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5060197.jpg)
- 黄小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5229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需求与困境1
一 公共管理知识传承与职业化管理知识的欠缺2
二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与改革理论需求的差距4
三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不足: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结论5
四 行政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需求8
五 本书的结构安排10
第一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15
一 历史回顾:政府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目标的确立16
(一)“简政放权”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16
(二)摸索期的行政体制改革18
(三)职能转变阶段的两次突破19
二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内涵20
(一)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21
(二)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21
(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22
(四)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22
三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障碍23
(一)官本位意识23
(二)管制理念25
(三)绩效考评的非公民导向27
(四)社会组织的不发达28
(五)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30
(六)公民参与途径有限31
四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已有成就32
(一)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重大进步32
(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33
(三)公务员服务意识明显提升34
五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阶段35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理论阐释35
(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7
(三)部分发达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做法和经验40
(四)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54
第二章 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研究64
一 大部门体制的内涵与本质65
(一)发达国家政府大部门体制生态:原生态和改革态65
(二)关于大部门体制的流行认知67
(三)大部门体制的实质:核心化决策中枢、综合化部门与专业化执行的有机整体68
二2008年国务院大部制改革的基本评价70
(一)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推进未能有效涵盖社会对改革的需求70
(二)改革孤军深入,配套改革考虑不够71
(三)已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的领域存在各种功能障碍71
(四)超前设计和改革准备严重不足72
(五)对大部门体制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的理论认识过于简单72
三 探索建立大部门体制的基本条件和顶层设计74
(一)大部门体制依托的基本条件74
(二)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动力分析76
(三)大部门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多维视角80
四 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优先领域84
(一)建立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社会需求85
(二)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的社会需求88
(三)建立大危机管理体制的社会需求91
(四)建立大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社会需求93
(五)建立大农业管理体制的社会需求96
第三章 合理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100
一 纵向行政层级与“市管县”体制101
(一)行政体系的纵向层级结构101
(二)“市管县”体制的发展101
(三)当前纵向行政层级存在的问题102
(四)市管县体制的缺陷分析104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标定位、条件分析和改革进程106
(一)省直管县改革的目标定位106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条件106
(三)省直管县改革的基本进程107
三 省直管县改革的做法与成效110
(一)“省直管县”改革的基本做法110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分析113
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角色反应分析114
(一)省级政府对改革的反应115
(二)地级市政府对改革的反应116
(三)县一级对改革的反应118
(四)对各类角色反应的小结120
五 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思路122
(一)省直管县改革的观点争论122
(二)加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123
(三)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分阶段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124
(四)明晰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125
(五)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127
(六)完善“省直管县”体制下对县级政府的监督128
第四章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机制构建131
一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理论阐释132
(一)前言: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提出132
(二)公共决策的两种取向或方法133
(三)决策的两种方法和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对应关系135
(四)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之间关系的理论认知与局限138
二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现实困境:公众参与的案例分析141
(一)公众参与的兴起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困境141
(二)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影响性案例143
决策案例一:“绿坝——花季护航”过滤软件决策风波143
决策案例二: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决策搁浅146
决策案例三:厦门“PX”化工项目引发市民“集体散步”150
(三)案例分析:公众参与管理的失策152
三 公共参与管理策略与有效公共决策模型的构建153
(一)利益关系人分析与公众参与角色的类型划分153
(二)公众参与策略的探索和尝试:漳州市“古雷重大石化项目”决策与公众参与的管理157
(三)案例分析:公众类型及其相应的接触策略162
(四)公众参与管理模型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操作策略164
第五章 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67
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阶段168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初始阶段(1978—1992年)168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阶段(1992—2000年)169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阶段(2001年至今)169
二 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前沿做法和发展趋势172
(一)在清理精简的基础上公开行政审批权力清单172
(二)精简和优化审批流程174
(三)行政审批权的相对集中化175
(四)多部门行政审批的并联化176
(五)行政审批的标准化177
(六)行政审批过程的网络化178
(七)行政审批监督的多元化、电子化和全程化178
(八)行政审批活动的便民化179
(九)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承接行政审批职能179
三 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的推进策略181
(一)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的阶段定位182
(二)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改革成效184
(三)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中的权力关系要素187
(四)权力关系的合理调整与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的深化189
四 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基本策略193
(一)标准化的含义与本质193
(二)行政审批标准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195
(三)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内容197
(四)行政审批标准化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对策198
第六章 新公共管理改革:市场机制和管理主义驱动下的改革201
一 传统行政模式及其困境202
(一)传统行政模式的基本内涵202
(二)传统行政模式困境的表现203
二 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传统行政模式的反思和超越204
(一)概念界定204
(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205
(三)改革的理论推动:市场选择和新管理主义207
三 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211
(一)市场化211
(二)公私合作213
(三)竞争性供给机制213
(四)顾客取向(customer-driven)214
(五)分权215
(六)执行机构改革216
四 新公共管理改革:成效、困境和启示217
(一)改革成效评估217
(二)新公共管理改革遭遇的困境218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221
第七章 整体政府改革:后新公共管理224
一 整体政府:对新公共管理的扬弃和继承225
(一)碎片化: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困境225
(二)整体政府:对新公共管理的扬弃和继承226
(三)整体政府:概念解读227
二“整体政府”改革的需求与发展229
(一)“整体政府”改革的需求分析229
(二)从协同政府到整体政府233
三 整体政府改革的基本实践:国别考察与理论分析237
(一)英国整体政府改革:先行者的探索237
(二)其他国家的整体政府改革实践239
(三)整体政府改革的理论分析241
四 整体政府改革:评价、经验与启示244
(一)赞誉与质疑:对整体政府改革的评价244
(二)整体政府改革的基本经验246
(三)整体政府:适用性和启示248
第八章 西方政府改革理论的考察和分析250
一“管理”还是“非管理化”:理论考察的必要性251
(一)管理模式变革与理论范式转型251
(二)“本土化”理论解读:主观还是客观251
二 管理传统的诞生:管理功能的确认253
(一)生产者与生产手段的分离:管理的需要253
(二)大规模组织与管理功能的凸显253
(三)早期管理的特征:人格化和特殊性254
三 科学管理:管理的一般性和普适性255
(一)科学管理:对低劣管理的革命255
(二)科学管理的“革命”内涵256
(三)管理理论的一般性和普适性257
四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管理传统258
(一)科学管理运动对行政学研究的吸引力258
(二)传统行政学理论的“三足鼎立”259
(三)传统行政学的内核:管理传统260
五 新公共管理理论:管理传统的哲学升华261
(一)管理功能的重新发现和升华261
(二)管理困境:新公共管理的诊断262
(三)新公共管理的继承与超越264
六 整体政府理论:整合协作视角下的管理266
(一)整体政府改革: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超越266
(二)管理困境:整体政府的诊断267
(三)整体政府的管理新视角268
七 政府管理能力:一个不可回避的改革诉求269
(一)政府管理能力重要性的凸显269
(二)政府管理能力:政府改革的诉求目标271
(三)中国式的政府管理能力:替代性工具272
后记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