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用植物育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用植物育种学
  • 任跃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28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药用植物-植物育种-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药用植物育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1

一、药用植物育种学概念1

二、药用植物育种特点1

三、药用植物育种学的相关学科3

第二节 药用植物育种的地位3

一、药用植物育种的重要性3

二、药用植物育种的迫切性4

第三节 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4

一、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内涵4

二、育种商业化的可能形式5

三、品种保护在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中的作用5

四、商业化育种存在的问题5

第四节 药用植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任务和发展趋势6

一、药用植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6

二、药用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7

思考题8

第二章 品种的概念及育种目标9

第一节 品种的概念9

一、品种的概念与基本属性9

二、新品种及优良品种的特性10

第二节 育种目标11

一、育种目标的概念与制定原则11

二、主要育种目标确定的依据12

三、主要育种目标的内容分析13

思考题16

第三章 药用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17

第一节 药用植物繁殖方式17

一、有性繁殖17

二、无性繁殖19

第二节 不同繁殖方式药用植物的遗传及育种特点20

一、不同繁殖方式药用植物的遗传特点20

二、不同繁殖方式药用植物的育种特点21

第三节 品种的类型及特点22

一、同型纯合类品种及其特点22

二、同型杂合类品种及其特点22

三、异型纯合类品种及其特点23

四、异型杂合类品种及其特点23

思考题24

第四章 种质资源25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25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25

二、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性25

三、种质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迫切性26

第二节 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26

一、按照亲缘关系分类26

二、按照来源分类27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收集及保存28

一、种质资源的收集28

二、种质资源的保存29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评价及利用30

一、种质资源的评价30

二、种质资源的利用31

第五节 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构成32

思考题32

第五章 选择育种33

第一节 选择育种概述33

一、选择育种的含义33

二、选择的实质和作用基础33

三、选择的创造性作用33

第二节 选择的基本原理34

一、进化学说34

二、纯系学说34

三、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35

第三节 选择的基本方法35

一、混合选择法35

二、单株选择法36

三、改良选择法38

第四节 选择方法的应用38

一、自花授粉植物纯系品种的选择38

二、自花授粉植物突变品种的选择39

三、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系品种的选择39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技术及一般程序40

一、株选技术40

二、选择育种程序41

思考题43

第六章 引种驯化44

第一节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及意义44

一、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44

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和作用44

第二节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45

一、遗传学原理与指导引种的基本理论45

二、环境因素原理与指导引种的基本理论46

第三节 引种驯化的步骤和方法49

一、引种驯化的工作步骤和程序49

二、引种的基本方法49

第四节 引种成功性评价50

思考题50

第七章 杂交育种51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及特点51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51

二、杂交育种的特点51

第二节 杂交亲本的选用原则52

一、亲本选用概念及意义52

二、亲本选用原则52

第三节 杂交方式与杂交技术54

一、杂交方式54

二、杂交技术55

第四节 杂交育种后代的选择程序56

一、系谱法56

二、混合种植法57

三、派生系统法58

四、单子(粒)传法58

五、4种选择方法的比较58

思考题60

第八章 回交育种61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概念与应用61

一、回交育种的概念61

二、回交育种的特点61

三、回交育种的应用62

第二节 回交育种的基本遗传规律63

一、回交与基因型纯合63

二、亲本基因频率的变化63

三、回交与基因连锁64

第三节 回交育种工作程序及基本技术要求64

一、回交育种工作程序65

二、回交育种基本技术要求66

第四节 回交法的其他应用方式和利用途径69

一、逐步回交法69

二、聚合回交法69

三、回交系谱法69

四、双回交法70

思考题70

第九章 远缘杂交71

第一节 远缘杂交概述71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及特点71

二、远缘杂交的主要应用与意义71

三、药用植物应用远缘杂交的有利条件72

第二节 远缘杂交困难产生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72

一、远缘杂交不易交配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72

二、远缘杂种天亡与不育及其克服方法74

第三节 控制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76

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和遗传特点76

二、远缘杂种后代的特殊控制及选择76

第四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应用77

一、人工合成新物种77

二、引入异源染色体78

三、引入异源染色体片段或基因78

四、创造雄性不育系和核-质杂种79

五、诱导产生单倍体79

思考题79

第十章 杂种优势育种基础81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理论基础81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81

