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龚守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6698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68页
- 文件大小:632MB
- 文件页数:889页
- 主题词:癌-基因治疗-放射治疗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引导篇3
第1章 绪论3
第一节 肿瘤发病理论的确立及其治疗的进展3
一、肿瘤发病理论的确立3
二、肿瘤治疗的进展5
第二节 肿瘤的基因治疗6
一、基因治疗的发展及现状6
二、肿瘤基因治疗及其有关问题7
第三节 肿瘤的放射治疗8
一、放射治疗及其进展8
二、肿瘤放疗疗效及其治疗手段的先进性9
三、肿瘤放疗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10
第四节 肿瘤的基因放射治疗11
一、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提出11
二、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现状和前景11
参考文献13
第2篇 肿瘤基础篇17
第2章 肿瘤基础知识17
第一节 肿瘤的分类和分期17
一、肿瘤的概念17
二、肿瘤的分类17
三、肿瘤的分期20
第二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23
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24
二、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26
三、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28
参考文献29
第3章 肿瘤病因31
第一节 化学病因31
一、化学致癌物的分类31
二、化学致癌物代谢及其作用机制34
三、化学致癌作用的生物学特性35
四、化学致癌物的体内检测36
第二节 物理病因37
一、电离辐射致癌37
二、电磁辐射致癌39
三、紫外线致癌40
第三节 病毒病因40
一、致癌病毒及其特性40
二、RNA肿瘤病毒及其致癌机制41
三、DNA肿瘤病毒及其致癌机制43
第四节 遗传病因46
一、不同遗传方式的肿瘤46
二、基因组与肿瘤47
三、DNA甲基化与肿瘤49
四、染色体异常与肿瘤52
五、端粒和端粒酶异常与肿瘤54
六、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56
参考文献57
第4章 肿瘤相关学科基础(一)60
第一节 肿瘤细胞生物学60
一、细胞增殖60
二、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增殖特征63
三、细胞分化与肿瘤65
四、细胞死亡与肿瘤69
五、细胞信号转导与肿瘤82
六、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89
七、肿瘤细胞乏氧及再氧合93
八、内质网应激与肿瘤94
第二节 肿瘤病理学101
一、肿瘤组织的形态特点101
二、肿瘤的良性与恶性102
三、细胞的恶性转化103
四、肿瘤血管生成及其机制104
五、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105
六、肿瘤细胞侵袭及其机制107
七、肿瘤细胞转移及其机制109
参考文献111
第5章 肿瘤相关学科基础(二)121
第一节 肿瘤生物化学121
一、肿瘤细胞代谢的生物化学121
二、肿瘤细胞分化的生物化学123
第二节 肿瘤免疫生物学124
一、肿瘤抗原及其免疫原性124
二、肿瘤抗体127
三、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127
四、肿瘤免疫监视129
五、肿瘤免疫逃逸129
第三节 肿瘤分子生物学131
一、癌基因131
二、癌基因与癌发生和发展151
三、肿瘤标志及其分类153
参考文献156
第6章 实验性肿瘤模型164
第一节 肿瘤动物模型应用意义及其分类164
一、肿瘤动物模型的应用意义164
二、实验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分类165
第二节 移植性实体瘤动物模型168
一、肿瘤细胞的冻存、复苏及瘤源的制备168
二、恶性转化细胞系的建立169
三、实体瘤接种部位169
四、实体瘤接种方法170
五、实体瘤照射方法及评价指标171
第三节 人体肿瘤异种移植模型173
一、人异体移植肿瘤特点及其来源174
二、免疫缺陷动物模型174
三、裸小鼠作为移植宿主174
四、免疫功能抑制大鼠作为移植宿主175
第四节 肿瘤基因工程动物模型176
一、转基因动物模型177
二、基因打靶动物模型180
第五节 肿瘤侵袭和转移实验模型184
一、肿瘤的侵袭和转移184
二、肿瘤侵袭模型185
三、肿瘤转移模型189
第六节 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及耐药模型190
一、肿瘤细胞分化诱导模型190
二、肿瘤细胞耐药模型191
参考文献192
第3篇 肿瘤基因治疗篇197
第7章 肿瘤基因治疗载体197
第一节 基因治疗及其治疗途径和方法197
一、基因治疗197
二、基因治疗途径和策略197
三、肿瘤基因治疗198
第二节 基因治疗载体199
一、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199
二、非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203
三、基因治疗载体的有关问题208
参考文献209
第8章 有关的肿瘤基因治疗(一)214
第一节 概述214
第二节 癌基因治疗215
一、Ras基因治疗216
二、Myc基因治疗218
三、Src基因治疗220
第三节 抑癌基因治疗223
一、p53基因治疗223
二、Rb基因治疗226
三、PTEN基因治疗228
四、p16基因治疗230
五、其他抑癌基因治疗233
参考文献236
第9章 有关的肿瘤基因治疗(二)244
第一节 细胞因子基因治疗244
一、IFN基因治疗244
二、白细胞介素类基因治疗246
三、TNF基因治疗251
四、CSF基因治疗256
五、其他基因治疗258
第二节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262
一、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263
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264
三、内皮抑素治疗266
四、血管抑素治疗269
第三节 反义基因、自杀基因及多耐药基因治疗270
一、反义基因治疗270
二、自杀基因治疗275
三、多药耐药基因治疗280
参考文献287
第10章 有关的肿瘤基因治疗(三)298
第一节 肿瘤免疫及其基因治疗298
一、肿瘤的免疫治疗298
二、肿瘤疫苗309
三、肿瘤的MHC基因治疗323
四、共刺激因子基因治疗324
五、抗原靶向肿瘤治疗326
六、抗体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328
第二节 凋亡诱导基因治疗331
一、TRAIL基因治疗331
