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纵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纵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94735.jpg)
- 谢秉正主编;田景熙,杜成章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537161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纵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战略1
1.1 智慧城市基本概念1
1.1.1 智慧城市定义的探讨1
1.1.2 智慧城市建设涵盖和研究范围4
1.1.3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7
1.2 智慧城市建设的属性13
1.2.1 智慧城市建设社会性属性13
1.2.2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性属性16
1.2.3 智慧城市建设特征的属性21
1.3 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24
1.3.1 智慧城市建设的前瞻意义24
1.3.2 智慧城市的实用意义26
1.3.3 智慧城市的时代意义27
1.3.4 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28
1.4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原则与策略32
1.4.1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33
1.4.2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33
1.4.3 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38
1.5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45
1.5.1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任务和原则45
1.5.2 智慧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关系47
1.5.3 智慧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48
1.5.4 智慧城市建设的阶段性51
1.6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与指标体系56
1.6.1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内容及解读56
1.6.2 《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内容及解读61
1.6.3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力推动67
1.7 智慧城市应用系统构建69
1.7.1 智慧政务70
1.7.2 智慧交通72
1.7.3 智慧城管74
1.7.4 智慧商务78
1.7.5 智慧企业80
1.7.6 智慧医疗81
1.7.7 智慧能源86
1.7.8 智慧建筑90
1.7.9 智慧社区93
1.7.10 智慧环保94
1.7.11 智慧物流95
1.7.12 智慧旅游99
1.8 智慧城市发展之路102
1.8.1 智慧城市建设与“金卡”工程102
1.8.2 智慧城市的绿色发展105
1.8.3 智慧城市的低碳经济106
1.8.4 信息化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107
1.8.5 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108
1.9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112
1.9.1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112
1.9.2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116
1.9.3 与时俱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124
第二篇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127
2.1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概述127
2.1.1 智慧城市技术发展依托理论体系128
2.1.2 智慧城市发展愿景129
2.1.3 智慧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129
2.1.4 编写本篇章节安排说明131
2.1.5 本章编写的目的131
2.2 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演变131
2.2.1 智慧城市发展目标132
2.2.2 智慧城市技术实施要点135
2.2.3 智慧城市运作的基本形式136
2.2.4 电子政务工作模型举例136
2.2.5 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137
2.3 智慧城市的需求规划138
2.3.1 需求总体设计的概念138
2.3.2 智慧城市需求总体设计的必要性139
2.3.3 “需求总体设计”是智慧城市发展到战略阶段的客观需要140
2.3.4 需求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140
2.3.5 需求总体设计的开发方法141
2.3.6 研究需求总体设计技术,提高系统可用性142
2.3.7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143
2.4 智慧城市技术发展规划144
2.4.1 智慧城市技术发展规划144
2.4.2 城市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144
2.4.3 会聚技术是智慧城市技术发展规划核心技术145
2.4.4 会聚技术在智慧城市应用方面前景探讨151
2.4.5 本章后记154
2.5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的制订154
2.5.1 系统规划概述154
2.5.2 系统规划的作用155
2.5.3 编制系统规划的思路和步骤155
2.5.4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方法论159
2.5.5 系统目标分析和确定161
2.5.6 智慧城市应用体系规划162
2.5.7 智慧城市运营体系规划163
2.5.8 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163
2.5.9 系统经费概算165
2.5.10 加强智慧城市系统规划设计,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165
2.5.11 系统规划阶段成果166
2.6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概述166
2.6.1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166
2.6.2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必须作好顶层设计167
2.6.3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概述169
2.6.4 项层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72
2.6.5 小结173
2.7 智慧城市的项目实施173
2.7.1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方案概述173
2.7.2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指导方针175
2.7.3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77
2.7.4 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180
2.7.5 项目运行管理182
2.7.6 技术培训183
2.8 智慧城市系统评价184
2.8.1 评价原则185