二、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81

三、杂种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异同82

四、杂种优势的意义82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表现和度量82

一、杂种优势的表现类型82

二、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83

三、杂种优势的简单度量84

第三节 杂种优势利用及固定85

一、杂种优势制种的主要途径85

二、杂种优势的利用原则85

三、药用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有利条件85

四、杂种优势的固定85

思考题86

第十一章 亲本系的杂种优势利用87

第一节 亲本系的选育87

一、亲本系应具备的条件87

二、亲本系的选育方法87

三、亲本系的回交改良88

第二节 配合力测定89

一、配合力的概念89

二、配合力测定的意义90

三、配合力的测定方法90

四、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91

第三节 杂交配组方式的确定91

一、亲本选配的原则91

二、杂交配组方式的确定92

三、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92

第四节 杂交种的制种方法93

一、杂交种制种方法93

二、杂交种制种管理94

思考题94

第十二章 雄性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96

第一节 雄性不育系的概念和遗传类型96

一、雄性不育系的概念和育种中的作用96

二、雄性不育的表现特征96

三、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97

第二节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98

一、原始雄性不育材料的获得和临时保存98

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98

第三节 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和制种101

一、核不育系两用系的利用和制种101

二、核质互作不育系的利用和制种102

思考题102

第十三章 自交不亲和系与杂种优势利用104

第一节 自交不亲和系的概念和可应用的基本条件104

一、自交不亲和系的概念104

二、自交不亲和系可应用的基本条件104

第二节 自交不亲和性产生的机制104

一、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104

二、自交不亲和性的生理机制106

三、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106

第三节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108

一、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方法108

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种一代108

三、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109

思考题109

第十四章 诱变育种110

第一节 诱变育种及其特点110

一、诱变育种概述110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111

第二节 辐射诱变111

一、辐射源和辐射剂量111

二、辐射诱变引起的生物效应及诱变的机理113

三、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114

第三节 化学诱变114

一、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114

二、化学诱变技术115

第四节 植物空间育种技术117

一、植物空间育种技术概况117

二、空间技术诱变的生物效应118

三、空间诱发植物突变的作用机制119

四、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119

第五节 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120

一、处理材料的选择120

二、诱变剂量的选择120

三、处理群体的大小120

四、后代种植和选择方法120

思考题122

第十五章 多倍体育种123

第一节 多倍体概述123

一、多倍体的概念123

二、多倍体产生的机制及形成的途径125

三、多倍体的特征特性及应用意义126

四、多倍体的生态分布特点128

五、产生多倍体优势的遗传机制129

第二节 多倍体的育种途径与方法129

一、多倍体育种材料的亲本选择129

二、获得多倍体的途径与方法130

第三节 多倍体的鉴定132

一、形态鉴定132

二、同工酶分析133

三、染色体鉴定133

四、分子水平鉴定133

第四节 多倍体材料的选育和利用133

一、多倍体后代存在的问题133

二、倍性材料的选育134

三、多倍体材料的利用134

思考题135

第十六章 单倍体育种136

第一节 单倍体育种的概念及意义136

一、单倍体育种的概念136

二、单倍体的特点136

三、单倍体育种的意义137

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138

一、单倍体的诱导途径和方法138

二、单倍体植株的鉴定与染色体加倍140

三、单倍体育种的问题和展望140

思考题141

第十七章 无融合生殖育种142

第一节 无融合生殖概述142

一、无融合生殖的发现和定义142

二、无融合生殖群体的分布142

三、无融合生殖主要分类依据及类型142

第二节 无融合生殖体产生的途径143

一、配子体无融合生殖143

二、孢子体无融合生殖145

三、半配合生殖146

第三节 无融合生殖的遗传育种146

一、无融合生殖的遗传机制146

二、无融合生殖育种147

思考题149

第十八章 无性繁殖植物的变异150

第一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变异及其发生特点150

一、变异的发生途径和种类150

二、变异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151

三、无性繁殖植物变异的特点151

第二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变异嵌合体153

一、植物变异嵌合体的形成途径及发生机理153

二、植物嵌合体的分类154

三、植物嵌合体的特点154

思考题155

第十九章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156

第一节 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的概念及特点156

一、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的概念156

二、无性繁殖植物育种的特点156

第二节 营养系选择育种158

一、优良营养系的获得途径158

二、变异的选择时期与鉴定分离方法158

三、营养系选择育种方法与程序159

第三节 植物嫁接嵌合体育种163

一、嫁接嵌合体的概念及优良嫁接嵌合体的获得途径163

二、嫁接嵌合体的主要应用163

三、嫁接的育种技术程序165

思考题167

第二十章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育种168

第一节 器官及组织离体培养技术育种168

一、器官培养的倍性育种168

二、离体培养的杂交育种168

三、组织培养的良种繁育169

第二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突变体的筛选169

一、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机理169

二、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与利用170

第三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171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171