二、SmacDIABLO基因治疗336
三、AIF基因治疗340
第三节 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343
一、TRAIL与肝癌344
二、端粒酶反转录酶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344
三、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345
参考文献349
第11章 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表达及其相关问题361
第一节 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表达361
一、诱导基因表达系统361
二、特异反应性启动子诱导表达系统365
三、调控序列对基因表达的影响367
四、目的基因体内长期表达368
第二节 基因治疗中有待解决的问题368
一、缺乏完善的载体系统368
二、目的基因转染的靶向性及其表达调控368
三、有效治疗基因的筛查369
四、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伦理和专利权问题369
参考文献371
第12章 肿瘤靶向治疗376
第一节 肿瘤靶向纳米药物治疗376
一、纳米药物376
二、靶向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77
第二节 基因重组免疫毒素LHRH-PE40的靶向治疗379
一、免疫毒素及其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379
二、免疫毒素治疗载体和弹头的选择381
三、基因重组免疫毒素LHRH-PE40的靶向治疗384
四、肿瘤免疫毒素治疗的问题与展望388
参考文献389
第13章 RNAi与肿瘤治疗392
第一节 siRNA与肿瘤放射治疗392
一、RNAi和siRNA干扰技术392
二、siRNA与肿瘤放射治疗395
第二节 miRNA与肿瘤及其治疗397
一、微小RNA397
二、miRNA与肿瘤401
第三节 p53基因突变及RNAi沉默肿瘤其相关突变位点404
一、p53基因突变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405
二、p53治疗肿瘤的研发现状408
三、RNAi沉默肿瘤p53基因相关突变位点409
第四节 PTTG基因及其干扰对胶质瘤的作用411
一、PTTG基因411
二、沉默PTTG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414
第五节 RNA干扰survivin基因增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417
一、survivin及其组织分布和作用机制417
二、survivin与肿瘤的发生及其耐药性418
三、RNA干扰的靶向survivin肿瘤治疗419
第六节 靶向乏氧诱导因子-1α和生存素基因的siRNA增强肿瘤放疗效果420
一、HIF-1和survivin基因与肿瘤420
二、靶向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siRNA重组载体的构建和鉴定421
三、沉默HIF-1α和survivin基因联合照射对乏氧细胞的抑瘤效应423
四、沉默HIF-1α和survivin基因联合照射对裸小鼠移植肝癌的抑瘤效应424
五、沉默HIF-1α和survivin基因联合照射对裸小鼠移植肝癌的抑瘤机制425
参考文献427
第4篇 肿瘤放射治疗篇441
第14章 放射生物学基础441
第一节 放射生物学概论441
一、放射生物学及其发展441
二、尚待解决的放射生物学问题442
三、系统放射生物学442
四、展望442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中常用的剂量及其单位443
一、剂量概述443
二、剂量和剂量率443
第三节 电离辐射相关概念445
一、电离辐射的原初反应和继发反应445
二、电离和激发446
第四节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基本规律447
一、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47
二、传能线密度与相对生物效能449
三、径迹结构和集簇损伤450
四、自由基与活性氧451
五、氧效应与氧增强比452
六、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52
第五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454
一、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455
二、近期效应与远期效应456
三、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457
四、组织反应458
第六节 电离辐射的分子效应459
一、DNA及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辐射效应459
二、生物膜的辐射生物效应462
三、电离辐射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462
四、辐射基因组不稳定性463
第七节 电离辐射对染色体的作用464
一、人类染色体464
二、电离辐射所致染色体结构畸变465
三、电离辐射所致染色体数量畸变467
第八节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468
一、细胞的放射敏感性468
二、电离辐射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意义469
三、电离辐射诱导细胞死亡的形式469
四、靶效应和非靶效应471
五、细胞存活的剂量效应关系472
六、电离辐射诱导细胞损伤及其修复476
七、电离辐射对细胞信号转导影响的分子基础477
第九节 电离辐射的致癌效应478
一、概述478
二、辐射致癌易感基因及辐射遗传易感性479
三、电离辐射诱发胸腺淋巴瘤480
第十节 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484
一、概述484
二、低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484
三、低剂量辐射致癌效应486
参考文献488
第15章 肿瘤放射生物学基础495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的作用495
一、肿瘤的生长方式495
二、辐射对肿瘤快增殖细胞反应及细胞群反应496
三、辐射对肿瘤血管的反应497
四、放射治疗相关概念498
五、肿瘤细胞的辐射剂量率效应499
六、照射后肿瘤组织的恢复与生长499
七、肿瘤放射敏感性500
第二节 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死亡501
一、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性死亡501
二、电离辐射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504
