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饮食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饮食文化
  • 欧时昌,黄艺主编;黄燕群,庞球,徐谦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3869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3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144页
  • 主题词:饮食-文化-中国-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饮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民族饮食文化概念1

第二节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基本状况1

思考与练习2

第一章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3

第一节 民族饮食文化理论3

一、药食同源的辩证观3

二、奇正互变的创造思维4

三、五味调和的境界学说4

四、孔子食道5

第二节 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5

一、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5

二、进食选择的丰富性6

三、菜肴制作的灵活性6

四、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6

五、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6

思考与练习6

第二章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区域性7

第一节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考察7

一、“饮食文化圈”的概念7

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类型7

三、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7

第二节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概况8

一、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8

二、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8

三、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8

四、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9

五、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9

六、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9

七、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9

八、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10

九、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10

十、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10

十一、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10

十二、素食文化圈10

第三节 中国大陆当代流行的“菜品”文化表述法11

一、“帮”的传统表述法11

二、“以地名菜”法的广泛流行11

三、“系”说种种12

思考与练习12

第三章 中国茶文化13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13

一、中国茶文化的起源13

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13

第二节 中国茶艺文化14

一、中国茶的种类14

二、茶器15

三、茶水15

四、茶的烹制与品饮15

第三节 中国茶德与茶道16

一、茶艺与茶道的区别16

二、中国茶德的发展16

三、中国茶道精神17

第四节 茶馆文化18

一、茶馆的形成和发展18

二、茶馆的风格18

思考与练习19

第四章 中国酒文化20

第一节 酒的起源与发展20

一、酒的起源20

二、酒的发展21

第二节 酒人、酒礼、酒道与酒令22

一、酒人22

二、酒礼23

三、酒道24

四、酒令24

第三节 酒旗、匾对、题壁与酒店25

一、酒旗25

二、匾对25

三、题壁25

四、酒店26

第四节 酒文学26

思考与练习27

第五章 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民俗28

第一节 民俗与饮食民俗28

一、民俗28

二、饮食民俗28

第二节 年节食俗28

一、春节食俗28

二、清明食俗29

三、端午节食俗30

四、中秋节食俗31

第三节 居家日常食俗31

一、餐制31

二、食物结构32

三、饮食特点32

第四节 人生仪礼食俗32

一、诞生礼食俗33

二、成年礼食俗33

三、婚嫁礼食俗33

四、寿庆食俗34

五、丧事食俗35

第五节 宗教信仰食俗35

一、佛教食俗35

二、伊斯兰教食俗36

三、基督教食俗37

四、道教食俗37

思考与练习38

第六章 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39

第一节 东北及华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习俗39

一、蒙古族饮食习俗39

二、朝鲜族饮食习俗40

三、达翰尔族饮食习俗41

四、鄂温克族饮食习俗41

五、鄂伦春族饮食习俗41

六、满族饮食习俗41

第二节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习俗42

一、回族饮食习俗42

二、维吾尔族饮食习俗42

第三节 西南及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习俗43

一、藏族饮食习俗43

二、彝族饮食习俗44

三、苗族饮食习俗45

第四节 华东及华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习俗45

一、畲族饮食习俗45

二、壮族饮食习俗46

思考与练习47

第七章 中华民族烹饪和饮食工具使用文化48

第一节 烹饪和饮食工具的历史48

一、陶器时期48

二、青铜器时期49

三、铁器时期50

第二节 烹饪和饮食工具的功能与使用50

一、古代烹饪和饮食工具的功能与应用50

二、现代烹饪和饮食工具的功能与应用55

第三节 烹饪和饮食工具文化的传播70

一、鼎70

二、案71

三、筷子71

思考与练习71

第八章 中华民族传统食品与传统烹调特色72

第一节 中华民族传统食品特色72

一、主食品特色72

二、副食品特色73

第二节 中国传统烹调方法及案例74

一、烧、烤、炙、炮法74

二、煮法74

三、蒸法74

四、炒法75

五、涮法75

第三节 民族特色食品案例76

一、梧州纸包鸡76

二、油香81

三、它似蜜85

四、奶茶86

五、糌粑87

六、五色饭88

思考与练习89

第九章 中国饮食思想90

第一节 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90

一、饮食审美思想的萌芽90

二、饮食和谐美的探求91

三、高层次的饮食审美91

四、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92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不同人群的饮食思想94

一、饕餮贵族的食思想94

二、庶民大众的食思想94

三、清正之士的食思想95

四、本草家的食思想96

五、素食者的食思想96

六、美食家的食思想97

第三节 当代饮食思想特征99

一、由单调向丰富的转变99

二、“吃好”欣慰中的迷失100

三、从文化向文明:进步、绿色、科学的广泛认同101

思考与练习101

第十章 中国传统食礼102

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食礼102

一、中国食礼的起源102

二、孔子认定的食礼103

第二节 封建制时代的食礼105

一、分餐与合食105

二、宴客的延请礼仪与请柬106

三、筵宴座次107

四、进食礼仪109

第三节 近现代宴席礼仪111

一、近代中国上层社会宴席礼仪111

二、现代宴席礼仪113

思考与练习117

第十一章 多向交流中的中国饮食文化118

第一节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内的交流118

一、食物原料与食品品种的互通有无118

二、民族饮食文化的趋同119

三、历史上各民族间的饮食文化交流——茶、豆腐、烟草、面条、饺子119

四、中国历史上一统政权国家形态下各民族间饮食文化交流的特点120

第二节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121

一、张骞“凿空”与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交流122

二、释教弘法与求法事业中的中外饮食文化交流123

三、“贡使”与商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使者125

四、“郑和下西洋”与中外饮食文化交流126

五、传教士:沟通中西饮食文化的桥梁126

六、华侨:庞大的中华饮食文化海外传承群体126

第三节 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12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众饮食生活127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众饮食生活128

三、中国饮食文化21世纪走向129

思考与练习129

参考文献1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