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哲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度哲学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5043825.jpg)
- 杨惠南著 著
- 出版社: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91831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印度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印度哲学史的分期1
第一节 印度的人民与国土1
第一项 印度的人民1
第二项 印度的国土3
第二节 印度哲学的分期与派别(一)——从《吠陀》神话到婆罗门教的成立5
第三节 印度哲学的分期与派别(二)——从婆罗门教的分裂到婆罗门教的复兴9
第二章 《吠陀》的自然神学29
第一节 《吠陀》的成立及其种类29
第二节 《吠陀》的宗教哲学:自然主义的多神论34
第一项 《吠陀》的「交换神教」34
第二项 《吠陀》的一神论思想38
第三章 《奥义书》的「梵我合一论」53
第一节 《奥义书》的成立及其种类53
第二节 《奥义书》的思想渊源58
第三节 《奥义书》的主要思想内容66
第四章 唯物派的历史与哲学93
第一节 唯物派的历史93
第一项 「唯物派」一词的字义93
第二项 唯物派的历史94
第二节 唯物派的主要思想96
第一项 无神论与反宗教的倾向96
第二项 四大与自然论101
第三节 「现量」是正确知识的唯一来源104
第一项 四种获得正确知识的判准——「四量」104
第二项 现量无法证明比量的可靠性106
第一目 全类的不可知觉106
第二目 共相的不可知觉109
第三目 因果关系的不可知觉111
第三项 其他三量无法证明比量的可靠性115
第一目 比量无法证明比量的可靠性115
第二目 圣言量不能证明比量的可靠性116
第三目 譬喻量不能证明比量的可靠性117
第四项 小结118
第五章 耆那教的历史与哲学131
第一节 耆那教的历史131
第二节 耆那教的谛理论136
第三节 耆那教的相对主义144
第六章 佛教的历史与哲学157
第一节 释迦及其教团157
第二节 释迦的教义162
第一项 四圣谛162
第二项 十二因缘165
第三项 ?槃与八正道170
第三节 从「一切有」、「一切空」到「唯识」173
第一项 说一切有部的「一切有」174
第二项 经量部的「有缘无智」175
第三项 中观派的「一切皆空」180
第四项 瑜伽行派的「唯识」184
第七章 数论派的历史与哲学195
第一节 数论派的历史195
第二节 数论学派的宇宙论——「二十五谛」200
第三节 数论派的「因中有果论」210
第四节 数论派的解脱观与无神论222
第八章 瑜伽派的历史与哲学235
第一节 瑜伽派的历史235
第二节 瑜伽派的无神论与心理论240
第三节 瑜伽学派的「八支瑜伽」248
第九章 正理派的历史与哲学259
第一节 正理派的历史259
第二节 正理派的「十六句义」264
第三节 感官知觉的形成与模式275
第四节 论证的形式、原理与谬误281
第一项 论证的形式与定义281
第二项 论证的有效性与无效性290
第十章 胜论派的历史与哲学305
第一节 胜论派的历史305
第二节 哲学的六种范畴——「六句义」309
第三节 极微论与声无常论314
第一项 极微论与宇宙的形成314
第二项 声德的特质与声无常论317
第十一章 弥曼差派的历史与哲学323
第一节 弥曼差派的历史323
第二节 弥曼差派的「六量」说328
第三节 弥曼差派的「声常论」330
第十二章 吠檀多派的历史与哲学343
第一节 吠檀多派的历史343
第二节 商羯罗的不二一元论349
第一项 商羯罗之前的不二一元论吠檀多349
第二项 梵与世界的生成351
第三项 两种梵与三种存有354
第四项 梵、幻与无明358
第五项 商羯罗与佛教360
第三节 罗摩?阇的局限不二一元论361
第一项 罗摩?阇之前的局限不二一元论吠檀多361
第二项 梵、心、非心与宇宙的形成368
第三项 附论:摩度的二元论吠檀多374
索引389
英、梵、巴文索引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