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权、国家与文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权、国家与文明](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5083686.jpg)
- (日)大沼保昭著;王志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4856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人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权、国家与文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动摇国际秩序的三个相克和文明相容方法的必要性1
第一节 绪论1
第二节 经济、信息的国际化与主权国家体制的相克2
第三节 对人之尊严的世界性希求与发展中国家体制的相克5
第四节 经济力量与知识霸权之间的断裂9
一 世界规模的“美国化”及其抵抗力量9
二 人权的普遍化与近代化的功罪12
第五节 文明相容的人权观的必要性16
一 文明相容的视点与文化相容的视点16
二 文明相容的视点与民间交流的视点20
第二章 国际社会中的自然权思想28
第一节 绪论28
第二节 个人的自然权及其在国际关系上的投影29
一 维多利亚和格老秀斯29
二 从霍布斯到瓦泰勒32
三 国际社会中的国家权利的观念37
第三节 国际关系中的“个人自然权”45
一 人权的国际保护45
二 人民的权利与国家平等的原则51
第四节“权利”的诉求力58
第三章 人权能超越主权吗?——不干涉内政原则与“普遍性价值”之间的相克75
第一节 绪论75
第二节 跨越国境的活动与不干涉内政的原则79
一 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历史和意义79
二 日益萎缩的国境障壁87
三“普遍性价值”及其实现的艰难91
第三节 人权国际保护的实施措施95
一 人权的国际保护和联合国确保实施的制度95
二 依据人权条约确保实施99
三 依据刑事诉讼程序防止人权侵害103
第四节 填补现行制度缺陷的方法107
一“无私的”第三国的“人道”干涉?107
二 联合国为人道目的所采取的强制措施114
三 干涉的准据框架119
第四章 人权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争执和现行人权标准的关系148
第一节 绪论148
第二节 “普遍性”的范畴149
一 “人权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性质149
二 普遍性与相对性争执的曲折152
三 人权的普遍性起源的质疑155
第三节 人权评价标准的批判性探讨159
一 一些主要人权非政府间组织(NGO)对人权状况的评价159
二 人权状况排位及其争论点173
三《世界人权指南》和人权NGO年刊的争论点178
第五章 对欧美中心主义、自由权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的质疑192
第一节 绪论192
第二节 人权理论的变化及其意义197
第三节 自由权中心主义及其相对化200
一 自由权中心主义及其历史背景200
二 克服自由权中心主义的新动向205
三 作为实现人权手段的司法权的相对化213
四 人权的重新分类220
五 人权的相互依存223
第四节 个人中心主义与对其克服的探索227
第六章 人权的普遍化与非欧美各国254
第一节 绪论254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相对性人权观念的争论255
一 主权国家、民族文化和人权255
二 不干涉内政原则和人权260
三 国际人权文件的文明相容的性质和社会权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266
四 人权的普遍性与发展中国家的任务271
第三节 国际人权保护与日本276
一 日本对国际人权的关心276
二 日本的国际人权观的不足和可能性285
三 从文明相容的人权观的考察291
第七章 文明相容的人权观的探索315
第一节 绪论315
第二节 人权的手段性机能及其意义320
一 作为现代人之基本价值防卫手段的人权320
二 克服人权崇拜的必要性326
第三节 对提供人权基础的多种宗教和文化的探求330
一 由个别文化和宗教提供人权基础的必要性330
二 美国的支配性文化和为适合国际人权而对其重新解释的必要性334
三 对支配性文化和宗教进行重新解释的普遍的必要性340
四 有生命力的文化和宗教与人权的基础345
第四节 国际人权规范与依据文明相容人权观的矫正348
一 国际人权规范与文明相容的人权观348
二 文明相容视点的意义360
后记381
译者的话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