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5069574.jpg)
- 王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8640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
(一)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任务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11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13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13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16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20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3
一、俄国、美国、中国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23
(一)俄国发展道路的探索23
(二)美国发展道路的争论24
(三)中国发展道路的转换25
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26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26
(二)瑞典模式不适合中国2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2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命题的提出2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30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与成功经验3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3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39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41
专题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4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4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主观条件4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思想渊源4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5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酝酿准备5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5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拓展5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60
(一)研究现状述评6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的逻辑分析62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7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75
(一)根本政治制度76
(二)基本政治制度82
(三)基本经济制度90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91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9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92
(一)制度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92
(二)制度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指向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93
(三)制度绩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94
(四)制度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9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96
(一)在思想观念上,严格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科学理念在人们头脑中还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97
(二)对于不遵守制度的种种行为,缺乏经常性的有效监督和遏制手段97
(三)各种违反制度的行为,有很多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98
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若干思考98
(一)强化制度理念,营造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良好氛围98
(二)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以党的制度建设带动和促进社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99
(三)切实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宪法赋予的最高权力99
(四)创新制度设计,调整权力结构,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制约监督机制100
(五)完善具体制度100
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02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辨102
(一)发展的三个核心价值103
(二)发展的三个目标103
(三)评价发展的三个标准103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104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势所趋104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105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108
(一)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108
(二)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112
(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14
(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115
(五)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116
专题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18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18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则和核心要求118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21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25
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128
(一)十六大以来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128
(二)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30
(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举措131
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133
(一)要发挥民众这一杠杆对官员的制约作用,扩大民众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的分量133
(二)加强对权力行使过程的制约和监督134
(三)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结果的制约和监督134
专题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3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性135
(一)关于文化的功能135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137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目标139
(一)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4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141
(三)公民素质全面提升142
(四)中华文化创造力、竞争力显著提升143
(五)全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144
(六)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145
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举措146
(一)近些年文化强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146
(二)下一步的重点举措149
专题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53
一、社会建设的概念与内容153
(一)社会建设的概念153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155
二、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160
(一)经济体制的变革对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产生重大影响160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161
(三)社会心态与文化价值观的转变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162
三、当前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163
(一)基本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163
(二)一般性社会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建设的质量保障165
(三)社会安全建设是社会建设的环境条件166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6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167
(一)全球生态危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思167
(二)我国生态危机势头凶猛,亟待控制生态恶化169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169
(一)生态的内涵170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172
三、十八大报告的“生态文明”亮点174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176
(一)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176
(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177
参考文献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