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过程强化方法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工过程强化方法与技术
  • 刘有智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8825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12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737页
  • 主题词:化工过程-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工过程强化方法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概述1

0.1.1 化工过程2

0.1.2 化工过程强化2

0.2 化工过程强化的发展及历史3

0.3 化工过程强化的原理及方法5

0.3.1 化工过程强化的思路及基本原理5

0.3.2 化工过程强化的方法及分类6

0.4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特征7

0.4.1 平台技术特征7

0.4.2 效率倍增特征8

0.4.3 可持续发展特征8

0.5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技术8

0.6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展望与愿景9

参考文献10

第1篇 超重力化工技术及系统集成15

第1章 气-液过程超重力化工强化技术15

1.1 气-液超重力技术简介16

1.1.1 超重力技术概述16

1.1.2 气-液超重力装置的结构与类型18

1.1.3 超重力技术强化气-液化工过程研究进展23

1.2 超重力流体力学性能27

1.2.1 液体流动形态27

1.2.2 气相压降性能28

1.2.3 液泛现象29

1.2.4 停留时间30

1.2.5 小结30

1.3 超重力吸收30

1.3.1 超重力吸收原理30

1.3.2 超重力吸收工艺31

1.3.3 超重力吸收应用31

1.4 超重力解吸34

1.4.1 超重力解吸原理35

1.4.2 超重力解吸工艺35

1.4.3 超重力解吸应用36

1.5 超重力精馏40

1.5.1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精馏40

1.5.2 超重力折流板精馏43

1.6 超重力气液反应48

1.6.1 超重力气-液反应机理49

1.6.2 超重力气-液反应工艺49

1.6.3 超重力气-液反应应用49

1.7 超重力直接换热51

1.7.1 超重力换热器51

1.7.2 超重力场中传热过程51

1.7.3 超重力换热器特点53

参考文献54

第2章 液-液过程超重力化工强化技术57

2.1 概述57

2.2 IS-RPB装备及技术57

2.2.1 撞击流57

2.2.2 IS-RPB装置60

2.2.3 IS-RPB的设计原则60

2.2.4 IS-RPB内流体流动及混合(工作原理)61

2.3 IS-RPB微观混合性能62

2.3.1 微观混合研究方法62

2.3.2 微观混合性能对比63

2.3.3 黏性体系对微观混合性能的影响63

2.3.4 IS-RPB微观混合时间的确定及对比64

2.4 化工过程强化64

2.4.1 乳化64

2.4.2 萃取69

2.4.3 液膜分离71

2.5 反应过程强化72

2.5.1 纳米氢氧化镁72

2.5.2 重氮盐水解制酚76

2.5.3 磁性纳米Fe3O479

2.5.4 纳米零价铁82

2.5.5 纳米2,4-二羟基苯甲酸铜85

2.6 发展趋势与前景86

参考文献87

第3章 气-固过程超重力化工强化技术90

3.1 超重力多相分离90

3.1.1 多相分离概述90

3.1.2 超重力多相分离原理与特点91

3.1.3 超重力多相分离性能研究93

3.1.4 超重力湿法净化气体中细颗粒物技术应用实例97

3.1.5 超重力除尘装置与传统除尘设备性能比较99

3.2 离心流态化100

3.2.1 离心流化床的工作原理100

3.2.2 离心流化床的分类100

3.2.3 离心流化的流体力学性能研究103

3.2.4 离心流化床传热传质的研究107

3.3 离心流化的工业应用前景109

3.3.1 医药、食品行业热敏性物质的快速干燥109

3.3.2 煤的液化109

3.3.3 超细粉体(Geldart C类颗粒)的流化109

3.3.4 离心流化燃烧方面的研究109

参考文献110

第4章 超重力-电化学耦合与反应技术112

4.1 概述112

4.2 离心机改装的超重力电化学反应装置113

4.2.1 装置结构113

4.2.2 过程强化原理114

4.2.3 超重力电沉积导电聚合物膜的应用研究115

