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埔教父孙中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埔教父孙中山](https://www.shukui.net/cover/6/35083313.jpg)
- 曹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0605546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孙中山(1866~1925)-生平事迹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埔教父孙中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从“教父”到“国父”1
黄埔军校创建的历史背景2
蒋介石、周恩来与黄埔军校4
特殊的黄埔师生群体5
黄埔军校与中国革命7
黄埔精神9
“教父”亦“国父”10
第一章 黄埔开学忆当年13
第一节 “很容易但完全失败的革命”13
一次里程碑式的演讲13
从军,从政,还是从医?15
艰难的民主革命之路17
短命的青山军校18
中国同盟会19
辛亥革命的发生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1
国民党成立与宋教仁遇刺22
军阀混战与护法讨逆24
第二节 铁与血的教训26
军阀叛变的教训26
改组国民党,宣誓“服从一人”28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30
第三节 “革命军能以一敌百”31
培养真正的革命军31
庄严的宣誓33
“国建于党,无党即无国”36
第二章 “以俄为师”39
第一节 与苏俄的早期接触39
与苏俄革命者的同志友谊39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提议40
国共合作的首倡者41
第二节 《孙文越飞宣言》43
李大钊:第一位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43
与越飞的全面接触44
孙中山说,列宁是“中国最好的朋友”45
第三节 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46
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46
莫斯科之行47
蒋介石论“党代表制”49
红色政权下的灰色50
蒋介石的《游俄报告书》52
第四节 “联俄联共”与国民党改组53
改组国民党53
改组进行曲的分歧56
国民党一大的核心理念:“把党放在国上”57
建立“党军”的思想58
新三民主义59
第五节 莫斯科与黄埔军校的创建61
从建“党军”到建“军校”61
确定组建黄埔军校62
第三章 黄埔军校:国共两党合作的杰作65
第一节 蒋介石辞职离粤和廖仲恺艰苦创校65
黄埔军校的选址问题65
黄埔校长的人选之争66
军校筹备委员会69
廖仲恺说:没有蒋介石,军校照样要办70
谁当考官?谁当教官?谁当学员?72
“黄埔的慈母”廖仲恺78
第二节 黄埔军校的苏联因素81
苏联人的无私援助81
苏联军事教育体制的建立82
“扶助农工”思想的形成84
第三节 两驾马车:政治与军事并重86
开军队政治教育的先河86
开政党办军校的先河87
军校政治部89
“知行合一”的军事教学96
“叶挺独立团”的前身98
第四节 军校机构和两党组织99
励精图治的“蒋校长”99
黄埔军校机构改组101
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105
共产党黄埔特别支部108
黄埔的第一位中共党人114
第四章 黄埔日规训练123
第一节 日规训练123
黄埔规训学生的法门123
黄埔日常规训125
第二节 空间、时间与军纪权力126
与外界隔绝的空间规训126
军校内部的空间规训127
内部空间规训无处不在129
严密的时间规训130
毛泽东、鲁迅在黄埔演讲132
时间的细化管理135
第三节 纪律、惩罚与规训的强化137
从军纪到惩罚措施137
严格的监督执行139
“‘严’之必要”140
第四节 “军纪是军队的命脉”143
蒋介石在黄埔日规训练中的作用143
“感化”式训话的作用144
“细节决定成败”148
领袖的榜样作用149
第五章 性命与战功:黄埔学生的毕业典礼151
第一节 平定商团叛乱151
广州商团151
“哈佛”轮被扣事件152
平定商团叛乱156
黄埔学生军的实战演习157
第二节 第一次东征159
军阀混战159
东征陈炯明160
蒋介石枪决孙良162
棉湖大捷164
新军队新风貌167
第三节 剿灭杨刘叛军169
杨、刘、唐之间的秘密协议169
讨伐杨、刘172
第四节 第二次东征174
廖仲恺遇刺174
陈炯明再起事端175
惠州大捷178
第六章 出师北伐181
第一节 未竟的北伐事业181
军阀割据与北伐先锋181
誓师北伐183
北伐中的共产党人185
北伐战果187
第二节 北伐第一阶段188
“铁军”之号188
三打南昌191
会攻南京193
第三节 北伐第二阶段195
宁、汉双方各自北伐195
“分共”与宁汉合流197
第七章 武汉分校与黄埔女生队199
第一节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9
武汉分校的诞生199
黄埔女生队201
第二节 革命军人的洪炉204
两湖书院204
巾帼不让须眉205
“反蒋”运动207
第三节 保卫武汉210
中央独立师西征210
黄埔女兵西征213
女生队解散过程216
第四节 巾帼不让须眉219
黄埔女将219
红军女将军222
第八章 两种思想的分歧225
第一节 隐藏的裂痕225
“不和谐的裂痕”225
公开的“反共”227
弹劾共产党人案229
国共矛盾逐步升级231
第二节 “两会”之明争暗斗236
宣侠父事件236
青年军人联合会238
孙文主义学会241
左派与右派之争244
“不但能打仗,而且能打架”246
“党争之调解”247
第三节 黄埔同学会252
只为操控黄埔人252
黄埔同学会的成立253
唯蒋介石之命是从256
第四节 蒋记黄埔系259
“服从校长,尽忠党国”259
“十三太保”264
第五节 红色黄埔系269
一期生中的著名共产党人269
二、三、四期生中著名的共产党人274
五、六期生中著名的共产党人279
第六节 “第三党”282
《莫斯科宣言》282
“第三党”的成立及其政治主张283
“福建事变”286
第九章 教父的陨落289
第一节 应请北上289
首都革命289
永别黄埔290
旅途演讲293
第二节 生命之最后295
“入京宣言”295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296
第三节 不尽的殊荣302
空前绝后的“国民安葬礼”302
奉安中山陵308
众人评说孙中山311
第四节 假如孙中山晚死十年314
群龙无首的国民党315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324
国共内战之发轫332
“围剿”与反“围剿”336
第五节 再忆黄埔340
同仇敌忾抗日341
内战硝烟再起348
“亲爱精诚”精神永在352
孙中山年表357
黄埔大事记363
参考文献383
后记 假如教父晚死十年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