第三节 分次照射的生物效应505
一、分次照射类型505
二、分次照射的生物因素506
三、多分次照射存活曲线508
第四节 低剂量辐射与癌症509
一、低剂量辐射增强免疫及其机制509
二、低剂量辐射与癌症511
第五节 肿瘤辐射增敏剂和辐射防护剂515
一、放射增敏及辐射增敏剂515
二、辐射防护及辐射防护剂517
参考文献519
第16章 肿瘤放射治疗及其新技术522
第一节 肿瘤放射治疗522
一、肿瘤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522
二、放射治疗方法523
三、照射技术及照射野设计原理523
四、治疗方案的评估524
五、肿瘤的定位、模拟及验证524
第二节 三维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526
一、三维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526
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及实现方式526
三、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应用及局限性526
四、调强治疗方式527
第三节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527
一、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必要性527
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实现方式528
三、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发展方向529
第四节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530
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发展历史530
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及适应证530
三、X(γ)射线立体定向手术和放射治疗过程531
四、其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532
第五节 高线性能量转换射线或重离子治疗533
一、高线性能量转换射线治疗533
二、重粒子治疗533
三、快中子治疗533
四、质子治疗534
第六节 近距离治疗535
一、近距离治疗及其特点535
二、近距离治疗辐射源535
三、近距离治疗剂量、剂量率及适应证536
第七节 靶向放射性药物治疗536
一、放射免疫靶向治疗536
二、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537
三、放射性核素基因治疗538
四、放射性核素微粒肿瘤组织间定向植入治疗538
五、多靶点联合阻断治疗539
六、抗新生血管靶向治疗540
第八节 中子俘获治疗541
一、中子俘获治疗及其原理和特点541
二、中子俘获治疗的亲肿瘤载体541
三、中子俘获治疗的剂量分布及辐射效应542
第九节 肿瘤的激光和光动力治疗543
一、激光治疗543
二、光动力治疗544
第十节 光量子血液疗法546
一、光量子辐射血液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法546
二、光量子血液疗法辅助肿瘤化疗546
参考文献547
第17章 肿瘤放射治疗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551
第一节 肿瘤放射治疗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模式551
一、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联合应用551
二、放射治疗与生物治疗联合应用562
三、放射治疗与手术联合应用566
四、放射治疗与增温治疗联合应用572
五、放射治疗与中医药治疗联合应用577
第二节 蛋白类物质抗肿瘤的实验性治疗594
一、热休克蛋白及肿瘤相关抗原肽的抗肿瘤作用594
二、taurolidine联合照射对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600
三、金属硫蛋白对移植肿瘤的防治作用608
四、胸腺肽联合放疗的抗肿瘤作用616
参考文献618
第18章 干细胞与肿瘤治疗628
第一节 干细胞及其肿瘤治疗628
一、干细胞及其分类628
二、成体干细胞表面标志及可塑性630
三、基因修饰干细胞在肿瘤基因治疗的作用632
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634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肿瘤636
第二节 肿瘤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638
一、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形成和发展638
二、肿瘤干细胞的来源和特性640
三、肿瘤干细胞的种类及分离和鉴定642
四、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机制644
五、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645
六、乳腺癌干细胞与放化疗648
参考文献650
第5篇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篇659
第19章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基础659
第一节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659
一、利用辐射实现对转移基因体内表达的时空调控659
二、辐射提高基因靶向转移的效率660
三、基因治疗提高肿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660
第二节 Egr-1基因及其辐射诱导特性661
一、Egr-1基因结构661
二、CArG赋予Egr-1基因辐射诱导特性661
三、ROI通过CArG诱导Egr-1转录662
四、辐射诱导Egr-1启动下游基因表达663
第三节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进展664
一、药物敏感基因系统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664
二、肿瘤抑制基因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665
三、免疫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665
四、辐射的敏感启动子与基因治疗666
五、双(多)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667
六、放射保护性基因治疗667
七、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展望668