4.2.4 超重力电沉积金属薄膜的应用研究116

4.2.5 超重力电解水的应用研究117

4.2.6 超重力氯碱电解的应用研究118

4.3 多级同心圆筒-旋转床(MCE-RB)式的超重力电化学反应装置119

4.3.1 装置结构120

4.3.2 过程强化原理121

4.3.3 超重力电化学耦合氧化降解废水的应用研究123

4.4 离心高速旋转的超重力电沉积装置126

4.4.1 装置结构127

4.4.2 过程强化原理127

4.4.3 超重力电沉积MnO2电极材料的应用研究128

4.5 结语128

参考文献129

第2篇 混合过程强化与反应技术132

第5章 静态混合器132

5.1 概述132

5.2 静态混合器的类型132

5.3 静态混合器的工作原理134

5.4 静态混合器流体力学特性135

5.4.1 静态混合器流体力学实验研究135

5.4.2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135

5.4.3 静态混合器的压降136

5.5 静态混合器强化混合-反应性能137

5.6 静态混合器强化传热性能138

5.6.1 传热因子Nu139

5.6.2 传质系数Ka140

5.7 静态混合器的应用141

5.7.1 静态混合器在制备纳米药物载体中的应用141

5.7.2 静态混合器在超细粉体制备中的应用141

5.7.3 静态混合器在硝化反应中的应用141

5.7.4 静态混合器在环保领域的应用142

5.7.5 静态混合器在混合油精炼工艺中的应用144

5.7.6 静态混合器在酮还原反应中的应用144

5.7.7 静态混合器在气液混合中的应用144

5.7.8 静态混合器在脱硫中的应用145

5.8 新型静态混合器145

5.8.1 微型静态混合器145

5.8.2 立交盘式静态混合器146

5.8.3 内循环静态反应器146

5.8.4 静态催化反应器146

5.8.5 生物静态发酵器147

5.8.6 复合型静态反应器147

参考文献148

第6章 新型动态混合与聚合反应技术150

6.1 概述150

6.2 溶液聚合和液相本体聚合的工艺特点150

6.3 高效预分散技术151

6.3.1 快引发聚合过程中催化剂高效预分散152

6.3.2 高活性官能团缩聚过程中单体高效预分散153

6.4 复杂聚合物系的混合强化155

6.4.1 变黏聚合过程的混合155

6.4.2 高黏聚合过程的混合157

6.5 聚合物脱挥与传质强化160

6.6 结语162

参考文献162

第3篇 外场作用及强化技术166

第7章 超声波化工技术166

7.1 概述166

7.2 超声波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168

7.3 超声波乳化/破乳技术169

7.3.1 概述169

7.3.2 超声乳化与破乳的原理170

7.3.3 超声乳化过程强化172

7.3.4 超声破乳过程强化172

7.4 超声波化学反应技术177

7.4.1 概述177

7.4.2 超声波对有机化学反应的强化178

7.5 超声波萃取与浸取技术182

7.5.1 概述182

7.5.2 超声强化萃取过程183

7.5.3 超声强化提取过程183

7.6 超声波结晶技术184

7.6.1 概述184

7.6.2 超声结晶过程184

7.6.3 超声在结晶分离技术中的应用186

7.6.4 超声结晶的应用展望187

7.7 超声波膜技术187

7.7.1 概述187

7.7.2 超声强化膜清洗188

7.7.3 超声强化膜过滤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190

7.8 超声波吸附/脱附技术190

7.8.1 概述190

7.8.2 超声强化吸附/脱附机理191

7.9 超声波污水降解技术192

7.9.1 超声降解污水过程机理192

7.9.2 超声降解酚类有机废水193

7.9.3 超声处理造纸废水194

7.10 超声波生物污泥减量技术195

7.10.1 超声促进生物污泥减量195

7.10.2 生物污泥减量工业应用研究196

7.11 超声波粉碎技术197

7.11.1 超声粉碎的机理197

7.11.2 超声粉碎机械的特点197

7.11.3 超声粉碎的应用研究197

7.12 超声波除尘技术198

7.12.1 超声波除尘技术原理198

7.12.2 超声波雾化除尘技术原理198

7.12.3 超声波除尘在工程方面的应用198

7.13 结语199

7.13.1 超声化工技术的发展前景199

7.13.2 超声化工技术的发展瓶颈201

参考文献203

第8章 微波化工技术206

8.1 概述206

8.2 微波化学反应与合成208

8.2.1 微波无机合成208

8.2.2 微波有机反应209

8.2.3 微波聚合反应210

8.3 微波干燥211

8.3.1 概述211

8.3.2 技术介绍212

8.3.3 技术应用213

8.4 微波加热214

