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精要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精要 第3版
  • (美)卡里夫著;胡大一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7547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精要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概述1

第一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3

初始分类4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7

临床综合征7

流行病学资料7

临床表现7

分类7

心电图7

病理生理7

处理措施8

预后8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ACS)9

临床综合征9

流行病学资料9

临床表现9

分类9

心电图9

病理生理9

处理措施10

预后10

第二部分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11

第二章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和评估13

诊断14

症状14

典型表现14

不典型表现14

无痛性心肌梗死14

心电图14

ST段改变14

心电图演变15

左束支传导阻滞15

后壁心肌梗死16

起搏心率16

正常心电图16

心脏标志物16

肌酸激酶-MB18

心肌肌钙蛋白(T/I)18

肌红蛋白18

第三章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处理概况19

再灌注疗法20

溶栓疗法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vs.溶栓疗法2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vs.支架29

直接PCI前辅助溶栓和抗凝治疗29

建议29

一般措施31

急诊31

早期住院治疗31

晚期住院(>24小时)治疗33

出院后处理措施33

第四章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介入处理措施39

初始支架置入术与球囊成形术(PTCA)40

随机试验40

建议40

PCI的辅助药物治疗43

术前药物治疗43

术中药物治疗44

操作技术46

技术细节46

PCI的缺点46

心源性休克的初始PCI术4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47

第五章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溶栓治疗49

溶栓治疗的概况50

治疗的主要目标50

时间依赖性获益52

溶栓治疗的局限性53

溶栓药物的选择54

辅助抗凝治疗58

溶栓治疗并发症的处理60

小出血(穿刺点、口腔、鼻)60

大出血(胃肠道、颅内)60

发热60

低血压60

皮疹61

过敏反应61

寒颤61

再灌注心律失常61

溶栓后(PCI)62

溶栓治疗失败的补救PCI62

无症状患者溶栓治疗成功后即刻行PCI治疗63

无症状患者溶栓治疗成功后择期(1~7天)行PCI治疗63

无症状患者在溶栓治疗失败后对狭窄血管行择期PCI64

溶栓治疗后出现再缺血行PCI64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其他方法64

全剂量溶栓治疗联合GPⅡb/Ⅲa抑制剂65

低剂量纤溶酶联合GPⅡb/Ⅲa抑制剂65

全剂量的纤维蛋白溶解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66

纤维蛋白溶解联合氯吡格雷66

建议67

第三部分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69

第六章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NSTE-ACS的诊断和评估71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72

诊断72

不稳定型心绞痛72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72

症状73

心电图73

血浆心脏标志物74

其他辅助检查75

危险分层76

第七章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治疗综述77

急诊科处理措施78

根据危险分层对NSTE-ACS进行早期处理82

住院治疗措施83

出院后措施84

第八章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介入治疗87

早期有创性治疗vs早期保守——血运重建88

早期试验88

FRISC-288

TACTICS-TIMI 1888

其他试验90

支架vs PTCA91

GPⅡb/Ⅲa抑制剂和PCI92

冠状动脉搭桥术93

建议93

第九章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抗血小板,抗凝血和降脂治疗95

阿司匹林96

概况96

剂量96

氯吡格雷96

概况96

在NSTE-ACS中的应用97

氯吡格雷的其他用途99

安全性100

普拉格雷101

概况101

在接受PCI术的中-高危ACS患者中的应用101

其他P2Y12抑制剂102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103

概况103

作用机制105

对预后的影响105

抑制剂种类107

NSTE-ACS用药指征108

安全问题108

尚未解决的问题111

低分子肝素(LMWH)111

概况111

低分子肝素vs普通肝素111

适应证与禁忌证114

剂量114

监测115

并发症115

推荐和尚未解决的问题116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116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119

第十章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特殊患者群体(NSTE-ACS)121

第四部分 非药物疗法,监测和危险分层125

第十一章 非药物治疗和监测技术12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药物治疗和监测技术128

转运至可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单位128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128

成功溶栓治疗后即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9

溶栓治疗失败行挽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9

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0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132

