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据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一云,王新清主编;严端副主编;陈一云,汪建成,严端,唐永禅,李宝岳,王新清,孙远,李训虎,赵旭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1850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证据-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据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3
第一章 证据学概述3
第一节 证据学的研究对象3
第二节 证据学的体系5
第三节 证据学的研究方法6
第四节 证据学与近邻部门法学7
第五节 证据学与诉讼任务10
第一编 史论15
第二章 外国主要证据制度的沿革15
第一节 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概述15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演变15
第三节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演变24
第四节 当代世界各国证据制度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30
第三章 旧中国证据制度的沿革32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证据制度32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证据制度34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证据制度46
第四章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创立和发展48
第一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概述48
第二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特点54
第三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57
第二编 总论61
第五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61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61
第二节 证据的“法律性”或“合法性”问题64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67
第六章 证明任务69
第一节 诉讼证明的概念69
第二节 证明任务69
第三节 定案证据必须确实、充分71
第七章 证明对象77
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和研究的意义77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78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84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88
第五节 关于证据事实是否证明对象90
第六节 诉讼中的免证事实92
第八章 证明责任98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98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承担103
第九章 推定110
第一节 推定的概念和意义110
第二节 推定的适用113
第三节 无罪推定114
第十章 证据的分类119
第一节 证据的分类概述119
第二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120
第三节 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本证与反证121
第四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124
第五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126
第十一章 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130
第一节 我国诉讼中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130
第二节 贯彻执行运用证据的原则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36
第十二章 收集证据139
第一节 收集证据概述139
第二节 收集证据的主体142
第三节 司法机关收集证据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45
第四节 证据的保全149
第十三章 审查判断证据151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151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重心和诸方面153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一般方法158
第四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63
第五节 形式逻辑在审查判断证据中的运用166
第三编 分论171
第十四章 物证171
第一节 物证的概念和意义171
第二节 物证的收集、固定和保管174
第三节 物证的审查判断177
第十五章 书证181
第一节 书证的概念和意义181
第二节 书证的分类184
第三节 书证的收集和保管186
第四节 书证的审查判断188
第五节 外国关于书证的理论和立法190
第十六章 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192
第一节 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概述192
第二节 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的种类196
第三节 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201
第十七章 证人证言212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概念和意义212
第二节 证人的特点和不能充当证人的人214
第三节 证人的权利和义务220
第四节 对证人的询问228
第五节 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234
第十八章 刑事被害人陈述239
第一节 刑事被害人陈述的概念和意义239
第二节 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242
第三节 对刑事被害人的询问和对其陈述的审查判断249
第十九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254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意义254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可采性259
第三节 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讯问261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265
第二十章 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陈述271
第一节 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的概念和意义271
第二节 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的分类与当事人的承认274
第三节 对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询问和对其陈述的审查判断280
第二十一章 鉴定意见283
第一节 鉴定的概念和种类283
第二节 鉴定意见的概念和意义285
第三节 我国的司法鉴定机制、鉴定人及其权利和义务290
第四节 司法鉴定原则及程序291
第五节 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294
第二十二章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298
第一节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概念和意义298
第二节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制作301
第三节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审查判断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