8.4.1 微波加热机理214

8.4.2 微波加热的量子力学解释215

8.4.3 微波加热的特点216

8.4.4 微波热解油砂217

8.5 微波萃取218

8.5.1 概述218

8.5.2 技术介绍219

8.5.3 技术应用220

8.6 微波蒸发220

8.6.1 概述220

8.6.2 技术介绍220

8.6.3 技术应用220

参考文献221

第9章 磁稳定床技术224

9.1 概述224

9.2 磁稳定床原理与结构225

9.3 气-固磁稳定床226

9.3.1 气-固磁稳定床流体力学特性226

9.3.2 磁场破碎气泡的机理228

9.3.3 气-固磁稳定床的传热、传质228

9.3.4 气固磁稳定床的应用229

9.4 液-固磁稳定床231

9.4.1 液-固磁稳定床流体力学特性231

9.4.2 液-固磁稳定床传质特性232

9.4.3 液-固磁稳定床的应用233

9.5 气-液-固磁稳定床234

9.5.1 气-液-固磁稳定床流体力学特性234

9.5.2 气-液-固磁稳定床传质特性235

9.5.3 气-液-固磁稳定床的应用235

9.6 结语236

参考文献236

第10章 等离子体化工技术239

10.1 概述239

10.1.1 等离子体及其特性239

10.1.2 热等离子体的应用240

10.2 电弧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241

10.2.1 等离子体热解煤制乙炔的热力学分析241

10.2.2 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的实验研究243

10.3 电弧等离子体裂解富含甲烷气制乙炔247

10.3.1 等离子体裂解甲烷的热力学分析247

10.3.2 等离子体裂解甲烷的实验研究248

10.3.3 乙炔制备技术路线的分析比较251

10.4 电弧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纳米碳纤维252

参考文献254

第4篇 新型分离强化技术258

第11章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258

11.1 概述258

11.2 膜分离技术258

11.2.1 常规膜分离技术258

11.2.2 新型膜分离技术260

11.3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261

11.3.1 水处理工业261

11.3.2 石化工业267

11.3.3 食品工业271

11.3.4 医药工业272

参考文献272

第12章 分子蒸馏技术及应用276

12.1 分子蒸馏理论基础276

12.1.1 分子蒸馏技术发展276

12.1.2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277

12.1.3 分子蒸馏基本原理278

12.1.4 分子蒸馏分离过程及特点278

12.2 分子蒸馏设备281

12.2.1 分子蒸馏器的分类281

12.2.2 实验室分子蒸馏设备281

12.2.3 降膜式分子蒸馏器284

12.2.4 离心式分子蒸馏器285

12.2.5 刮膜式分子蒸馏器288

12.2.6 多级分子蒸馏器290

12.3 分子蒸馏过程291

12.3.1 液膜内的传热与传质291

12.3.2 热量和质量传递阻力对分离效率的影响293

12.4 分子蒸馏的工业化应用295

12.4.1 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现状295

12.4.2 分子蒸馏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例301

参考文献305

第5篇 新型换热装置与技术308

第13章 新型换热器308

13.1 概述308

13.2 板式换热器308

13.2.1 基本结构308

13.2.2 设计方法308

13.2.3 计算方法309

13.2.4 研究进展309

13.2.5 相关应用310

13.3 板壳式换热器313

13.3.1 基本结构313

13.3.2 研究进展314

13.3.3 相关应用314

13.3.4 设计计算316

13.4 螺旋板式换热器318

13.4.1 基本结构318

13.4.2 基本特点318

13.4.3 设计方法319

13.4.4 计算方法319

13.4.5 研究进展324

13.4.6 相关应用325

13.5 板翅式换热器326

13.5.1 基本结构326

13.5.2 研究进展326

13.5.3 相关应用328

13.5.4 计算方法331

13.6 伞板换热器333

13.6.1 基本结构333

13.6.2 设计方法333

13.6.3 研究进展334

13.6.4 相关应用334

13.7 热管换热器335

13.7.1 基本结构336