第四节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实验技术669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669
二、载体的连接672
三、重组子导入宿主细胞技术674
四、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675
五、基因的表达676
六、RNA干扰技术677
参考文献679
第20章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一)683
第一节 pEgr1-IFNγ和pEgr1-TNFα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683
一、IFN-γ和TNF-α的抗肿瘤作用683
二、pEgr1-IFNγ基因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684
三、pEgr1-TNFα基因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688
第二节 pEgr1-ssEndostatin和pEgr1-Angiostatin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691
一、endostatin和angiostatin的抗肿瘤治疗691
二、pEgr1-ssEndostatin联合辐射的抑瘤作用693
三、pEgr1-Angiostatin联合辐射的抑瘤作用696
第三节 pEgr1-IFNγ-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699
一、辐射诱导质粒的pEgr1-IFNγ-Endostatin构建699
二、pEgr1-IFNγ-Endostatin在肺癌细胞的辐射诱导表达701
三、IFN-γ和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702
四、IFN-γ和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机制705
第四节 pEgr1-IL-B7双基因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707
一、pEgr1-IL18-B7.1双基因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707
二、pEgr1-1L18-B7.2双基因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713
三、pNEgr1-mIL12和pcDNA-B7.1联合辐射的抗肿瘤作用717
四、低剂量辐射在优化pEgr1-IL18-B7.1基因-放射治疗中的作用726
第五节 pEgr1-hPTEN辐射诱导表达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730
一、抑癌基因PTEN与肿瘤730
二、pEgr1-PTEN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辐射诱导表达特性730
三、pEgr1-PTEN质粒转染联合照射的抗肿瘤作用733
第六节 pEgr1-shTRAIL联合照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738
一、pEgr1-shTRAIL质粒构建、辐射诱导表达特性及其抑瘤作用738
二、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TRAIL基因联合照射的抑瘤作用742
第七节 IL-24基因联合照射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745
一、IL-24与肿瘤745
二、抑制作用746
参考文献749
第21章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二)756
第一节 pcEgr1-hp53基因辐射诱导表达特性及其抑瘤作用756
一、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p53和pcEgr1-hp53的构建与鉴定756
二、辐射诱导pcEgr1-hp53重组质粒p53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757
三、重组质粒联合辐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760
第二节 pcEgr1-AIF △1-480联合照射的抑瘤效应763
一、凋亡诱导因子与肿瘤763
二、pcEgr1-AIF △1-480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规律763
三、pcEgr1-AIF△1-480联合照射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766
第三节 TRAIL和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769
一、辐射诱导TRAIL和endostatin双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构建769
二、pshuttle-Egr1-shTRAIL-shES在乳腺癌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辐射诱导表达772
三、抑瘤效应774
第四节 Egr1-Smac联合照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780
一、溶瘤腺病毒和Smac与肿瘤治疗780
二、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效应784
三、pshuttle-Egr1-hSmac联合照射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应795
第五节 重组腺病毒CRAd.pEgr1-TRAIL联合照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801
一、pShuttle-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质粒构建及鉴定802
二、重组腺病毒联合辐射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和凋亡作用及其相关基因表达规律806
第六节 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的携带TRAIL和Smac双基因的腺病毒联合放热疗治疗肝癌812
一、肿瘤综合治疗方案提出的依据812
二、一种新型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案814
三、进一步思考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案814
参考文献816
索引822
彩图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