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动趋势的探索 从要素积累到技术进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动趋势的探索 从要素积累到技术进步
  • 张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46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动趋势的探索 从要素积累到技术进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引言1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选题的意义3

1.2 相关概念的解读5

1.2.1 地区的概念5

1.2.2 经济发展差异的概念6

1.3 经济收敛、发散文献回顾8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8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1

1.4 本书的主旨及框架14

2.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征18

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18

2.1.1 平衡发展战略18

2.1.2 梯次推进战略20

2.1.3 西部大开发战略21

2.1.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3

2.1.5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26

2.1.6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27

2.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8

2.2.1 各地区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长率28

2.2.2 地区间收入差距31

2.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34

2.3.1 显著的经济增长和各省间经济增长差异34

2.3.2 地区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37

2.3.3 国际贸易的显著增长39

2.3.4 各省进出口贸易差距的不断扩大42

3. 经济发展差距缩小和扩大的理论概述45

3.1 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的假设及结论46

3.1.1 Solow模型的假设及经验推导46

3.1.2 Solow模型的结论48

3.2 经济收敛的理论支撑及内涵机制50

3.3 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理论53

3.3.1 内生增长理论的产生53

3.3.2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56

3.3.3 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分类57

3.3.4 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60

3.3.5 研究与开发模型62

3.3.6 人力资本模型65

3.4 经济发散的理论支撑及内涵机制68

4. 中国省际经济发展水平的敛散性检验71

4.1 经济敛散性检验的经验推导71

4.2 经济敛散性检验的方法73

4.2.1 横截面β检验法73

4.2.2 统计指标法74

4.2.3 时间序列协整法75

4.2.4 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77

4.2.5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77

4.3 四种检验方法的比较78

4.3.1 统计指标法78

4.3.2 横截面β检验方法79

4.3.3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法81

4.3.4 面板单位根方法82

4.4 基于面板单位根方法的中国省际经济敛散性检验83

4.4.1 常用的3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83

4.4.2 中国省际经济敛散性的σ检验和β检验89

4.4.3 考虑异质性和动态性的中国省际经济敛散性检验91

5.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及检验93

5.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集约性和粗放性93

5.1.1 世界范围内增长差异原因的争论93

5.1.2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原因的探讨95

5.2 基于增长核算的方差分析96

5.3 要素份额的估计98

5.3.1 资本投入K的确定98

5.3.2 折旧率δ的确定100

5.3.3 劳动投入L的确定100

5.4 经验分析及解释101

5.4.1 地区增长模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01

5.4.2 方差分析方法对中国地区增长模式的判定102

6.生产率的测度及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104

6.1 非参数生产率测度方法104

6.1.1 理论框架105

6.1.2 基于投入与基于产出的Malmquist指数比较分析108

6.1.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110

6.2 中国区域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测度111

6.2.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111

6.2.2 经验分析113

6.3 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117

7.贸易溢出效应与中国省际经济发散的分析及检验120

7.1 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演变过程120

7.1.1 中国贸易政策的发展120

7.1.2 中国国际贸易水平的提高123

7.2 国际贸易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理论分析129

7.2.1 要素价格机制130

7.2.2 要素数量机制131

7.2.3 技术扩散机制131

7.2.4 信贷—人力资本机制133

7.3 含有贸易溢出效应的生产函数的提出135

7.3.1 贸易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135

7.3.2 贸易溢出效应模型的构造136

7.4 贸易对地区经济发散影响的面板协整分析137

7.4.1 数据的选取及可比性处理137

7.4.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138

7.4.3 变量关系的协整检验139

7.4.4 变量协整系数的FMOLS估计145

7.4.5 中国区域贸易知识溢出效应的差异的非参数统计分析147

7.5 改善中国贸易现状的政策建议148

8.人力资本差异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153

8.1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综述154

8.1.1 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历史154

8.1.2 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155

8.2 人力资本差异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分析156

8.2.1 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156

8.2.2 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人力资本解释158

8.3 人力资本差异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经验分析159

8.3.1 中国地区教育发展现状159

8.3.2 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模型构建161

8.3.3 模型的估计和分析163

8.3.4 改善地区人力资本状况的政策建议164

8.4 对中国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166

8.4.1 城乡收入差距之教育性成因研究溯源及研究局限167

8.4.2 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169

8.4.3 受教育年限与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176

8.4.4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政策建议178

结论181

参考文献1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