13.7.2 研究进展337

13.7.3 相关应用338

13.7.4 设计方法340

参考文献341

第6篇 新型塔器技术346

第14章 新型填料技术346

14.1 概述346

14.1.1 国内外高效填料的发展346

14.1.2 高效填料的分类347

14.1.3 典型的高效填料及特性——散堆填料347

14.1.4 典型的高效填料及特性——规整填料349

14.1.5 其他新型高效填料353

14.2 高效填料原理353

14.2.1 BH型高效填料的原理及特点354

14.2.2 BHS-Ⅱ型填料原理及特点355

14.2.3 双曲(SQ)丝网波纹填料原理及特点355

14.3 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分析356

14.3.1 散堆填料的流体力学模型356

14.3.2 散堆填料的传质研究357

14.3.3 规整填料的流体力学模型359

14.3.4 规整填料的传质研究361

14.4 高效填料的应用364

14.4.1 高效规整填料在尿素解吸塔的应用364

14.4.2 高效填料在双氧水生产中的应用研究366

14.4.3 BH型高效填料的工业应用367

14.4.4 甲醇的精馏分离提纯过程368

14.5 发展趋势369

14.5.1 规整填料369

14.5.2 散堆填料370

14.5.3 结语371

参考文献371

第15章 新型塔板技术373

15.1 概述373

15.2 立体喷射型塔板374

15.2.1 新型垂直筛板塔板NEW-VST374

15.2.2 梯矩形立体连续传质塔板(LLCT)376

15.2.3 立体传质塔板(CTST)377

15.3 复合塔板377

15.3.1 穿流型复合塔板377

15.3.2 并流喷射填料塔板(JCPT)378

15.3.3 新型多溢流复合斜孔塔板379

15.4 浮阀类塔板380

15.4.1 导向浮阀塔板380

15.4.2 超级浮阀塔板(SVT)380

15.4.3 NYE塔板381

15.4.4 Triton塔板382

15.4.5 BJ塔板383

15.5 筛孔型塔板383

15.5.1 MD、ECMD塔板及国内开发的DJ系列塔板383

15.5.2 Cocurrent塔板384

15.5.3 95型塔板385

15.5.4 一种具有机械消泡功能的新型塔板385

15.6 穿流塔板386

15.6.1 穿流式栅板386

15.6.2 非均匀开孔率穿流塔板387

15.7 高速板式塔——旋流塔板387

15.8 隔壁塔389

参考文献389

第7篇 反应介质强化技术392

第16章 离子液体392

16.1 概述392

16.1.1 离子液体简介392

16.1.2 离子液体结构393

16.1.3 离子液体性质394

16.1.4 构效关系与分子模拟396

16.1.5 合成方法396

16.2 离子液体强化反应过程398

16.2.1 强化反应过程398

16.2.2 强化传递过程400

16.3 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401

16.3.1 反应过程应用402

16.3.2 分离过程应用405

16.3.3 储能应用407

16.4 结语408

参考文献408

第17章 超临界化工技术412

17.1 概述412

17.2 超临界流体的基本原理413

17.3 超临界化工技术的优势413

17.3.1 超临界萃取技术413

17.3.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414

17.3.3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416

17.4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化学工业应用417

17.4.1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417

17.4.2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419

17.4.3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422

17.4.4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423

17.5 结语426

参考文献427

第8篇 微化工技术432

第18章 微反应器432

18.1 概述432

18.1.1 微反应器内传递特性和强化原理432

18.1.2 微反应技术的优势433

18.2 微反应器内传递特性434

18.2.1 单相流动434

18.2.2 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435

18.2.3 液-液两相流动与传质440

18.2.4 气-液或液-液系统压降442

