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产资源规划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矿产资源规划方法
  • 孟旭光,吴尚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900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矿产资源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矿产资源规划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矿产资源规划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趋势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

一、矿产资源的概念与分类3

二、矿产资源的特性4

三、我国矿产资源赋存特点5

四、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6

五、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8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的产生与发展9

一、矿产资源规划涵义、性质和特点9

二、矿产资源规划的发展历程11

三、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建设情况12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的定位与作用15

一、矿产资源规划定位15

二、矿产资源规划的作用15

第四节 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16

第二章 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基础19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理论体系19

第二节 科学发展理论19

一、科学发展观20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20

三、人地关系和谐理论21

四、循环经济理论22

第三节 资源科学理论22

一、综合资源学23

二、矿产资源学理论26

第四节 系统科学与决策理论28

一、系统科学理论28

二、决策理论30

第五节 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31

一、区位论和地域分工理论31

二、增长极理论33

三、核心-边缘理论33

四、点-轴渐进扩散理论33

五、圈层结构理论34

第三章 矿产资源规划的发展趋势35

第一节 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的发展趋势35

一、体现科学的资源观35

二、规划理论与方法更加现代化36

三、更加强调科学性和可操作性36

四、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37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理念的变化37

第二篇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43

第一章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构成43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框架43

一、矿产资源总体规划43

二、矿产资源专项规划44

三、矿产资源区域规划44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的衔接和协调44

一、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内部的衔接44

二、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外部的衔接46

第二章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47

第一节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47

一、现状与形势47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8

三、规划主要目标49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49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50

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优化50

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52

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52

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3

第二节 各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55

一、国家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55

二、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56

三、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56

第三节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原则56

一、继承和发展相结合56

二、注重突出规划重点56

三、增强规划可操作性57

四、做好规划相互衔接57

五、统筹兼顾各种关系57

第三章 矿产资源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58

第一节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58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的定位与任务58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的主要内容58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0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定位与任务60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61

第三节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62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的定位与任务62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62

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63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定位与任务63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主要内容64

第五节 重要矿种矿产资源规划64

一、重要矿种矿产资源规划的定位与任务64

二、重要矿种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65

第六节 重要规划区(矿区)矿产资源规划67

一、重要规划区(矿区)矿产资源规划的定位与任务67

二、重要规划区(矿区)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67

第三篇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空间布局与分区方法73

第一章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体布局思路73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布局的指导思想与原则73

一、指导思想73

二、基本原则73

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布局总体思路73

一、总体框架73

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布局总体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76

第二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分区78

第一节 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78

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分区78

一、重点勘查区78

二、禁止勘查区78

三、限制勘查区79

四、鼓励勘查区79

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划分79

一、勘查规划区块基本范围控制79

二、预查或普查阶段的勘查规划区块划分80

三、详查和勘探阶段的勘查规划区块划分80

第三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布局82

第一节 我国矿产资源的区域性特点82

第二节 区域经济社会基础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83

一、四大区域矿产资源特点84

二、四大区域经济社会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95

第三节 西部地区100

第四节 东北地区101

第五节 中部地区102

第六节 东部地区102

第四章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104

第一节 重点开采区104

一、定义104

二、功能定位104

三、划分原则104

四、划分标准105

五、重点开采区重要矿种的选择105

六、分区方案105

七、重点开采区管理政策112

八、重点开采区小结112

第二节 禁止开采区113

一、定义113

二、功能定位113

三、划分区域113

四、划分方案113

五、管理措施114

第三节 限制开采区114

一、定义114

二、功能定位114

三、划定范围115

四、划分方案115

五、管理措施115

六、限制和禁止开采区小结116

第四节 鼓励开采区116

一、定义116

二、功能定位116

三、划分区域116

四、划分方案117

五、管理措施117

六、鼓励开采区小结117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119

第一节 开采规划区块划分119

一、以矿床规模划分119

二、以采掘方式划分119

三、以复杂危险矿床划分119

四、其他因素120

第二节 开采规划区块管理措施120

第六章 矿业经济区121

第一节 矿业经济区的概念定义121

第二节 划定矿业经济区考虑的因素121

一、资源潜力121

二、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与现状121

三、矿业经济发展情况121

四、产业政策121

第三节 划分方案121

第四节 政策措施122

第五节 保障支撑体系与政策122

一、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培育和发展矿业市场122

二、实施科技兴矿战略122

三、实施综合协调战略123

四、优化矿业产业结构123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24

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124

七、制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特殊扶持政策124

八、加大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124

第六节 国家级矿业经济区实例124

一、柴达木矿业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25

二、柴达木矿业经济区基础设施条件125

三、柴达木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现状126

四、柴达木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33

五、柴达木矿业经济区发展规划138

第七节 矿业经济区小结139

第四篇 矿产资源规划目标制定及其他方法143

第一章 矿产资源规划目标的制定143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目标制定的原则143