临时心脏起搏器,预防方法132

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性132

永久性起搏器133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33

肺动脉导管术134

动脉内压力测量135

第十二章 心肌梗死后危险分层137

危险分层模式139

负荷试验139

起声心电图139

动态(Holter)心电图监护仪140

电生理学(EP)研究140

心肌梗死后心脏导管术140

第五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143

第十三章 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145

窦性心搏过速146

概述146

心电图特征146

治疗146

窦性心搏过缓146

概述146

心电图特征147

治疗147

窦性停歇/停搏147

概述147

心电图特征147

治疗148

心房扑动148

概述148

心电图特征148

治疗149

心房颤动149

概述149

心电图特征149

治疗150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150

概述151

心电图特征151

治疗151

心室性心动过速151

概述151

心电图特征151

治疗152

心室颤动152

概述152

心电图特征153

治疗153

Ⅰ°房室传导阻滞154

概述154

心电图特征154

治疗154

Ⅱ°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Ⅰ型(文氏型)154

概述154

心电图特征155

治疗155

Ⅱ°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155

概述155

心电图特征155

治疗156

Ⅲ°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心脏传导阻滞)156

概述156

心电图特征156

治疗157

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157

概述157

心电图特征157

治疗158

右束支传导阻滞158

概述158

心电图特征158

治疗158

左束支传导阻滞159

概述159

心电图特征159

治疗159

双束支传导阻滞或者交替性束支传导阻滞159

概述及心电图特征159

治疗160

第十四章 缺血和机械性并发症161

溶栓治疗失败162

概述162

治疗162

左心室室壁瘤162

概述162

诊断162

并发症162

治疗162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163

概述163

诊断163

治疗163

左心室功能障碍(急性心力衰竭)163

概述163

表现166

治疗166

预后167

左心室血栓167

概述167

治疗168

二尖瓣反流:乳头状肌/腱索断裂168

概述168

表现168

诊断168

治疗168

预后168

二尖瓣反流:乳头状肌缺血169

概述169

表现169

诊断169

治疗169

急性心包炎169

概述169

表现169

治疗169

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170

概述170

表现170

治疗170

复发性缺血/梗死170

概述170

治疗170

再梗死171

概述171

治疗171

右心室梗死171

概述171

表现171

诊断171

治疗171

预后172

心脏破裂172

概述172

表现172

治疗172

预后172

心源性休克173

概述173

表现173

治疗173

预后173

室间隔缺损(VSD)174

概述174

表现174

诊断174

治疗174

预后174

重症抑郁174

概述174

治疗175

第六部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误区177

第十五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误区179

误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延迟181

误区:失于考虑患者胸痛的非缺血性原因181

误区:缺乏胸痛时未能识别急性心肌梗死181

误区:胸痛时初始心电图无ST段抬高的患者未能监测系列心电图181

误区:下壁心肌梗死时没有检查右侧心电图以识别右心室梗死182

误区:再灌注治疗启动延迟182

误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使用欠充分183

误区: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使用欠充183

误区:老年患者再灌注治疗使用欠充分183

误区:为恰当使用肝素,特别是在溶栓疗法中184

误区:风险分层中心脏肌钙蛋白的误用184

误区:失于识别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相关的高危患者184

误区: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高危患者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的使用欠充分185

误区: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的使用欠充分185

误区: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使用欠充分185

误区:急性心肌梗死在试用其它更加有效药物之外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的常规使用186

误区:失于无限期地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7

误区:接受和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早期中止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87

误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治疗期间未能启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188

误区:心肌梗死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预防性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应用欠充分188

误区:失于肾功能使用合适剂量的抗栓药物189

误区:失于与患者定期而系统地讨论戒烟189

误区:失于识别和处理心肌梗死后抑郁状态190

误区:出院时失于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提供心肺康复190

第七部分 药物总结191

第十六章 药物总结19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196

腺苷酸197

醛固酮拮抗剂197

胺碘酮198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s)199

阿司匹林200

阿托品201

β受体阻滞剂,急性201

β受体阻滞剂,慢性202

比伐卢定203

钙离子拮抗剂204

氯吡格雷205

多巴酚丁胺206

多巴胺206

肾上腺素207

溶栓疗法(tPA,rPA,TNK-tPA,链激酶)207

磺达肝癸钠素208

速尿灵209

GPⅡb/Ⅲa抑制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209

肝素,低分子量(LMWH)210

肝素,未分离(UFH)211

利多卡因212

硫酸镁213

硫酸吗啡213

硝酸甘油,急性214

硝酸甘油,慢性215

硝普钠215

氧气216

普拉格雷216

普鲁卡因胺218

他汀类药物(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218

华法林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