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80358.jpg)
- 樊国盛,胥辉主编;西南林学院,安宁市政府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1912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5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环境规划:总体规划-研究-安宁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理论准备与现状分析3
第一章 园林生态城市理论与研究现状3
1 园林生态城市定义及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3
2 国内外园林生态城市研究现状8
第二章 安宁市建设园林生态城市现状分析10
1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历史10
2 自然条件11
3 园林绿化及环境保护13
4 产业发展水平16
5 社会发展状况17
第三章 安宁市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与优势21
1 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21
2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的优势22
3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与工业发展的关系24
第四章 安宁市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6
1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是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26
2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就是提高生产力,发展绿色经济26
3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促进清洁生产、控制污染、实现城市生态化27
4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28
5 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29
第二部分 总体规划33
第一章 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标准与定位33
1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的标准33
2 园林生态城市定位35
第二章 安宁市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38
1 指导思想与原则38
2 规划目标39
第三章 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规划功能分区40
1 功能分区的目的40
2 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40
3 生态功能分区的总体空间布局41
4 园林生态城市功能分区规划42
第三部分 专题规划45
第一章 园林生态城市景观带规划45
1 前言45
2 320国道安宁段沿线现有生态环境调查分析46
3 景观带绿化存在的问题、发展潜力和方向48
4 景观带规划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技术策略与绿化目标49
5 景观带布局分区各论51
6 公路公共绿化景观观赏段绿化模式设计51
7 生态农业景观段绿化模式设计55
8 生态经济林景观段绿化模式设计56
9 森林生态景观段绿化模式设计58
第二章 城市中心区规划62
1 总论62
2 规划原则65
3 总体构想66
4 各区规划67
5 城市垃圾处理71
第三章 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区75
1 规划范围75
2 规划内容75
第四章 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生态农业区规划91
1 前言91
2 范围91
3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91
4 生态农业经营类型92
5 农业基本概况92
6 生态农业建设任务与分区规划94
7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95
8 生态农业分区规划98
第五章 环绕市域生态安全与天然林保护绿色环带100
1 规划的意义100
2 规划的原则100
3 规划的范围101
4 本环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01
5 规划的内容101
第六章 安宁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106
1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106
2 城乡一体化内容及城乡发展现状109
3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方法113
第七章 安宁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21
1 主要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退化类型区、特点及其危险程度121
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126
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31
第八章 水资源保护与调整规划141
1 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水资源的重要性141
2 水资源的现状与分类141
3 水资源的利用设想144
第九章 道路系统附属绿地规划148
1 道路概况及绿地规划148
2 各论150
第四部分 实施安宁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措施157
1 加强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分工协作和科学指导,建立完善的行政保障体系157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宁市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态文化意识,树立城市良好风尚,动员群众热情、积极、自觉参与园林生态城市建设157
3 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158
4 拓展筹资渠道,创建多方位、稳定的投资新体制158
5 切实抓好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督158
6 通过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科技队伍,提高科研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水平,为规划目标和实施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体系159
7 树立环境保护国策观念,实行园林生态建设项目立法管理,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