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 第7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 第7版
  • 王文科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114694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6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 第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课程/教学的必然性与必要性3

第二节 课程的概念7

第三节 课程计画、课程设计、课程编制与课程发展16

第四节 课程相关概念分析22

第五节 课程与教学31

讨论问题37

第2章 课程/教学的文化与社会学基础39

第一节 课程/教学与文化背景41

第二节 核心价值演化而成的传统、新兴价值观43

第三节 价值取向理论45

第四节 课程/教学的社会学基础47

讨论问题52

第3章 课程/教学的哲学基础53

第一节 可欲的教育目的与课程/教学55

第二节 知识与课程/教学60

第三节 教育哲学派别与课程/教学67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课程/教学70

讨论问题81

第4章 课程/教学的心理基础83

第一节 行为学派与课程/教学(以史金纳、盖聂的观点为例)86

第二节 认知学派与课程/教学(以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郭尔堡为例)88

第三节 人格发展阶段论、发展任务说、多元智力论与课程/教学(以艾里克逊、哈维赫斯特和Gardner为例)95

第四节 人文主义心理学与课程/教学(以马斯洛、罗杰斯、辜姆慈为例)99

第五节 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100

讨论问题127

第5章 课程理论129

第一节 课程理论的性质与功能131

第二节 课程理论的类型134

第三节 结构取向理论137

第四节 价值取向理论140

第五节 内容取向理论145

第六节 过程取向理论155

讨论问题164

第6章 教学理论165

第一节 史金纳的编序教学论167

第二节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170

第三节 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论172

第四节 盖聂的学习与教学事件论173

第五节 布鲁姆的精熟学习论180

第六节 两位蒋逊以及史雷文的合作学习论185

第七节 开勒的个别化教学制189

第八节 后设认知的学习策略论192

讨论问题220

第7章 课程设计(一)221

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类型223

第二节 课程编制的科学方法232

第三节 目标模式及其变型236

第四节 塔芭模式250

第五节 瓦克的自然模式252

第六节 龙崔利的技术模式255

第七节 过程模式258

第八节 欧利瓦模式261

第九节 情境模式263

第十节 夏瓦布的实用折衷模式269

第十一节 傅雷叶的解放模式272

第十二节 我国过去课程设计的模式回顾276

讨论问题318

第8章 课程设计(二)319

第一节 为障碍者提供学习服务的课程设计321

第二节 资优与特殊才能者的课程设计模式331

讨论问题359

第9章 教学设计(一)361

第一节 教学目的与目标364

第二节 教学策略376

讨论问题392

第10章 教学设计(二)393

第一节 发问策略395

第二节 教室管理策略404

讨论问题422

第11章 课程评鉴423

第一节 课程评鉴的起源与发展425

第二节 课程评鉴的意义与形式426

第三节 课程评鉴的主要模式432

第四节 课程发展架构的评鉴460

第五节 课程评鉴与政治469

第六节 评估与课程470

讨论问题494

第12章 教学评量495

第一节 教学评量的目标498

第二节 评量的策略(或形式)500

第三节 评量学生成就的题型506

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与信度513

第五节 标准化测验516

第六节 课程本位评估与动态评估518

讨论问题524

第13章 课程/教学研究525

第一节 课程/教学研究的典范528

第二节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差异529

第三节 量的研究的特征与方法532

第四节 质的研究的特征与方法537

第五节 行动研究法544

第六节 课程研究的方向548

第七节 潜在课程研究553

第八节 教学研究的模式与方向564

讨论问题580

参考书目581

中文部分581

英文部分585

索引623

姓名部分(英汉对照)623

主题部分(Ⅰ)(英汉对照)632

主题部分(Ⅱ)(汉英对照)6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