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梦 复兴路 卷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卢洁总主编;董振瑞,茅文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1620619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梦 复兴路 卷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1千年变局2
第一节 灿烂5000年的中华文明2
一、从未间断的历史文化传承2
二、“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6
三、“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11
第二节 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15
一、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16
二、通过船帆征服海洋,联结世界20
三、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25
第三节 由盛转衰的逆转国运30
一、“准许在中华帝国东部口岸贸易的时代宣告结束了”30
二、“著书只为稻粱谋”34
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38
02血泪呐喊46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重屈辱46
一、英国国库靠什么来填满46
二、“中国不及日本远甚”52
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57
第二节 救国先行者的早期探索62
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62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67
三、“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71
第三节 封建帝制的终结75
一、“中山先生是四万万人之代表也”75
二、“予三十年如一日之恢复中华、创立民国之志,于斯竟成”80
三、中华复兴之路道阻且长83
03狂飙天落90
第一节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90
一、“德先生”与“赛先生”90
二、“打倒吃人的礼教”94
三、“问题与主义之争”98
第二节 五四风暴的袭来104
一、风暴前夜的秘密外交104
二、火烧赵家楼109
三、“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1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117
一、“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17
二、“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122
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辩”127
04开天辟地134
第一节 “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134
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34
二、党的八个早期组织139
三、从“工人夜校”到“工人俱乐部”145
第二节 “成立一个强固的精密的组织”150
一、从望志路106号到嘉兴南湖150
二、“我党初显身手的重大事件”155
三、“海外奇谈”成为“普遍全中国的政治常识”159
第三节 1922:“中国劳动纪元年”163
一、“高潮的第一怒涛”163
二、将“安源这锅冷水烧热”168
三、壮烈的开滦五矿和京汉铁路大罢工172
05风云翻滚180
第一节 “和平、奋斗,救中国”180
一、李大钊与孙中山的一次长谈180
二、“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184
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89
第二节 “打倒军阀,除列强”194
一、““革命的黄埔”194
二、从五卅运动到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198
三、铁血北伐205
四、工农运动高涨211
第三节 “喊着革命反革命”217
一、从“中山舰事件”到《整理党务决议案》218
二、从“四一二”到“宁汉分裂”222
三、从“七一五”到“宁汉合流”227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十年233
一、“二次北伐”与“东北易帜”233
二、“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238
三、从一党专政到军事独裁统治244
四、从“革命外交”到“新生活运动”250
06星火燎原256
第一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56
一、“武装反抗的第一枪”256
二、“旗号镰刀斧头”261
三、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尝试269
四、在莫斯科郊外举行的中共六大273
第二节 “红旗卷起农奴戟”278
一、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78
二、转战赣南、闽西284
三、开辟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292
第三节 “唤起工农千百万”297
一、“贫农在十二个方面得到利益”297
二、“红旗到底打得多久?”302
三、“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306
第四节 “红军不怕远征难”316
一、血色湘江316
二、生死攸关的转折321
三、“毛主席用兵真如神”326
四、“北上”与“南下”334
07血肉长城346
第一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346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346
二、“宁为玉碎而荣死”353
三、从长城抗战到《塘沽协定》360
四、从“哭谏”到“兵谏”365
第二节 “地无分南北”374
一、“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374
二、“浴血苦战达四月”381
三、血战台儿庄387
四、“中业兴,须人杰”394
第三节 “到敌人后方去”399
一、洛川会议400
二、“红军参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404
三、粉碎“九路围攻”410
四、《论持久战》的发表416
08气壮山河424
第一节 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424
一、“张上将之殉国”424
二、“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427
三、百团大战434
第二节 抗战相持阶段的危机439
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39
二、“沦陷区问题”447
三、转折点——1944455
第三节 夺取抗战的胜利461
一、“赫尔利政策”461
二、“两个会议,两个目标”468
三、“对日寇的最后一战”477
09两种抉择486
第一节 两种命运、两种前途486
一、“桃子该由谁摘?”486
二、和战大计491
三、针尖对麦芒498
第二节 和平建国希望的破灭503
一、“中央来了更遭殃”503
二、马歇尔使华509
三、重庆政协会议前后516
第三节 国共双方的军事斗争522
一、何应钦与陈诚的一场争论523
二、“蒋若全面打来,我必全面抵抗”527
三、拖住“西北王”,消灭“御林军”535
四、“三军出击,经略中原”541
10旭日东升550
第一节 在大变动前夜550
一、“中国要亡在经济总崩溃”550
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555
三、“这一方面正是我们的长处”559
第二节 大决战565
一、大决战前的形势565
二、伟大的战略决战573
三、“宜将剩勇追穷寇”582
第三节 新中国的诞生590
一、“沈阳经验”590
二、“进京赶考”596
三、历史的新纪元601
参考文献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