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因工程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因工程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95180.jpg)
- 冯国红主编;杨慧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4145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人因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因工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1
1.1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1
1.1.1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1
1.1.2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1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2
1.2.1 萌芽时期2
1.2.2 正式形成时期2
1.2.3 飞速发展时期3
1.3 人因工程学的内容及应用3
1.3.1 人因工程学的内容3
1.3.2 人因工程学的应用5
1.4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6
1.5 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7
阅读与思考7
习题7
第2章 人体测量8
2.1 人体测量概述8
2.1.1 人体测量的分类8
2.1.2 人体测量的条件8
2.2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9
2.2.1 我国成年人的人体结构(静态)尺寸9
2.2.2 我国成年人的人体功能(动态)尺寸13
2.3 影响人体尺寸的因素14
2.4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15
2.4.1 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指标15
2.4.2 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17
阅读与思考19
习题19
第3章 人的信息处理21
3.1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21
3.1.1 唐德斯的减法模型21
3.1.2 威尔福德的单通道模型21
3.1.3 布若苯特的过滤模型22
3.1.4 克尼曼的单资源模型23
3.1.5 维肯斯的多资源模型23
3.1.6 斯克雷德和雪佛瑞的控制与自动过程理论23
3.1.7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24
3.2 感觉通道25
3.2.1 视觉25
3.2.2 听觉28
3.3 中枢信息处理29
3.3.1 决策29
3.3.2 记忆30
3.3.3 注意32
3.4 反应执行34
3.4.1 操作运动的类型34
3.4.2 操作运动的速度34
3.4.3 操作运动的准确性35
阅读与思考37
习题38
第4章 作业环境39
4.1 照明环境39
4.1.1 光的度量39
4.1.2 照明的影响39
4.1.3 工作场所的照明设计41
4.2 噪声环境43
4.2.1 声音的度量43
4.2.2 噪声的来源及其对人的影响47
4.2.3 噪声标准48
4.2.4 噪声的控制49
4.3 微气候环境50
4.3.1 微气候环境基本要素50
4.3.2 人体的热交换与平衡51
4.3.3 微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56
4.3.4 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58
4.4 色彩环境59
4.4.1 颜色与色觉59
4.4.2 颜色的表示方法63
4.4.3 颜色对人的影响65
4.4.4 色彩的应用68
4.5 振动环境71
4.5.1 振动及其分类71
4.5.2 振动变量72
4.5.3 人体对振动频率的反应72
4.5.4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72
4.5.5 振动对工效的影响73
4.5.6 振动的评价与控制74
4.6 空气环境75
4.6.1 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75
4.6.2 几种现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76
4.6.3 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76
阅读与思考77
习题78
第5章 工作地设计79
5.1 工作地设计概述79
5.1.1 工作地设计的含义与内容79
5.1.2 工作地设计的影响79
5.1.3 工作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80
5.2 工作面高度的设计81
5.2.1 立姿时的工作面高度81
5.2.2 坐姿时的工作面高度83
5.2.3 坐立交替时的工作面高度84
5.3 活动空间的设计84
5.3.1 垂直面工作空间84
5.3.2 水平面工作空间85
5.4 座椅的设计87
5.4.1 座椅的功能87
5.4.2 座椅的基本类型88
5.4.3 座椅的优缺点88
5.4.4 座椅的设计90
阅读与思考92
习题92
第6章 显示器设计93
6.1 显示器设计概述93
6.1.1 显示器的定义及特征93
6.1.2 显示器的分类93
6.1.3 显示器的设计原则94
6.2 仪表显示的设计95
6.2.1 仪表的类型及特点95
6.2.2 仪表的刻度盘97
6.3 信号显示的设计103
6.3.1 信号显示的特征103
6.3.2 信号灯的设计103
6.4 荧光屏显示的设计105
6.4.1 荧光屏的显示特征105
6.4.2 目标状态对显示的影响105
6.4.3 屏面的形状与尺寸106
6.5 标志符号的设计107
6.5.1 标志符号的特征和要求107
6.5.2 标志符号的知觉特点107
6.5.3 标志符号的文字信息108
6.6 听觉信息显示的设计108
6.6.1 音响及报警装置108
6.6.2 听觉显示器的优点及缺点109
6.6.3 听觉信息显示设计的基本原则110
阅读与思考111
习题111
第7章 控制器设计112
7.1 控制器的分类112
7.2 控制器的设计要求113
7.2.1 控制器的编码113
7.2.2 控制器的外形结构115
7.2.3 控制器的操作阻力116
7.2.4 控制器的偶发启动117
7.3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117
7.3.1 手动控制器的设计117
7.3.2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119
7.4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120
7.4.1 累积损伤疾病及其原因120
7.4.2 与手有关的累积损伤疾病121
7.4.3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122
阅读与思考124
习题125
第8章 工作负荷与疲劳126
8.1 体力劳动126
8.1.1 体力劳动及其影响126
8.1.2 体力劳动强度的衡量126
8.1.3 体力劳动效率129
8.1.4 静负荷132
8.1.5 体力劳动的安排与应用134
8.2 脑力劳动138
8.2.1 脑力负荷及其影响138
8.2.2 脑力负荷的测量140
8.3 疲劳146
8.3.1 疲劳的产生146
8.3.2 疲劳的分类147
8.3.3 疲劳产生的原因149
8.3.4 疲劳的测定149
8.3.5 减轻疲劳的途径152
8.4 提高作业能力的措施155
8.4.1 减弱脑力疲劳155
8.4.2 合理用力156
8.4.3 消除工作单调感157
8.4.4 避免心理因素的不良影响157
8.4.5 改善人机界面157
8.4.6 加强锻炼和培训157
阅读与思考158
习题158
第9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159
9.1 事故的特性和危害性159
9.1.1 事故的含义159
9.1.2 事故的特性159
9.1.3 事故的危害159
9.2 人机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评价160
9.2.1 系统安全分析160
9.2.2 事故树分析法160
9.2.3 安全评价165
9.3 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166
9.3.1 事故原因分析166
9.3.2 事故预防168
阅读与思考170
习题170
第10章 人因工程学的应用171
10.1 人因工程学与汽车171
10.1.1 汽车交通事故与人的作业研究171
10.1.2 汽车的人机系统设计173
10.1.3 交通系统的改善177
10.2 人因工程学与机床178
10.2.1 机床整机人因工程学设计179
10.2.2 高技术机床的人因工程学研究180
10.2.3 机床的人机界面设计180
10.3 人因工程学与舒适生活181
10.3.1 日用工业品设计181
10.3.2 室内设计184
10.4 人因工程学与建筑环境187
10.4.1 人与空间188
10.4.2 建筑环境的研究189
10.5 某市区公路交通事故的人因工程学分析190
10.5.1 某市区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190
10.5.2 交通事故预防分析193
10.6 自行车设计中的人因工程学分析194
10.6.1 人-自行车系统195
10.6.2 影响自行车性能的人体因素195
10.6.3 自行车车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196
10.6.4 自行车靠背的分析、设计与改进198
10.6.5 自行车车把的分析、设计与改进199
《人因工程学》实验指导书201
实验一 人体测量201
实验二 听觉辨别202
实验三 记忆广度测试204
实验四 学习迁移测试207
实验五 注意分配测试209
实验六 反应时间测定212
实验七 动作判断测试214
实验八 动觉方位辨别216
实验九 微气候环境测定218
实验十 环境照明测定220
实验十一 环境噪声测定222
实验十二 动强度测定226
实验十三 工作疲劳测定229
参考文献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