18.2.5 三相系统445

18.3 微混合器447

18.3.1 混合机理和理论447

18.3.2 微混合器的分类448

18.3.3 微混合器混合性能的表征方法450

18.3.4 微混合器性能比较451

18.4 微反应技术应用452

18.4.1 万吨级磷酸二氢铵的工业应用452

18.4.2 万吨级石油磺酸盐应用示范454

18.4.3 阻燃添加剂Mg(OH)2生产工艺455

18.5 结语456

参考文献456

第9篇 反应与分离过程耦合技术461

第19章 反应-膜分离耦合技术462

19.1 概述462

19.2 反应与膜分离耦合技术的分类463

19.3 反应与膜分离耦合技术的典型应用463

19.3.1 萃取型膜反应器463

19.3.2 分布型膜反应器473

19.3.3 接触型膜反应器474

参考文献476

第20章 反应精馏技术479

20.1 引言479

20.2 反应精馏技术的原理与特点479

20.2.1 反应精馏技术的原理和主要特点479

20.2.2 反应精馏技术的优势与限制480

20.2.3 反应精馏技术的复杂性482

20.2.4 反应精馏技术可行性分析与过程开发方法483

20.3 反应精馏的典型应用485

20.3.1 酯化反应485

20.3.2 酯类水解反应486

20.3.3 水合反应487

20.3.4 醚化反应488

20.3.5 二聚反应和缩合反应489

20.3.6 加氢反应489

20.3.7 缩醛反应490

20.3.8 产品分离与提纯490

20.4 反应精馏过程模型491

20.4.1 平衡级(EQ)模型491

20.4.2 非平衡级(NEQ)模型493

20.4.3 反应精馏过程模型的计算495

20.5 结语496

参考文献496

第21章 反应萃取技术498

21.1 概述498

21.2 反应萃取的原理、设备结构及其分类498

21.2.1 反应萃取的原理498

21.2.2 萃取设备的结构及其分类505

21.3 填料萃取塔507

21.3.1 填料萃取塔507

21.3.2 脉冲填料萃取塔510

21.4 气体扰动作用的化学萃取过程511

21.5 加盐反应萃取精馏513

参考文献514

第10篇 分离过程耦合技术518

第22章 膜蒸馏518

22.1 概述518

22.1.1 膜蒸馏基本原理518

22.1.2 膜蒸馏的特征519

22.1.3 膜蒸馏技术的优缺点519

22.1.4 膜蒸馏技术分类520

22.1.5 膜蒸馏的膜材料及组件524

22.2 膜蒸馏过程研究现状530

22.2.1 膜蒸馏过程的机理研究530

22.2.2 膜蒸馏过程影响因素532

22.2.3 提高膜蒸馏通量及选择性的措施534

22.2.4 膜蒸馏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534

22.3 膜蒸馏技术的应用536

22.3.1 海水和苦咸水淡化536

22.3.2 化工产品浓缩和提纯537

22.3.3 废水处理537

22.4 膜蒸馏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538

22.4.1 存在问题538

22.4.2 发展方向538

22.5 结语539

参考文献539

第23章 膜吸收542

23.1 概述542

23.2 膜吸收原理及特点542

23.3 膜吸收的分类543

23.4 吸收膜材料543

23.4.1 有机聚合物膜材料544

23.4.2 无机膜材料544

23.4.3 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545

23.5 膜组器和流动方式546

23.6 操作条件对膜吸收性能的影响548

23.7 吸收剂选择549

23.8 膜吸收过程的传质机理550

23.8.1 疏水膜吸收过程传质模型550

23.8.2 亲水膜吸收过程传质模型552

23.8.3 部分润湿及疏水-亲水复合膜吸收过程传质模型554

23.8.4 微孔-无孔复合膜吸收过程传质模型555

23.8.5 膜吸收过程总传质方程简化557

23.9 膜吸收技术的应用558

23.9.1 在氨气回收中的应用558

23.9.2 脱除SO2、H2S等酸性气体的应用559

23.9.3 在CO2气体脱除和固定上的应用560

23.9.4 在天然气净化中的应用561

23.9.5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562

23.9.6 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分离564

23.10 结语564

参考文献564

第11篇 其他过程强化技术568

第24章 规整结构催化剂及反应器568

24.1 概述568

24.1.1 规整结构催化剂的产生568

24.1.2 规整结构催化剂的发展569

24.1.3 规整结构催化剂的研究与前景570

24.1.4 前景展望571

