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残疾人身心健康指导读本 针对伤残人士的身心自我调适、治愈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残疾人身心健康指导读本 针对伤残人士的身心自我调适、治愈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5114086.jpg)
- 王晓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978750807649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残疾人-身心健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残疾人身心健康指导读本 针对伤残人士的身心自我调适、治愈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与康复&李迎春1
第一节 揭示心理现象的奥秘2
一、心理现象不神秘2
二、揭示心理现象的原理3
第二节 科学认识残疾人的心理健康2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27
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29
三、怎样判断您是不是患有心理障碍30
四、怎样判断您所患心理障碍的轻重31
五、有了心理障碍,您该怎么办32
六、在哪里寻求专业心理帮助32
第三节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现状33
一、残疾人的心理特征35
二、残疾人的常见心理问题36
第四节 正视残疾人的心理问题43
一、残疾人自我心理调整与自测43
健康情绪自我心理测试53
案例分析156
案例分析258
第五节 残疾人如何进行心理康复61
一、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常识61
二、生理和心理功能康复训练68
三、怎样判断残疾人是否需要心理康复70
四、如何做好残疾人的心理卫生工作72
五、让每个残疾人心里都有一片阳光73
第二章 残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教育&王丽华79
第一节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80
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80
(一)婴儿期的心理发展80
(二)幼儿期的心理发展82
(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84
第二节 残疾青少年面临的成长问题97
一、残疾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98
二、残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现状99
三、困扰残疾青少年的成长问题104
第三节 残疾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121
一、智残儿童常伴有的心理问题121
二、聋童常伴有的心理问题123
三、盲童常伴有的心理问题125
四、肢残儿童常伴有的心理问题134
五、导致残疾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因素139
六、残疾青少年应具有的健康心理特征140
第四节 各类残疾青少年的教育策略141
一、智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策略141
二、视力残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策略148
三、听力残疾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策略155
第三章 残疾人的性心理与婚姻生活&范围163
第一节 残疾人的性心理164
一、什么是性心理164
二、残疾人的性心理特点166
三、残疾人有性生活的权利168
第二节 残疾人的性生活171
一、不要忽视残疾人的性能力171
二、残疾人的性欲和性满足172
三、夫妻配合是残疾人性和谐的保证176
第三节 残疾人的性功能障碍180
一、性功能障碍及原因180
二、残疾人性功能障碍的调适和治疗181
第四节 残疾人的婚姻185
一、婚姻是残疾人的幸福港湾185
二、正确认识残疾人婚姻中出现的问题186
第五节 残疾人的生育189
一、残疾人有生育的权利189
二、残疾人要做好计划生育190
第四章 残疾人再生能力的自我训练&王晓东191
第一节 人体再生能力的可塑性及其分类192
一、先天致残和后天致残的区别192
二、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代偿能力和肢体的相互代替能力194
三、科学的肢体代替能力自我训练195
四、决不放弃、决不服输的光明之路197
第二节 再生能力训练的必备知识199
(一)再生能力训练的过程、步骤和方法200
(二)残疾人再生动作技能的迁移207
(三)身体素质的训练原则和方法209
第三节 肢体残疾再生能力的自我训练219
(一)双脚代替手的自我训练220
(二)肢体偏瘫再生能力的训练229
第四节 脑瘫再生代偿能力训练&张启新250
一、行为能力训练254
(一)感知能力训练254
1.听觉训练254
2.触觉训练255
3.视觉训练256
4.嗅觉、味觉训练257
(二)双手功能训练258
(三)运动能力训练259
(四)语言能力训练260
(五)对数字的认识262
(六)生活自理能力训练263
(七)社交能力训练265
二、智力训练266
1.注意力训练266
2.记忆能力训练268
3.思维能力训练270
4.培养兴趣的训练272
5.劳动技能培训276
鸣谢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