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4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433640.jpg)
- 徐祥林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4447299X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语文教学-教学研究-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文法讲义5
小序5
第一章 导言7
第一节 文章的元素7
第二节 作文的态度7
第三节 今后的问题8
第二章 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9
第四节 文章的构造9
第五节 文章的体制9
第六节 文章的美质10
第三章 选词11
第七节 词的辨别11
第八节 词的蓄积14
第九节 词的数量15
第四章 造句16
第十节 句的长短16
第十一节 句的骈散17
第十二节 句的张弛17
第十三节 句的宾主18
第十四节 句的断续19
第五章 分段21
第十五节 段的实质21
第十六节 段的形式21
第十七节 附答两个疑问22
第六章 记载文23
第十八节 记载文的旨趣23
第十九节 记载文和绘画及雕刻24
第二十节 记载和观察24
第二十一节 科学的记载文25
第二十二节 文学的记载文25
第二十三节 记载的中心点和停留点26
第七章 纪叙文27
第二十四节 纪叙文的旨趣27
第二十五节 纪叙文与记载文的糅杂和转变27
第二十六节 纪叙文的要素及问题28
第二十七节 纪叙文的主旨29
第二十八节 纪叙的停留点29
第二十九节 主旨和停留点的关系30
第三十节 纪叙文的流动31
第八章 解释文33
第三十一节 解释文的旨趣33
第三十二节 解释文的效用34
第三十三节 解释文的条件34
第三十四节 解释文的组织37
第三十五节 解释文的明晰37
第九章 论辩文39
第三十六节 论辩文的旨趣39
第三十七节 论辩文和记载文纪叙文及解释文39
第三十八节 论题和判断40
第三十九节 引论和解释41
第四十节 证明责任和证据42
第四十一节 证明法式44
第四十二节 论辩文的统一45
第十章 诱导文46
第四十三节 诱导文的趣旨46
第四十四节 诱导文的分布46
第四十五节 诱导文的条件46
第四十六节 关于文体的两件事47
第十一章 文章的美质48
第四十七节 文章美质的意义及种类48
第四十八节 明晰48
第四十九节 遒劲49
第五十节 流畅50
第十二章 余言52
第五十一节 标点52
第五十二节 书法52
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59
序言一59
序言二60
一、提纲61
二、记述之文62
三、记静态之文64
四、记动态之文66
五、记事文70
六、论辩之文73
七、教授法78
文章作法89
序89
绪言90
第一章 作者应有的态度91
第二章 记事文94
第一节 记事文的意义94
第二节 作记事文的第一步95
第三节 材料的取舍和整理96
第四节 记事文的顺序97
第五节 文学的记事文99
第三章 叙事文103
第一节 叙事文的意义103
第二节 记事文和叙事文的混合103
第三节 叙事文的要素105
第四节 叙事文的主想105
第五节 叙事文的观察点107
第六节 观察点的变动111
第七节 叙事文的流动112
第八节 叙事文流动的中止113
第九节 叙事文流动的顺逆114
第四章 说明文116
第一节 说明文的意义116
第二节 说明文的用途和题式116
第三节 说明文的条件117
第四节 条件的省略119
第五章 议论文121
第一节 议论文的意义121
第二节 命题122
第三节 证明123
第四节 演绎法归纳法和类推法124
第五节 续前127
第六节 证据的性质分类129
第七节 各种议论的联络134
第八节 议论文的顺序135
第九节 作驳论的注意136
第六章 小品文139
第一节 小品文的意义139
第二节 小品文在文章练习上的价值141
第三节 小品文练习的机会142
第四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着眼细处145
第五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印象的146
第六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暗示的148
第七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中心149
第八节 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机智150
第九节 实际作例和添削152
第十节 分段与选题155
附录一 作文的基本的态度158
附录二 论记叙文中作者的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的文字161
附录三 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169
语体文作法175
第一篇 语言文字的起源与进化175
第一章 语言文字的起源175
第二章 语言文字的功用与其进化177
第二篇 语体文与文言文179
第一章 语体文与文言文的生命179
第二章 语体文与文言文的对照180
第三篇 文字写作之必要的条件184
第一章 多读小说184
第二章 多读新闻杂志189
第三章 社会科学的常识195
第四章 自然科学的常识200
第五章 外国文字的常识204
第六章 实际生活的体验208
第四篇 文字的要素213
第一章 目的213
第二章 事实217
第三章 语言222
第四章 思想226
第五章 读者230
第五篇 文字的戒律234
第一章 虚伪234
第二章 夸大237
第三章 模仿240
第四章 轻薄242
第五章 阿谀245
第六章 傲慢247
第六篇 文字的质力251
第一章 漂亮251
第二章 生动252
第三章 简劲254
第四章 譬喻257
第五章 重点262
第六章 统一267
第七章 匀称271
第七篇 文字的内容274
第一章 民众的立场274
第二章 斗争的精神278
第三章 丰富的情感282
第四章 深远的意识285
第五章 客观的分析289
第六章 辩证的逻辑294
第七章 超越的想象力301
集体习作实践记308
序308
一、从动机说起310
二、材料商讨过程318
(一)搜集318
(二)整理319
(三)评议321
(四)选择主题325
(五)挑选和排列329
(六)确定大纲329
三、文字商讨过程333
(一)第一句333
(二)起338
(三)承345
(四)转352
(五)合364
(六)脱稿371
(七)文言的翻译375
付印后记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