一、目的性原则143

二、系统性与简明性原则143

三、协调性原则143

四、可操作和可评估性原则144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指标的确定144

一、矿产资源规划指标体系的功能144

二、矿产资源规划指标体系145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指标体系设置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146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方法147

第一节 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情况147

一、首轮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的主要对象147

二、首轮矿产资源规划总量调控主要手段147

三、首轮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的效果148

四、各地区落实总量调控情况149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的基本思路150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的基本原则150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的重点151

三、明确不同矿产勘查开采方向151

四、确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指标152

第三节 实现矿产资源规划总量调控目标的主要措施152

第四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机制153

一、矿业权的设置与投放154

二、矿产开发准入条件的调整155

三、开采与出口总量控制156

四、对稀有、稀土、稀散金属实施战略性收储158

五、税费政策调整158

六、国家规划矿区的设置159

七、矿产资源储备基地的建设159

第三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方法161

第一节 首轮矿产资源规划结构调整概况161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163

第三节 结构调整的主要指标及衔接165

第四章 矿产资源规划重大工程设置166

第一节 首轮规划的经验166

第二节 重大工程选取的基本原则166

第三节 重大工程涉及的领域167

第四节 重大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和立项167

第五节 重大工程的管理168

第五章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基本方法169

第一节 基本概念169

第二节 基本理论169

第三节 矿产资源需求预测方法170

第四节 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的基本思路172

一、基本思路172

二、分析与预测的步骤173

三、供需预测的主要影响因素174

四、SWOT分析176

第六章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79

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与现状179

第二节 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80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180

第四节 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181

第五节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182

第五篇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过程与成果要求187

第一章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程序与审批发布187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程序187

一、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187

二、开展规划编制前期基础工作187

三、编制规划大纲187

四、编制规划预审稿188

五、编制规划送审稿188

六、规划编制的咨询和论证188

第二节 编制矿产资源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188

一、编制省级矿产资源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188

二、编制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应注意的事项191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发布193

一、矿产资源规划审批机构193

二、矿产资源规划审批报件194

三、矿产资源规划审批程序194

四、矿产资源规划公布194

第二章 矿产资源规划基础工作196

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96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主要内容196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原则197

第二节 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基础研究198

一、矿产资源战略研究198

二、矿产资源规划基础研究199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范的制定200

一、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范与标准200

二、规划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201

第三章 矿产资源规划成果及要求203

第一节 规划文本203

第二节 规划附表203

第三节 规划图件203

第四节 规划编制说明204

第五节 规划基础研究材料204

第六节 规划数据库204

第六篇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管理207

第一章 矿产资源规划保障体系207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机制207

一、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系统207

二、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运行机制207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体系总体框架217

一、首轮规划基本情况217

二、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基本功能217

三、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理论构建218

第三节 规划实施的法律手段219

一、存在的问题220

二、建立规划实施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220

三、现有矿产资源规划相关法律法规220

四、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法律手段222

第四节 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224

一、已有的经济手段224

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224

第五节 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229

一、健全规划预审审查和许可制度229

二、健全规划管理责任制230

三、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调整机制231

第六节 规划实施的社会手段232

一、已有的经验233

二、完善规划实施的社会手段233

第七节 规划实施的科技手段235

一、完善规划实施的科技手段235

二、规划编制先进理论和技术应用235

三、规划实施管理动态监测、评价、预警技术236

四、规划实施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技术237

第二章 矿产资源规划审查和查询238

第一节 探矿权采矿权规划审查制度238

第二节 其他项目的规划审查制度238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查询服务238

第三章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年度计划239

第一节 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制度建设的必要性239

一、实现矿产资源规划更加主动参与宏观调控239

二、深化“双保行动”,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239

三、提高规划执行能力,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达成239

四、完善规划管理,统一协调和管理专项规划240

第二节 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管理的指导原则240

一、总体思路240

二、基本原则240

第三节 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的主要内容240

一、对实行总量控制的矿种,提出年度调控指标240

二、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提出优化年度指标241

三、对重要矿种的探矿权、采矿权和其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探矿权、采矿权投放的矿种、数量、规模、地区、时序等,做出年度安排241

四、对本级财政出资安排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区土地复垦等工作,提出支持重点和年度指标241

第四节 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的设计思路241

一、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的程序设计241

二、组织实施242

第四章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估、修编与调整245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估245

