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资源与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郑德凤,孙才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751601655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资源与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4
1.2.1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4
1.2.2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7
1.2.3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进展7
1.2.4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15
1.2.5水资源短缺风险研究现状16
1.3本书的主要内容17
第2章 水资源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20
2.1风险评价理论20
2.2不确定性理论21
2.3多目标决策与分析方法25
2.3.1模糊物元理论25
2.3.2突变理论与突变模型30
第3章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及在地下饮用水源地的应用35
3.1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理论35
3.1.1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概念35
3.1.2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与内容36
3.1.3风险评价中不确定性分析37
3.1.4风险表征标准38
3.2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39
3.2.1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概念39
3.2.2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40
3.2.3蒙特卡罗方法42
3.2.4预期寿命损失法43
3.3研究区自然概况、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4
3.3.1自然地理概况44
3.3.2地形地貌44
3.3.3区域水文地质条件45
3.3.4气候特征48
3.3.5水资源概况48
3.3.6饮用水源地概况50
3.4地下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51
3.4.1致癌性与非致癌性风险评价模型51
3.4.2不同暴露途径污染物摄入剂量计算模型52
3.4.3污染物毒性评估52
3.5水环境健康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54
3.5.1暴露参数随机模拟55
3.5.2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56
3.6基于预期寿命损失法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60
3.6.1基于预期寿命损失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60
3.6.2基于预期寿命损失法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计算及结果分析61
第4章 基于不确定参数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70
4.1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70
4.1.1致癌物风险率的计算模型70
4.1.2非致癌物质的风险率计算模型71
4.1.3放射性物质的风险率计算模型71
4.1.4暴露剂量计算方法71
4.2评价参数的模糊数确定与区间转化73
4.2.1评价参数的模糊数确定73
4.2.2三角模糊数定义与运算法则75
4.2.3评价参数的区间数转化76
4.3盘锦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76
4.3.1研究区水质数据分析76
4.3.2致癌物健康模糊风险率计算78
4.3.3非致癌物健康模糊风险率计算81
4.4健康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87
第5章 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89
5.1地下水开发风险系统的基础理论及评价方法89
5.1.1地下水开发风险系统的内涵及特征89
5.1.2地下水开发风险的评价内容及影响因素91
5.1.3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92
5.1.4基于突变理论的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模型97
5.2基于突变理论的辽宁中南部地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98
5.2.1辽宁中南部地区概况98
5.2.2辽宁中南部地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计算过程104
5.2.3辽宁中南部地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结果分析108
5.3基于突变模型的下辽河平原地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110
5.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10
5.3.2突变隶属度的计算112
5.3.3下辽河平原各地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结果分析113
5.3.4突变模型的改进与应用115
5.4地下水开发风险管理对策116
第6章 下辽河平原各行政分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应用118
6.1下辽河平原自然概况、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18
6.1.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118
6.1.2区域地质地貌条件119
6.1.3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况123
6.2下辽河平原各区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128
6.2.1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方法128
6.2.2研究区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131
6.3下辽河平原各区地下水资源价值评价134
6.3.1地下水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34
6.3.2研究区地下水资源价值评价指标选取137
6.3.3基于突变理论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价值评价与结果分析138
6.4下辽河平原各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142
6.4.1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过程142
6.4.2评价结果分析143
6.5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建议143
第7章 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空间热点分析145
7.1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145
7.1.1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内涵145
7.1.2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属性内涵145
7.1.3地下水污染风险与污染事故的辩证关系146
7.2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146
7.2.1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146
7.2.2数据处理与遥感影像解译148
7.2.3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149
7.2.4评价结果合理性检验154
7.3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热点识别与分析155
7.3.1空间热点分析方法简介155
7.3.2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热点分布识别与度量分析156
7.4小结159
第8章 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及其空间关联格局分析160
8.1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160
8.1.1地下水环境风险的概念160
8.1.2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内涵161
8.1.3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及研究方法162
8.1.4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163
8.2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170
8.2.1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影响因素170
8.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71
8.2.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72
8.2.4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与遥感影像处理172
8.3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综合评价173
8.3.1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模型173
8.3.2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分析174
8.4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环境风险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177
8.4.1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环境风险分析177
8.4.2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环境风险空间关联格局研究177
第9章 水资源短缺风险预测方法与应用179
9.1水资源短缺风险预测理论与方法179
9.1.1水资源短缺与风险概念界定179
9.1.2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181
9.1.3故障树分析模型182
9.2研究区水资源短缺风险预测184
9.2.1研究区水资源短缺概况184
9.2.2研究区水资源短缺故障树模型建立186
9.2.3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基本事件分析186
9.3基于故障树模型的研究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分析190
9.3.1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研究区水资源短缺预测190
9.3.2研究区水资源短缺的定性分析195
9.3.3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定量分析195
9.4研究区水资源短缺预测结果分析与建议197
9.4.1研究区水资源短缺风险预测结果197
9.4.2研究区对水资源短缺现状采取的措施和预测结果验证197
9.4.3解决研究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建议198
第10章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理论与应用199
10.1研究区概况199
10.1.1自然地理概况199
10.1.2社会经济概况199
10.1.3水资源概况200
10.2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方法202
10.2.1常用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方法202
10.2.2模糊物元模型204
10.3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标准确定204
10.3.1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204
10.3.2评价标准208
10.4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208
10.4.1研究区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208
10.4.2评价结果分析209
10.5研究区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对策210
10.5.1开展节水工程210
10.5.2改善水资源管理212
10.5.3优化经济产业布局212
10.5.4完善水价制度213
10.5.5构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良好的软环境213
参考文献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