2.8.2 AHP的应用领域186
2.8.3 决策的概念186
2.8.4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的评价187
2.9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编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88
2.9.1 处理好智慧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关系188
2.9.2 处理好规划、建设和考核有关问题188
2.9.3 处理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分步卖施规划的关系190
2.10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编制思路举例191
2.10.1 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思路191
2.10.2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的基础191
2.10.3 智慧城市系统规划举例193
2.10.4 小结193
第三篇 智慧城市的三大技术支撑体系194
3.1 核心技术194
3.1.1 移动互联网194
3.1.2 物联网207
3.1.3 云计算210
3.2 关键技术214
3.2.1 城市光网214
3.2.2 无线宽带网(3G网)215
3.2.3 高性能计算技术223
3.3 重要技术239
3.3.1 建模与仿真技术239
3.3.2 安全技术243
3.3.3 应用技术247
第四篇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248
4.1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概述248
4.1.1 从智慧城市定义看信息整合的重要性248
4.1.2 智慧城市的信息资源层级架构248
4.1.3 各级资源之间的转换关系250
4.1.4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特性251
4.2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架构252
4.2.1 智慧城市的规范资源模型252
4.2.2 智慧城市的公共数据资源载体253
4.2.3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架构254
4.3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建设目标255
4.3.1 城市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目标255
4.3.2 城市信息资源建设的战术目标255
4.4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活动与职能256
4.4.1 城市数据管理的责任体系256
4.4.2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与职能257
4.4.3 智慧城市数据资源管理的配套要素265
4.5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活动的细化与性质分类266
4.5.1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活动的细化266
4.5.2 各类活动性质分类270
4.6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管理的角色270
4.6.1 管理角色与职能类型271
4.6.2 组织角色与职能类型273
4.7 智慧城市的数据管理供需关系274
4.7.1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供给者274
4.7.2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的消费者275
4.7.3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参与者275
4.8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的工具、输入、输出与测量等276
4.8.1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工具276
4.8.2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输入277
4.8.3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输出278
4.8.4 智慧城市数据管理测量指标279
4.8.5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软件280
4.9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的内容分类280
4.9.1 城市信息资源分类280
4.9.2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标准281
4.9.3 构建基于COFOG的城市信息分类体系283
4.9.4 国际标准与国家职能和行业分类标准的对照286
4.9.5 智慧城市服务分类体系289
4.9.6 信息资源分类目录扩展原则296
4.10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基础构架314
4.10.1 概述314
4.10.2 标准依据314
4.10.3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与代码315
4.10.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表316
4.10.5 城市基础物件数据的构建327
4.10.6 其他信息要素需求的领域架构331
4.11 智慧城市对象描述与标识数据资源332
4.11.1 城市对象描述与标识数据资源332
4.11.2 EPC体系的应用333
4.12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中的主数据和参考数据340
4.12.1 概述340
4.12.2 主数据340
4.12.3 参考数据345
4.12.4 主数据和参考数据的关联与管理346
4.13 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中的元数据管理349
4.13.1 元数据概述349
4.13.2 智慧城市元数据的功能350
4.13.3 智慧城市元数据分类352
4.13.4 智慧城市元数据资源架构359
4.13.5 智慧城市元数据战略361
4.13.6 智慧城市元数据管理362
4.13.7 智慧城市元数据管理活动的推行377
4.13.8 元数据注册系统内容380
4.13.9 元数据质量测试382
4.13.10 扩展元数据383
第五篇 智慧城市建设依据、范例及展望385
5.1 智慧江苏编制依据及内容385
5.1.1 绪言385
5.1.2 智慧江苏建设内容390
5.1.3 智慧江苏——都市圈建设415
5.1.4 智慧苏州418
5.1.5 智慧泰州430
5.1.6 智慧扬州432
5.1.7 智慧南通433
5.1.8 智慧常州434
5.1.9 智慧无锡435
5.1.10 南京河西智慧新城438
5.1.11 智慧盐城城南新区440
5.1.12 智慧江苏建设措施441
5.2 智慧武汉政府公用事业子云系统及物联网应用工程446
5.2.1 绪言446
5.2.2 城市发展目标449
5.2.3 建设架构和支撑技术449
5.2.4 主要建设内容454
5.2.5 效益分析491
5.3 智慧宁波建设规划491
5.3.1 宁波市发展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492
5.3.2 宁波市发展智慧城市面临的形势495
5.3.3 智慧宁波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497
5.3.4 宁波“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498
5.4 智慧城市建设未来与展望511
5.4.1 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512
5.4.2 “智慧城市”建设前景和必须把握的问题514
5.4.3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及未来516
参考文献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