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高层文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赖瑞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2594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文官制度-研究-中国-唐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代高层文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兼”字真义和本官3
二、本官、闲官和使职的出现6
三、本书以使职为切入点9
四、为何挑选此五大类官员?11
第一部分 使职和职事官17
第一章 使职的起源和职事官的相互演变17
一、唐代的“官”与“职”18
二、使职新论:人类先有使职,后有职事官22
三、从使职演变为职事官26
四、从职事官演变为使职31
五、结语37
第二章 钱大昕和唐代使职的定义39
一、钱大昕的使职论40
二、唐代使职的定义43
三、为何唐代使职皆无官品?49
四、结语52
第三章 唐职官书不载许多使职的前因与后果53
一、载与不载53
二、职事书不承认使职57
三、四大职官书的原始材料59
四、为何只载职事官,不载许多使职?63
五、职官书所造成的后果69
六、结语73
第二部分 宰臣77
第四章 唐宰相的使职特征和名号77
一、宰相的使职特征79
二、宰相的各种使职称号82
三、知政事和参知政事型宰相87
四、同中书门下型宰相92
五、同平章事型宰相94
六、宰相的其他名号96
七、结语100
第五章 唐宰相的权力与下场103
一、宰相的权力基础:皇帝的信任104
二、皇帝—宰相—翰林学士—宦官111
三、宰相的命运下场116
四、结语121
第三部分 词臣125
第六章 唐中书舍人的使职化125
一、中书舍人在唐代的演变大略126
二、中书舍人的使职化128
三、北门学士135
四、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的纠葛情结138
五、中书舍人作为本官141
六、结语144
第七章 唐知制诰的使职本质145
一、动宾结构的官名146
二、使职常以他官充任149
三、白居易的见证151
四、结语151
第八章 唐三大类型知制诰的特征与区别153
一、第一型知制诰154
二、第二型知制诰161
三、第三型知制诰166
四、中书舍人不带知制诰175
五、知制诰的双重含义181
六、出土墓志中的知制诰184
七、结语186
第九章 唐后期三大类词臣的升迁与地位189
一、郎官知制诰的升迁:白居易和元稹的案例190
二、两种中书舍人:权德舆和李德裕的案例197
三、翰林学士的权位202
四、文士之极任203
五、结语205
第四部分 史官209
第十章 刘知几和唐史馆史官的官与职209
一、撰文修史,岂任秘书?209
二、奇异的插曲211
三、解谜之乐:子玄的官历214
四、刘知几的“官”与“职”217
五、结语224
第十一章 唐史官的使职化225
一、唐史馆史官的任命225
二、史官的使职化及专业化231
三、唐史馆史官的使职官名234
四、史馆设立的后续效应246
五、专任史官?兼职史官?248
六、结语255
第五部分 财臣259
第十二章 宇文融和唐玄宗朝的财税使职259
一、唐初的财政职事官261
二、宇文融登场263
三、宇文融的出身与仕历背景266
四、毛遂求官模式269
五、宇文融的覆囚使和租庸地税使270
六、常赋外的征税:羡余和进奉274
七、四族皆覆,为天下笑278
八、玄宗朝财税使职的特征和意义284
九、结语287
第十三章 第五琦和盐铁使及理想的税法289
一、第五琦的崛起291
二、毛遂模式和盐铁使的诞生296
三、榷盐为理想税法298
四、盐价问题304
五、盐铁使及其地方附属组织307
六、结语315
第十四章 杨国忠和度支司的使职化317
一、判度支和度支使318
二、杨国忠登场319
三、太府司农及度支司的使职化321
四、度支渐权百司之职324
五、结语326
第十五章 李泌和户部钱及户部司的使职化327
一、李泌登场328
二、第一位户部使329
三、除陌和垫陌330
四、户部钱的特点334
五、户部司的使职化338
六、结语341
第六部分 牧守及总结345
第十六章 唐州府定位和刺史的职望与选任345
一、州府定位的类别与目的346
二、州府定位的变动352
三、州府定位和刺史职望353
四、刺史的官品和职望356
五、州府定位和刺史俸钱361
六、州府定位和刺史的选任363
七、结语369
第十七章 唐刺史的税官角色371
一、职官书中的刺史职掌372
二、抚字黎庶和税务374
三、刺史收税和考课379
四、额外加征383
五、结语386
第十八章 唐刺史和他的使职帽子387
一、刺史和他的使职帽子388
二、刺史兼充都督390
三、刺史或都督兼充都护394
四、刺史或都督兼充节度使396
五、刺史兼充的其他使职399
六、刺史兼充各种使职的意义403
七、刺史兼使职的官衔解读408
八、二级制或三级制?414
九、结语415
第十九章 总结417
参考书目423
附录 唐职事官和使职特征对照表439
索引441
后记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