一、规划实施评估的含义245

二、规划实施评估的作用246

三、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246

四、规划实施评估的主要内容247

五、规划实施评估的组织和程序249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修编与调整250

一、矿产资源规划调整与修编的内涵250

二、矿产资源规划调整与修编存在的误区诊断251

三、矿产资源规划调整与修编的方法步骤252

四、矿产资源规划调整与修编应当注意的问题254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监督检查结果处理254

第五章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基础支撑256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信息化管理256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动态监测系统256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人才队伍建设257

第六章 地质矿产规划编制资质管理259

第一节 地质矿产规划编制资质管理依据259

一、法规政策规定259

二、地质矿产规划分类的要求259

三、规划内容需求259

第二节 地质矿产规划编制资质管理设计方案260

一、甲级地质矿产规划编制资质设置标准260

二、乙级地质矿产规划编制资质单位设置标准261

三、丙级地质矿产规划编制资质单位设置标准262

第三节 地质矿产规划编制资质管理内容264

一、管理范围264

二、管理方式264

三、管理程序264

第七章 矿产资源规划社会参与机制266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公开制度266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公众参与方式266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听证267

第四节 矿产资源规划论证267

第七篇 矿产资源规划实践271

第一章 首轮矿产资源规划中期评估271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管理工作进展271

一、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271

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建设275

三、基础业务建设284

第二节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286

一、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287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295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调整302

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效率水平311

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318

六、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329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338

一、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338

二、一些重要矿产储量减少,与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可供性不相适应339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够合理,与资源集约利用的目标不相适应340

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布局不均衡,与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341

五、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342

六、矿山环境建设和恢复治理缓慢,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343

七、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与规划应有的作用不相适应344

八、保障矿产资源规划有效实施的手段不足,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的任务不相适应344

第四节 下一轮矿产资源规划面临的形势与思路设想346

一、面临的形势346

二、下一轮矿产资源规划思路的初步设想348

第五节 进一步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建议353

一、完善矿产资源规划法律制度353

二、及时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354

三、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管理355

四、建立完善规划评估机制356

五、处理好总体规划与其他行业规划的衔接关系356

六、提高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科学性357

七、切实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基础工作358

第二章 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标与基本思路359

第一节 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主要目标359

一、规划期矿产资源领域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359

二、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目标360

第二节 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360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361

二、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361

三、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361

四、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线362

五、突出六项内容362

六、处理好六个关系364

七、强化四种功能365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与要求366

一、现状与形势36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367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369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70

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372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73

第四节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73

一、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373

二、合理确定规划范围374

三、把握好规划深度374

四、强化规划的基础工作375

五、做好规划间衔接与协调376

六、加强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376

第三章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思路与要求377

第一节 首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情况377

一、取得的成效37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377

第二节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定位、任务与编制原则378

一、定位378

二、主要任务378

三、编制依据与原则379

第三节 市、县级规划主要内容380

一、现状与形势380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380

三、规划目标381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382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82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384

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384

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84

第四节 市、县级规划编制程序385

一、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385

二、开展规划基础(专题)研究385

三、编制规划预审稿385

四、编制规划送审稿385

五、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386

第五节 市、县级规划成果要求386

一、规划文本386

二、规划编制说明386

三、规划图件386

四、规划附表387

五、规划基础研究资料387

六、规划数据库387

第六节 编制市、县级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87

一、加强规划编制的领导和组织协调387

二、切实加强规划基础研究388

三、做好规划目标任务的衔接388

四、做好规划编制过程的对接389

五、做好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规划部署389

六、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有效实施的机制390

第四章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91

第一节 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391

第二节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391

第三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392

第四节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395

一、一级指标(约束层)395

二、二级指标(准则层)395

三、三级指标(指标层)395

四、变量层395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397

第一节 资源型(矿业)城市的概述397

一、资源型(矿业)城市的定义397

二、资源型(矿业)城市的范围397

三、资源型(矿业)城市界定的定量标准397

四、按照工业经济类型分类398

五、按地区分类399

六、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标准及名单402

第二节 资源型(矿业)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04

一、资源型(矿业)城市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404

二、资源型(矿业)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04

三、资源型(矿业)城市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城镇化进程405

第三节 资源型(矿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05

一、体制性原因对资源型(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405

二、片面追求重工业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405

三、城市发展面临后备资源不足和环境整治任务重的两难境地406

四、城市与工矿企业的特殊关系影响了竞争力406

五、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错位407

六、产业升级困难,劳动力结构单一407

七、国有企业比重大与地方政府利益冲突严重407

第四节 资源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407

一、多元发展模式407

二、科教兴城模式408

三、筑巢引凤模式408

四、绿色矿城模式409

五、适度开发模式409

六、城矿互利模式409

参考文献与参考资料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