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探究 以水稻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探究 以水稻为例
  • 陈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33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水稻-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探究 以水稻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文献综述1

1我国水稻育种发展概述1

1.1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1

1.2水稻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2

1.3我国水稻育种创新发展成就3

1.4水稻育种创新存在的问题5

2形态学标记与SSR标记在水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6

2.1形态学鉴定7

2.2 SSR标记8

3遗传多样性10

3.1遗传多样性的概念10

3.2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原因10

3.3 SSR标记分析水稻遗传多样性11

4水稻指纹图谱构建21

4.1指纹图谱的概念21

4.2指纹图谱的优点22

4.3 SSR标记在构建水稻指纹图谱中的应用22

4.4水稻指纹图谱今后解决的问题26

5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进展26

5.1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27

5.2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实施进展28

5.3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面临的挑战34

5.4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水稻育种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6

第2章 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的必要性讨论37

1问题的提出37

2实质性派生品种定义40

3我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缺失及其带来的问题42

3.1严重影响了原始育种创新42

3.2实质性派生品种泛滥,突破性育种创新活力不足44

3.3诱发杜撰育种过程,增加审查授权和品种权执法难度44

3.4助长“模仿育种”、“克隆育种”、“贼选品种”等不良行为45

3.5可能导致我国优良种质资源严重流失45

4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政策建议46

5下一步工作47

第3章 我国主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49

1实验材料与方法50

1.1实验材料50

1.2总DNA提取、SSR-PCR扩增与电泳检测50

1.3数据分析51

2结果与分析52

2.1 SSR标记多态性52

2.2相似性分析55

2.3聚类分析58

2.4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的标准59

3讨论61

3.1供试材料的数量对结果的影响61

3.2遗传相似性分析62

3.3聚类结果分析63

3.4实质性派生品种的认定63

3.5今后育种方向65

第4章 水稻指纹图谱的构建67

1实验材料与方法68

1.1实验材料68

1.2 SSR标记体系建立与电泳检测68

1.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8

2结果与分析69

2.1水稻分子指纹图谱分析SSR引物的筛选与分析69

2.2水稻分子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69

3讨论71

3.1引物的选择71

3.2引物的多态性72

3.3指纹图谱的构建73

3.4今后工作74

第5章 构建我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DUS测试指南研制策略探讨75

1我国制定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面临的形势76

1.1取得的成绩76

1.2存在的不足77

1.3面临的国际形势79

2我国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策略80

2.1进一步加大对国家测试指南研制的投入力度81

2.2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工作82

第6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视角下的我国水稻育种创新发展对策84

1我国水稻育种创新现状和问题84

1.1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水平不高84

1.2水稻育种多年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85

1.3新育成品种不少为低水平重复的派生品种88

1.4企业参与育种创新的积极性不高89

2主要原因分析90

2.1对原始育种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不健全91

2.2植物育种中存在公私矛盾和不公平竞争92

2.3缺乏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布局92

3 UPOV 1991年文本及对我国的启示93

3.1 UPOV公约概况93

3.2 UPOV 1991年文本和UPOV 1978年文本的区别94

3.3 UPOV 1991年文本对育种创新的影响96

4发达国家激励育种创新对我国的启示101

4.1建立符合本国国情要求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101

4.2采取积极的海外品种权战略103

4.3促使公共研究机构与私有部门对农业科研投资的角色转换107

4.4推动种子企业的发展107

5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108

5.1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促进水稻原始育种创新109

5.2加强自主品种育种创新能力110

5.3加强科技创新,合理利用种质资源111

5.4加强投入创新,推动种子企业发展112

5.5大力实施植物新品种权“走出去”战略113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16

1主要结论116

1.1论证了我国水稻育种创新动力不足的制度根源116

1.2分析了我国主要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117

1.3构建了我国主要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118

1.4提出了促进水稻育种创新的政策和措施119

1.5探讨了水稻实质性派生品种的鉴定标准119

1.6提出了我国水稻育种策略合理化建议120

2主要创新点120

3今后要解决的问题121

3.1关于DUS测试和DNA鉴定结果相互验证问题的思考121

3.2关于我国加入UPOV 1991年文本问题的思考122

3.3关于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标准问题的思考123

参考文献125

附录142

附录1 SSR标记142

附录2部分参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144

附录3参试品种的部分SSR标记数据2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