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5057472.jpg)
- 张长春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654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投资结构-结构最优化-研究-中国-2011~201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转变结构管理思路,促进三类投资主体职能归位1
第一节 基本理论问题与复杂的经济现实使结构政策效果有限1
一、基本理论问题导致人们在有无最优结构认识上的分歧和结构标准模糊1
二、复杂的现实影响人们对结构形成机理的认识5
第二节 结构问题集中地表现为投资主体职能越位与缺位7
一、投资职能越位与缺位的表现7
二、体制机制欠完善是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因9
第三节 优化投资结构的总体思路是促进投资主体职能归位10
一、政府投资促进全民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11
二、国企投资追求公共利益12
三、非国有投资结构由市场选择13
第四节 投资职能归位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15
一、“十二五”时期目标15
二、远期目标16
第五节 促进投资职能归位的政策措施16
一、近期措施16
二、长期措施22
第六节 相关配套措施25
第二章 结构问题的理论、观点及评述27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在政府干预结构上的理论分歧27
一、理论假设不同28
二、在市场机制作用上的认识差异29
三、在政府干预市场必要性与效果上的分歧30
四、两者都强调体制、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32
五、简评33
第二节 国内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观点综述34
一、投资总量调控与投资结构优化孰轻孰重34
二、有无最优投资结构35
三、投资结构失衡与结构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36
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迫切性38
五、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目标与原则39
六、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依靠政府还是依靠市场40
七、结构调整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42
八、简评44
第三章 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政策有效性的评价47
第一节 近年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政策回顾47
一、2003~2007年主要政策导向48
二、2008年以来主要政策导向50
三、近年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政策措施53
第二节 投资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性评价57
一、投资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性评价的框架思路57
二、投资结构调整政策总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58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61
第三节 提高投资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性的几点建议63
一、投资结构调整政策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63
二、投资结构调整要从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着手64
三、投资结构调整政策制定要考虑资源、市场的国际化背景65
四、减少行政力量推动的重复建设65
第四章 近年来投资结构变动特点、存在问题与原因68
第一节 近年来投资结构变动特征68
一、二产比重上升、三产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提高68
二、投资空间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投资重心由东部移向内地、东北地区70
三、国有投资比重大幅下降,民间投资比重明显上升70
四、政府投资更多地投向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中西部投资比重增加72
五、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比重有所增加,银行贷款比重明显下降73
第二节 投资结构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73
一、能源资源消耗性行业投资扩张动力强劲73
二、行政因素引致的区域投资同构化问题长期存在74
三、部分重要行业“国进民退”趋势明显75
四、部分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偏大且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76
五、长期存在的中小投资者融资困难未有改观77
第五章 投资区域结构变动趋势87
第一节 近年来我国区域投资结构总体变动趋势87
一、“九五”时期开始东部地区投资比重持续加速下降87
二、“十一五”时期投资增速居前的均为内陆地区省份89
三、区域投资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动间存在时滞90
第二节 投资区域主体结构变动分析93
一、政府投资不断向内陆地区倾斜93
二、非国有企业投资近年来大幅度向内陆地区倾斜96
第三节 区域投资结构变动原因分析102
一、东部地区产业出现对外转移的需要103
二、内陆地区逐步具备吸纳产业转移的能力111
三、政府政策对区域投资结构改变发挥了推动作用123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126
一、结论126
二、政策含义128
第六章 投资的所有制结构变动与政策建议130
第一节 引言130
第二节 投资所有制结构研究的理论依据131
一、与国有经济定位相关的理论131
二、小结: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投资及国有经济的理论范围135
第三节 与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投资范围相关的方针政策135
一、我国对民间、国有及政府投资的相关规定135
二、与国有企业投资相关的制度演进136
三、小结:现行方针政策的主要特点139
第四节 投资所有制结构变动状况140
一、从投资规模上看,“国退民进”特征显著140
二、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国退民进”最为明显141
三、基础设施投资由国有部门主导,民营投资作用有待提高144
四、东中部地区投资所有制结构相近,西部地区国有投资占比较高145
第五节 对投资所有制现状的思考及相关政策建议147
一、投资领域的“国退民进”没有改变国有经济行业分布过宽的状况147
二、要改变目前市场力量上的“国进民退”,就必须深化改革,改变单纯依靠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效果有限的状况149
第七章 近年来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动特征与未来变化趋势151
第一节 “十五”时期以来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动特征151
一、总体情况151
二、主要行业资金来源结构特征153
三、地区资金来源结构特征156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影响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158
一、财税体制改革158
二、金融市场化改革163
三、投资体制改革167
四、利用外资政策168
五、“十二五”时期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趋势173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重点行业、区域投资资金来源分析174
一、重点行业、领域融资与风险防范174
二、重点区域融资分析183
第四节 政策建议186
一、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能力186
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187
三、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缓解民间投资融资困难187
四、坚持调整结构和丰富方式并重,不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188
第八章 各地区“十二五”时期投资结构调整方向、特征与问题190
第一节 投资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190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热点191
二、服务业的地位显著提升192
三、基础设施仍然保持高强度194
四、城镇化建设强调质量和水平196
五、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196
六、民生建设普遍受到重视197
第二节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特征198
一、经济社会转型成为主旋律198
二、重视与国家战略有效衔接199
三、突出各地的特色和优势200
四、在区域合作中寻求发展201
五、注重创新驱动引领发展201
第三节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问题202
一、产业转移缺乏区域间互动203
二、核心区域与其他地区不平衡加剧203
三、许多地区仍然依赖“两高一资”产业204
四、公共投资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206
五、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办法不多207
第四节 结论208
第九章 对“十二五”投资结构的定量预测210
第一节 预测方法与思路210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211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阶段212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国际经验212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215
第三节 “十二五”经济增长率估计218
第四节 “十二五”时期储蓄率和投资率估计221
一、储蓄率估计221
二、投资率估计223
第五节 边际资本产出率估计224
第六节 “十二五”时期投资结构估计227
第十章 国外政府投资结构变动特征与启示231
第一节 美国政府投资结构特征及其变动趋势231
一、政府支出的长期趋势231
二、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比例232
三、政府投资结构233
四、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化趋势与特征236
第二节 英国政府投资特征及其变动趋势238
一、1910~1950年政府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238
二、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今政府公共支出与投资发展趋势239
三、近期政府投资结构240
第三节 政府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243
第四节 发达国家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的主要做法244
一、以立法规范政府在投资决策方面的权限,与国会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245
二、在具体项目实施上贯彻分权原则,使政府各部门间形成权力分布恰当、相互制衡的关系245
三、完善公共项目决策与实施程序,确保政府投资决策与管理制度化245
四、在监督方面,建立多层次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246
五、在项目决策中,以多种形式保证公众参与决策246
六、通过“决策信息公开化、监督机构独立化、项目管理合同化”等措施,保证政府投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247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248
第十一章 产业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转向促进市场竞争250
第一节 主要大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盛衰交替250
第二节 长期增长绩效主要受政府干预经济和产业的目的与方式影响253
一、英国经济和产业政策的最终目的主要是维护公司自主权253
二、美国产业政策经历了从干预产业发展到促进市场竞争的剧烈转变254
三、法国通过中央政府的指导性计划直接干预产业发展255
第三节 我国产业政策目标应转向政府促进竞争、产业由市场选择256
一、发挥市场机制的择优功能是保持和增强产业持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256
二、完善市场选择机制可以提高中央政府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257
三、适度弱化地方政府经济职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