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 厉以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8140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转型经济-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 论 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1

一、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实现双重转型1

二、继续以体制转型带动发展转型5

三、双重转型中的结构调整8

四、双重转型中,宏观调控应以微调和预调为主11

第一章 产权界定的重要性16

第一节 经济非均衡和市场主体的确定16

一、两类经济非均衡的提出16

二、产权改革迄今取得的成绩18

三、有待于继续推进的产权改革问题21

四、中国经济非均衡的现状24

第二节 土地确权: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启动26

一、土地确权的重大意义26

二、土地确权,保障农民权益27

三、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29

四、重新丈量土地后耕地面积的增加31

五、土地确权和农民收入增长32

六、进一步展开土地流转工作时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四个问题34

第三节 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回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39

一、中国双重转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重新构造微观经济基础39

二、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份制的第二次改革41

三、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被调动:资本市场作用的初步显示43

四、中国的技术突破依赖于资本市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45

五、中国迫切需要新型企业家49

第二章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协调发展52

第一节 国有资本体制改革52

一、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52

二、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的迫切性54

三、国有资本配置体制改革的设想56

四、两个层次的国有资本体制各自的社会责任59

五、国有资本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广阔的合作前景62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和体制转型64

一、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64

二、从产权保护方面来分析民营企业的困难66

三、怎样化解民营企业面临的上述困难67

四、民营企业的体制转型71

五、从小业主意识到现代企业家理念74

第三节 金融改革的深化77

一、金融改革的目标77

二、关于利率市场化80

三、关于“草根金融”的发展84

四、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小额贷款业务的经验86

第三章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89

第一节 论实体经济的回归89

一、实体经济回归的含义89

二、为什么资金会退出实体经济领域90

三、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转入虚拟经济领域的严重后果93

四、回归实体经济的基本对策96

第二节 消费需求的创造:扩大内需的核心问题102

一、扩大民间消费的迫切性102

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民间消费的影响103

三、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需要一个过渡阶段106

四、消费品市场的相对稳定性和易变性107

五、消费需求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110

第三节 从林权制度改革看生态文明建设114

一、“迟到的改革”114

二、林下经济的发展118

三、林业合作社的前景121

四、国有林场改革的一种探索:“一场两制”124

第四章 宏观经济调控128

第一节 当前宏观调控应重在微调128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128

二、稳中求进和结构调整131

三、经济低碳化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以微调为主要措施133

四、宏观经济调控应符合中国国情136

第二节 不同的失业类型和不同的对策140

一、双重转型期间中国就业问题的特殊性140

二、总量失业及其对策142

三、结构性失业及其对策144

四、个人职业选择性失业及其对策145

五、中国失业问题的长期性147

六、关于二元劳工市场149

第三节 不同的通货膨胀类型和不同的对策152

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策152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策154

三、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策157

四、现阶段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综合型的,要采取综合的对策159

五、应对通货膨胀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162

第四节 关于国家外汇储备安全的思考165

一、关于外汇储备下降问题165

二、关于外汇储备贬值问题168

三、对于外汇储备安全的进一步研究169

第五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72

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172

一、三种资本概念: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173

二、二次分配的作用177

三、能人外迁和弱者沉淀178

四、今后谁来种田179

第二节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以初次分配改革为重点182

一、收入的初次分配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性调节182

二、在初次分配改革中需要解决哪些难题185

三、初次分配改革的建议189

四、一种设想:让人力资本投入者也能分享利润194

第三节 二次分配改革的要点195

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195

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过程中要注意到福利刚性的存在199

三、二次分配中的税收调节手段200

第六章 城镇化205

第一节 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205

一、传统城市化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205

二、老城区的改造207

三、新城区的规划209

四、农村新社区的建设和转化210

五、在城镇化过程中,持续的公共设施经费主要来自何处216

第二节 深入剖析城镇化过程中的疑难问题217

一、关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217

二、缓解城镇住房紧张问题的基本途径220

三、再谈以增加供给为主的缓解城镇住房紧张问题的思路223

四、城镇化和减贫脱贫之间的关系226

五、户籍一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29

第三节 关于牧区的城镇化231

一、牧区城镇化所遇到的困难231

二、沙化牧场牧民迁移的启示233

三、牧区的市场化和社会服务化:牧区城镇化的两大参考指标236

四、牧区如何增加城镇人口239

第四节 关于林区的城镇化242

一、林区城镇化和牧区城镇化的比较242

二、林区和牧区现有城镇的产生、发展过程245

三、国有林场今后的城镇化将以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246

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集体林区的城镇化249

五、林区城镇化将大大促进双向城乡一体化的实现250

第七章 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253

第一节 创意、创新、创业253

一、创意、发明和创新253

二、发明、创新、创业都需要有合适的制度环境255

三、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257

四、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前景260

五、扬我所长,避我所短,迎接挑战262

第二节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265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次发达地区发展的契机265

二、次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分析267

三、次发达地区怎样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270

四、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275

第三节 新优势和新红利的创造277

一、如何看待原有红利的消失277

二、从旧人口红利走向新人口红利278

三、从旧资源红利走向新资源红利282

四、从旧改革红利走向新改革红利285

五、优势和红利都来自创造287

第八章 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责任289

第一节 信誉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289

一、经济学中的社会资本概念289

二、社会资本和信誉291

三、社会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293

四、社会资本是可以创造的295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资本的延伸298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分析298

二、企业盈利目标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统一302

三、从“社会人”的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304

四、社会资本的延伸307

代结束语 中国道路和发展经济学的新进展309

一、发展经济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经济体制之争310

二、中国的发展经济学实质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经济学312

三、中国道路最重要的经验在于: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让人民得到实惠,才能实现双重转型316

后 记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