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450811.jpg)
- 赖正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746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及其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4
三、研究重点与创新点7
四、研究方法7
五、本书的写作思路8
第一章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产生9
第一节 战后初期日本刑法学的状况9
一、保守色彩浓厚,重视刑法的治安维持和伦理道德维护机能10
二、强调罪刑法定主义的形式性,要求对刑法进行严格解释11
三、以形而上学的论题为中心,关注刑法理论的体系建构13
第二节 平野龙一对战后刑法学的批判14
一、要求进行刑法领域的价值转变15
二、强调从实质上理解罪刑法定主义18
三、倡导问题性思考21
第三节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展开23
一、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24
二、刑法机能的可替代性31
三、刑法的谦抑性33
四、法官决策行动论36
五、判例的立法机能论38
六、国民参与司法论40
第四节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现实影响43
一、机能主义刑法理论与日本《刑法修改草案》43
二、机能主义刑法理论与日本裁判员制度49
第二章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思想渊源59
第一节 美国功能主义社会学60
一、功能主义社会学的主要观点61
二、功能分析方法对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影响73
五、社会行动理论对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影响79
第二节 美国现实主义法学85
一、现实主义法学的主要观点86
二、现实主义法学对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影响90
第三节 日本经验法学95
一、经验法学的主要观点96
二、经验法学对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影响100
第三章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新发展106
第一节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几种发展趋势107
第二节 所一彦的刑事法社会学109
一、抗争处理学110
二、从抗争处理走向共生118
三、刑事司法的民主控制123
第三节 前田雅英的实质犯罪论126
一、实质犯罪论的概貌127
二、实质犯罪论的内容133
三、实质犯罪论的实现机制141
第四节 松泽伸的新机能主义刑法学148
一、丹麦现实主义法学的影响148
二、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两种类型153
三、新机能主义刑法学的展望155
第四章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评价与借鉴163
第一节 日本学者对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批判163
一、对机能考察方法及其运用的批判164
二、对问题性思考的批判166
三、对判例的立法机能的批判168
四、对法官决策行动论的批判170
五、对刑法的实质解释(实质犯罪论)的批判173
六、对国民参与司法的批判176
第二节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评价178
一、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短处178
二、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长处185
第三节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对我国刑事法学的借鉴意义189
一、刑法解释理论的借鉴189
二、刑法法律渊源的借鉴192
三、刑事司法改革的借鉴195
第五章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与我国刑法解释理论198
第一节 我国刑法学的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198
一、形式解释论的主张198
二、实质解释论的主张202
第二节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的启示205
一、我国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的特点205
二、实质犯罪论中的机能主义思想及其启示208
第三节 问题性思考之下的刑法解释213
一、刑法解释应重视问题性思考214
二、合理的刑法解释有赖于制度保障215
三、刑法解释的形式界限仍需恪守216
第六章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218
第一节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概况及存在的问题218
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沿革218
二、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内容220
三、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的问题222
第二节 日本判例制度的启示225
一、判例是一种法律判断226
二、判例是裁判理由而不是裁判依据228
三、判例具有事实上的约束力229
四、判例变更的慎重性232
五、判例与学说的互动性234
第三节 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思考237
一、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点”应具有约束力237
二、指导性案例可在说理部分引用,不宜作为裁判依据引用238
三、指导性案例具有事实上的约束力239
四、指导性案例可以变更但需慎重240
五、加强指导性案例与法学理论的互动240
第七章 机能主义刑法理论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242
第一节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与日本裁判员制度的比较245
一、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与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共同点245
二、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与日本裁判员制度的不同点249
第二节 日本裁判员制度的经验及启示258
一、在立法及实施法律前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准备工作259
二、在制度设计上充分保障裁判员的独立地位260
三、在司法审判实务中最大限度地尊重裁判员的法律解释261
第三节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考262
一、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62
二、改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若干思考267
参考文献271
后记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