
六、汉儒纂辑《孝经》说514
七、《孝经》古文成于战国末、今文成于汉初说517
第三节 关于《古文孝经》的争论520
结束语531
附录536
附录一:今文《孝经》536
附录二:《古文孝经》540
附录三:班昭《女诫》544
附录四:郑氏《女孝经》547
附录五:马融《忠经》552
后记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