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井涌水量分析预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矿井涌水量分析预测
  • 张勇,高文龙,赵云云,李俊付,路明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9475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矿井涌水量-测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矿井涌水量分析预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1

第一节 岩土中的地下水1

一、空隙的概念1

二、水的赋存形式2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3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3

二、水循环的分类和意义4

第三节 岩土的水理性质4

第二章 地下水的分类6

第一节 透水层、含水层(带)、隔水层6

一、地下水的分类6

二、按照埋藏条件划分6

三、按照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划分8

四、组合类型10

第二节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11

一、地下水的补给11

二、地下水的排泄12

三、地下水的径流12

第三节 控水构造及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13

一、控水构造13

二、水文地质单元16

第三章 地下水渗流理论基础19

第一节 渗流基本概念19

一、水在岩石、土壤空隙中的渗流19

二、贮水率和贮水系数20

三、地下水的水头和水力梯度20

四、稳定流与非稳定流20

第二节 地下水的运动特征21

一、地下水运动特点21

二、水流类型22

第三节 渗流基本定律23

一、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23

二、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T23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25

第一节 井的类型25

一、地下水动力学计算中井的类型25

二、井流的一般特征26

第二节 地下水向河渠间的运动26

一、河渠间潜水的稳定运动26

二、公式的讨论与应用28

三、水平集水建筑物28

四、潜水的辐射流运动30

五、河渠间承压水的稳定运动31

六、承压水的辐射流运动33

第三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34

一、地下水稳定运动基本条件及假设条件34

二、地下水向承压井的稳定运动35

三、地下水向潜水井的稳定运动36

四、地下水向承压-潜水井的稳定运动38

第四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38

一、承压含水层完整井流38

二、潜水含水层完整井流40

第五节 地下水向边界附近井的运动42

一、镜像法原理42

二、直线边界附近的井流42

三、象限含水层45

第五章 水文地质试验47

第一节 抽水试验及资料整理47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47

二、抽水试验的分类47

三、抽水孔的布置要求49

四、观测孔的布置要求50

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50

六、大口径孔组(群孔)抽水试验52

七、抽水试验资料的整理52

第二节 根据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55

一、根据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K55

二、根据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影响半径R68

三、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69

第三节 放水试验73

一、试验目的73

二、放水试验工作73

三、资料整理74

第四节 连通试验74

一、连通试验的目的74

二、试验段(点)的选择原则75

三、连通试验的方法和要求75

四、资料整理75

第六章 矿井涌水的来源及分类76

第一节 矿井涌水的来源76

一、大气降水76

二、地表水76

三、地下水77

四、采空区积水77

五、断层水78

第二节 矿井充水通道分析78

一、孔隙79

二、构造裂隙79

三、溶隙79

四、人工通道79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主要影响因素79

一、水文地质条件80

二、大气降水82

三、地表水83

四、地下水83

五、矿井边界条件84

第四节 矿床含水层水文地质分类84

一、按勘探类型划分84

二、按矿体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充水方式划分85

三、按勘探的复杂程度划分86

四、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划分86

第七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88

第一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内容88

第二节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特点88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步骤89

一、建立水文地质模型89

二、选择计算方法与相应的数学模型90

三、计算数学模型与评价预测结果91

第四节 水文地质比拟法91

一、富(含)水系数法91

二、单位涌水量比拟法92

第五节 Q-s曲线方程外推法93

一、Q-s曲线类型93

二、判别Q-s曲线类型的方法95

三、竖井涌水量的换算96

四、层流与紊流的区分96

第六节 相关(回归)分析法97

一、原理与应用条件97

二、实例与计算方法97

第七节 水均衡法98

一、适用条件98

二、方程式99

第八节 解析法100

一、裘布依稳定流计算矿井涌水量101

二、泰斯非稳定流计算矿井涌水量108

三、考虑越流补给的矿坑涌水量计算110

第八章 露天矿涌水量预测111

第一节 解析法111

一、大井法111

二、露天采矿场一侧有地表水流112

三、隔水层产状水平,剥离潜水含水层的涌水量113

四、隔水层产状倾斜,潜水流入河流近岸排水沟的涌水量113

五、水文地质手册补充提到的采矿场涌水量计算公式114

第二节 水均衡法116

第九章 矿井突水预测118

第一节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118

一、华北石炭系、二叠系岩溶-裂隙水118

二、华南上二叠统岩溶水119

三、东北—内蒙古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裂隙-孔隙水119

四、西北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120

五、西藏—滇西中生界裂隙水120

六、台湾新近系裂隙-孔隙水120

第二节 我国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21

一、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水害121

二、煤层底板承压充水含水层水害121

三、岩溶陷落柱水害122

四、断层破碎带突水水害122

五、第四系和古近系、新近系孔隙含水层、灰岩岩溶含水层水害123

六、老空积水透水水害123

七、地表水体透水水害124

八、滑坡和泥石流灾害124

第三节 顶板突水预测124

一、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124

二、覆岩破坏对顶板突水的影响及其评价126

三、水体下采煤的安全煤岩柱设计方法127

第四节 底板突水预测132

一、斯列萨列夫公式132

二、突水系数法133

三、“下三带”理论133

第十章 矿井涌水量分析计算系统137

第一节 概述137

一、系统基本功能137

二、系统开发基础平台137

三、系统结构137

四、软件的安装启动138

第二节 系统应用操作流程138

一、计算方法的选择138

二、矿井涌水量评价139

三、露天矿涌水量评价147

四、矿井突水预测150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实例分析153

一、矿井涌水量预测实例153

二、露天矿涌水量预测实例170

三、矿井突水预测实例176

参考文献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