二、原生质体融合172

三、杂种细胞的筛选与鉴定173

思考题174

第二十一章 基因工程育种175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内容175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175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175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175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176

一、目的基因的分离与获取176

二、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177

三、目的基因转化法178

四、目的基因表达的检测179

五、转基因植株的鉴定179

第三节 基因工程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80

一、抗性基因工程180

二、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基因工程181

思考题181

第二十二章 分子标记与育种182

第一节 分子标记技术182

一、分子标记的概念182

二、分子标记的分类182

三、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特点183

第二节 遗传图谱的构建186

一、创建作图群体186

二、筛选分离的分子标记187

三、分子标记的连锁分析187

四、分子标记基因定位188

第三节 分子标记在辅助育种中的应用190

一、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190

二、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辅助选择中的应用191

思考题192

第二十三章 高光效育种193

第一节 高光效育种概述193

一、高光效育种的概念193

二、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发展193

第二节 高光效变异的获得途径及选育方法194

一、高光效变异的获得途径194

二、高光效变异的选育方法195

第三节 高光效变异的鉴定方法196

一、形态指标的鉴定196

二、生理指标的鉴定197

第四节 高光效品种的选育程序199

思考题199

第二十四章 品质育种200

第一节 品质育种概述200

一、品质育种的概念及分类200

二、品质育种的意义201

三、药用植物品质性状的遗传201

四、药用植物品质性状的鉴定202

第二节 品质育种工作内容及分析要求203

一、品质育种基本工作内容203

二、分析工作的要求204

第三节 品质育种的育种途径和存在的问题205

一、品质育种的育种途径205

二、品质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6

思考题207

第二十五章 抗性育种208

第一节 抗病育种208

一、药用植物抗病育种的意义208

二、植物抗病性的类别与机制208

三、抗病育种方法209

第二节 抗虫育种210

一、药用植物抗虫育种的意义210

二、植物抗虫性的类型和机制211

三、抗虫育种方法212

第三节 其他抗逆育种213

一、抗重金属育种213

二、抗旱耐盐育种214

三、耐寒抗冻育种214

思考题215

第二十六章 良种繁育216

第一节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216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216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216

三、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止措施及技术217

第二节 良种繁育218

一、良种繁育的任务218

二、良种繁育的方法218

三、良种繁育的程序219

四、提高繁殖系数的方法220

第三节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20

一、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意义220

二、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与管理221

思考题222

第二十七章 品种审定与保护223

第一节 品种试验223

一、品种区域试验223

二、生产试验224

三、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224

第二节 新品种的认定和推广225

一、科技成果鉴定程序225

二、新品种推广225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226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概述226

二、品种权概述227

三、授予品种权的条件228

四、品种权申请与审批228

五、品种权的权限和归属229

六、品种权的期限和保护229

思考题230

第二十八章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育种中的应用231

第一节 植物育种的灰色关联分析231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特点231

二、植物育种的灰色关联232

第二节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233

一、基本计算步骤233

二、应用的一般步骤234

第三节 灰色育种理论的主要应用237

一、育种目标性状的灰色关系分析237

二、亲本灰色分类237

三、单株灰色选择238

四、杂交组合灰色评判238

五、品种灰色多维综合比较238

六、品种灰色布局理论239

思考题239

第二十九章 计算机在育种中的应用240

第一节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240

一、概念240

二、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241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模块结构与功能242

