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伤认定与索赔计算标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冯秋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7121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工伤事故-伤害鉴定-中国;工伤事故-赔偿-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伤认定与索赔计算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工伤基本法律知识3
一、工伤是什么3
1.工伤事故3
2.职业病3
二、发生工伤怎么办3
1.工伤发生后,工伤职工首先应立刻就医4
2.工伤发生后,要注意收集证据4
3.工伤发生后,应及时进行法律维权5
三、工伤如何认定6
1.工伤认定的申请6
2.工伤认定的受理9
3.工伤认定的条件9
4.工伤事故的调查与核实17
5.工伤认定决定的作出18
6.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处理18
四、职业病19
1.职业病的概念19
2.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20
五、劳动能力鉴定20
1.为什么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0
2.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与等级21
3.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22
4.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23
5.劳动能力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25
六、工伤索赔的计算标准26
1.工伤保险待遇26
2.遭遇工伤向谁索赔28
3.工伤索赔具体项目和计算标准29
4.工伤保险待遇的终止与恢复52
七、工伤认定与索赔的维权途径53
1.“私了”53
2.劳动争议调解57
3.行政复议58
4.行政诉讼63
5.劳动争议仲裁67
6.民事诉讼72
7.劳动监察77
八、遭遇工伤,如何申请法律援助79
1.申请法律援助常见的事项80
2.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80
3.申请法律援助一般需要提交的资料80
4.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80
5.法律援助是否收取费用81
6.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81
第二篇 以案说法85
一、索赔第一步:劳动关系认定85
1.事实劳动关系如何举证85
2.用人单位否认存在劳动关系应如何举证88
3.挂靠人与被挂靠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90
4.劳务派遣形式下,劳动关系如何认定93
二、索赔第二步:申请工伤认定95
1.申请工伤认定超过时限,法院支持人社局不受理决定95
2.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97
3.工伤事故发生时伤害后果尚未发生,伤害后果发生后经医生诊断证明确系工伤事故导致的,应当如何确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99
4.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则工伤认定生效103
5.工伤认定超过时效,通过民事诉讼也可获赔偿106
6.“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是否有效108
7.企业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怎么办110
8.个人挂靠企业,其雇佣的人员发生意外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以及由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113
9.用工单位违法转包,用工单位负工伤责任116
10.员工受指派外出工作时受伤,指派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118
11.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能否被认定为工伤120
12.煤矿工人离职后,在新单位上班入职体检查出职业病,申请工伤认定时用人单位如何确定123
13.个体工商户未进行年检,其雇员受到事故伤害是否认定为工伤126
14.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遭遇意外事故,能否申请工伤认定129
15.暑假工受到意外事故的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133
16.在两个以上单位同时就业,发生工伤由谁担责136
17.临时工在工作中受伤能否申请工伤认定138
18.试用期内受伤,也应认定为工伤140
19.保姆坠楼受伤能否申请工伤认定142
20.个人雇佣的工人发生意外事故,雇主是否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143
21.公务员能否以《工伤保险条例》作为工伤赔偿依据147
22.“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应如何认定151
23.劳动者上班前在厕所意外摔死,能否认定为工伤155
24.员工在串岗时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158
25.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伤认定协议是否有效160
26.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如何认定164
27.上班途中骑车摔伤是否算工伤167
28.交通事故责任未划分能否认定工伤170
29.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因工作受到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171
30.因工作原因在车间打架能否认定为工伤174
31.上班时间“摔”出来的工伤176
32.提前上下班,路上发生车祸能否认定为工伤185
33.下班外出吃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188
34.参加公司组织的旅游活动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190
35.食宿在单位的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因个人恩怨,下班后在单位浴室洗澡时被杀害,是否应认定为工伤193
36.中暑能否认定为工伤197
37.外出开会休息期间在酒店浴室摔伤是否属于工伤200
38.在工作中突发疾病能否认定为工伤203
39.醉酒能否认定为工伤205
40.在抢险救灾中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209
41.腰椎间盘突出是否为职业病,能否认定为工伤210
三、索赔第三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212
1.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212
2.职工不服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怎么办215
3.不服劳动能力最终鉴定结论是否可以进行仲裁或诉讼217
4.劳动能力鉴定作出后,伤情发生变化怎么办219
5.司法所作出的伤残鉴定是否可以作为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221
6.一次事故中职工身体多处受伤,伤残等级如何认定222
7.工伤职工隐瞒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结论,申请仲裁超过时效被驳回224
8.医疗期未满,工伤职工能否申请劳动能力鉴定227
9.未经工伤认定,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论是否具有效力229
四、索赔第四步:请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32
1.工伤医疗待遇如何计算232
2.工伤保险机构核发工伤保险待遇时,“本人工资”如何确定237
3.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职工刚入职即遭遇工伤,本人工资标准应如何认定239
4.八级伤残待遇如何计算243
5.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如何支付249
6.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调整251
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如何计算255
8.供养亲属抚恤金如何计算258
9.供养亲属已经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是否可以要求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262
10.工伤复发能够获得哪些赔偿264
11.用人单位无力赔偿怎么办267
12.遭遇工伤能否要求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270
13.工伤职工经认定为工伤,能否要求赔偿生活护理费272
14.停工留薪期如何确定274
15.已经退出工伤保险,查出患职业病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279
16.当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是否应当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81
17.公司已经注销,股东赔偿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285
18.在同一单位发生多次工伤,离职工伤保险待遇如何支付288
19.治疗工伤时所花费的医疗费中不予报销部分如何承担291
20.四级伤残待遇如何计算293
21.五级伤残待遇如何计算296
22.七级伤残如何计算工伤保险待遇300
23.用人单位和职工达成的“私了”协议能否撤销308
24.第三人造成工伤的,除请求第三人承担侵害赔偿责任外可同时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313
25.非法用工单位的职工或者童工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其工伤待遇如何计算316
第三篇 实用工具查询323
一、各类法律文书格式及范本323
1.工伤认定申请表323
2.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326
3.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327
4.认定工伤决定书328
5.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329
6.伤残鉴定申请书330
7.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331
8.工伤职工转诊转院(异地)申请表332
9.工伤职工异地居住就医申请表333
10.民事起诉书334
11.工伤事故伤残补偿协议书(“私了”协议)335
12.行政复议申请书337
13.行政起诉状338
14.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339
15.强制执行申请书340
16.民事上诉状341
二、计算标准342
1.工伤赔偿数据速查342
2.工伤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公式索引344
3.全国各省市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及医疗补助金标准348
4.2010年~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64
5.2010年~2016年全国各省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元)364
6.伤残等级一表通366
三、流程图368
1.工伤认定流程图368
2.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图369
3.工伤事故赔偿流程图370
4.行政复议流程图371
5.行政诉讼流程图(一审)372
6.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流程图373
7.民事诉讼流程图374
8.法律援助申请流程图375
四、核心法律依据37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节选)376
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节选)3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节选)384
4.工伤保险条例394
5.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406
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408
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410
8.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伤亡的,能否认定工伤的答复412
9.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413
10.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414
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通知(节选)415
1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重新进入劳动生产领域的离退休人员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请示》的复函416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417
14.工伤认定办法420
15.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424
16.职业病分类和目录434
17.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439
18.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444
19.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468
20.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470
21.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475
22.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