第二节 计算机在育种上应用的特点及意义242

一、育种系统的基本特点243

二、计算机在育种应用上的功能243

第三节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244

一、数据库的建立244

二、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245

三、方法模拟247

四、人工智能248

思考题249

第三十章 人参育种250

第一节 种质资源250

一、属内种质资源250

二、种内种质资源253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255

一、胚胎发生255

二、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256

三、繁殖特性256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257

一、育种目标257

二、育种途径258

三、良种繁育260

思考题260

第三十一章 三七育种262

第一节 种质资源262

一、属内种质资源262

二、种内种质资源262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265

一、细胞遗传学研究265

二、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268

三、繁殖特点269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269

一、育种目标269

二、育种途径271

三、良种繁育273

思考题273

第三十二章 地黄育种274

第一节 种质资源274

一、属内种质资源274

二、种内种质资源277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281

一、胚胎发生281

二、染色体特征281

三、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281

四、繁殖特性282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282

一、育种目标282

二、育种途径283

三、良种繁育284

思考题286

第三十三章 浙贝母育种287

第一节 种质资源287

一、属内种质资源287

二、种内种质资源292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293

一、胚胎发生293

二、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293

三、繁殖特点294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295

一、育种目标295

二、育种途径295

三、良种繁育296

思考题297

第三十四章 菘蓝育种298

第一节 种质资源298

一、属内种质资源298

二、种内种质资源301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03

一、胚胎发生303

二、染色体特征304

三、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04

四、繁殖特性304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05

一、育种目标305

二、育种途径306

三、良种繁育308

思考题308

第三十五章 桔梗育种309

第一节 种质资源309

一、属内种质资源309

二、种内种质资源309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12

一、胚胎发生312

二、染色体特征312

三、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12

四、繁殖特性313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13

一、育种目标313

二、育种途径314

三、良种繁育316

思考题317

第三十六章 丹参育种318

第一节 种质资源318

一、属内种质资源318

二、种内种质资源321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21

一、胚胎发生321

二、染色体特征322

三、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22

四、繁殖特点322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23

一、育种目标323

二、育种途径324

三、良种繁育325

思考题325

第三十七章 甘草育种326

第一节 种质资源326

一、属内种植资源326

二、种内种质资源330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31

一、胚胎发生331

二、染色体特征331

三、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31

四、繁殖特性331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32

一、育种目标332

二、育种途径333

三、良种繁育334

思考题335

第三十八章 当归育种336

第一节 种质资源336

一、属内种质资源336

二、种内种质资源341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41

一、胚胎发生341

二、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41

三、繁殖特性342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42

一、育种目标342

二、育种途径343

三、良种繁育344

思考题345

第三十九章 红花育种346

第一节 种质资源346

一、属内种质资源346

二、种内种质资源347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48

一、胚胎发生348

二、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349

三、繁殖特性349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49

一、育种目标349

二、育种途径351

三、良种繁育353

思考题353

第四十章 忍冬育种354

第一节 种质资源354

一、属内种质资源354

二、种内种质资源356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57

一、胚胎发生357

二、染色体特征358

三、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58

四、繁殖特性358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59

一、育种目标359

二、育种途径360

三、良种繁育361

思考题361

第四十一章 枸杞育种362

第一节 种质资源362

一、属内种质资源362

二、种内种质资源366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67

一、胚胎发生367

二、染色体特征368

三、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368

四、繁殖特性369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70

一、育种目标370

二、育种途径371

三、良种繁育372

思考题373

第四十二章 五味子育种374

第一节 种质资源374

一、属内种质资源374

二、种内种质资源377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80

一、胚胎发生380

二、染色体特征380

三、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81

四、繁殖特性381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81

一、育种目标381

二、育种途径382

三、良种繁育383

思考题384

第四十三章 栝楼育种385

第一节 种质资源385

一、属内种质资源385

二、种内种质资源388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89

一、胚胎发生389

二、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90

三、繁殖特性390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91

一、育种目标391

二、育种途径391

三、良种繁育392

思考题393

第四十四章 山茱萸育种394

第一节 种质资源394

一、属内种质资源394

二、种内种质资源395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397

一、胚胎发生397

二、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398

三、繁殖特性398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398

一、育种目标398

二、育种途径399

三、良种繁育400

思考题400

第四十五章 薏苡育种401

第一节 种质资源401

一、属内种质资源401

二、种内种质资源405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406

一、胚胎发育406

二、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406

三、繁殖特性407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407

一、育种目标407

二、育种途径408

三、良种繁育412

思考题412

第四十六章 杜仲育种413

第一节 种质资源413

一、属内种质资源413

二、种内种质资源413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基础417

一、胚胎发生417

二、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417

三、繁殖特性417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418

一、育种目标418

二、育种途径419

三、良种繁育421

思考题421

第四十七章 薄荷育种422

第一节 种质资源422

一、属内种质资源422

二、种内种质资源425

第二节 育种的生物学特性426

一、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426

二、繁殖特性426

第三节 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427

一、育种目标427

二、育种途径428

三、良种繁育429

思考题430

主要参考文献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