24.2 规整结构催化剂572

24.2.1 规整结构催化剂主要分类572

24.2.2 规整结构催化剂的特点574

24.2.3 规整结构催化剂的制备575

24.2.4 规整结构催化剂的表征577

24.3 规整结构反应器的分类580

24.3.1 气-固两相催化反应中的规整结构反应器580

24.3.2 气-液-固三相催化反应中的规整结构反应器582

24.4 规整结构反应器的应用583

24.4.1 环保领域584

24.4.2 化工产品合成领域588

24.5 规整结构反应器与常规反应器的比较588

24.5.1 规整结构反应器与填充床反应器比较589

24.5.2 规整结构反应器与浆态床反应器比较591

24.5.3 工程放大方面的比较592

24.6 规整结构反应器工程问题593

24.6.1 规整结构催化剂在Fischer-Tropsch合成中的应用593

24.6.2 规整结构催化剂在VOCs催化燃烧中的应用595

24.7 新型泡沫/纤维结构的非涂层催化功能化及其多相催化应用597

24.7.1 泡沫/纤维结构的湿式化学刻蚀催化功能化及其应用597

24.7.2 基于原电池置换反应的泡沫/纤维结构催化功能化及其应用599

24.7.3 铝基结构的水蒸气氧化功能化及其应用探索600

24.7.4 偶联剂辅助的NPs@Oxides核-壳催化剂的规整结构化及其应用601

24.7.5 金属Fiber结构上原位晶化生长ZSM-5分子筛及其MTP性能602

24.7.6 烧结纤维包结细颗粒催化剂及其应用602

参考文献605

第25章 挤出反应器609

25.1 概述609

25.2 反应挤出原理及设备609

25.2.1 反应挤出原理609

25.2.2 反应挤出设备610

25.2.3 单螺杆挤出机610

25.2.4 双螺杆挤出机611

25.3 反应挤出的优缺点613

25.4 反应挤出的应用614

25.4.1 聚合物的可控降解与交联614

25.4.2 聚合物的合成615

25.4.3 聚合物的接枝改性619

25.4.4 反应共混620

25.4.5 原位相容621

25.4.6 原位聚合与原位相容622

25.4.7 高效脱挥623

25.5 结语625

参考文献625

第26章 旋转盘反应器628

26.1 概述628

26.2 反应器结构628

26.3 传递特性629

26.3.1 转盘表面的流体流动629

26.3.2 传质性能631

26.3.3 传热性能632

26.4 旋转盘反应器的应用633

26.4.1 自由基聚合633

26.4.2 逐步聚合636

26.4.3 有机催化反应637

26.4.4 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639

26.4.5 超细粉体制备642

26.4.6 复乳的制备644

26.5 结语645

参考文献645

第27章 旋风分离器648

27.1 概述648

27.2 旋风分离过程机理与工业应用648

27.2.1 旋风分离器结构与工作原理648

27.2.2 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分布649

27.2.3 旋风分离器内的颗粒运动651

27.2.4 旋风分离器的性能指标652

27.2.5 旋风分离机理653

27.2.6 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类型655

27.3 旋风分离流场的导流整流与过程强化658

27.3.1 旋风分离过程的强化658

27.3.2 旋风分离过程的强化659

27.3.3 环流式旋风分离技术661

27.3.4 环流循环除尘系统与导流整流666

27.3.5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的研究与开发669

27.4 结语670

参考文献670

第28章 旋流分离器673

28.1 概述673

28.1.1 旋流器结构673

28.1.2 旋流器内的流体流动674

28.1.3 旋流分离效率676

28.2 旋流分离器微小型化678

28.2.1 旋流器微小型化678

28.2.2 微细颗粒旋流排序678

28.2.3 排序强化微旋流分离679

28.2.4 旋流分离强化其他方法681

28.3 微旋流分离器的并联放大682

28.3.1 微旋流器组并联配置几何模型682

28.3.2 微旋流器组并联配置数学模型682

28.3.3 模型求解686

28.3.4 准确性验证及工业应用效果687

28.4 微旋流分离器的工程应用——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工艺689

28.5 结语691

参考文献691

第29章 非定态操作695

29.1 概述695

29.2 基本原理695

29.3 工程研究与实践696

29.3.1 进料参数周期性变化非定态操作696

29.3.2 流向变换强制周期非定态操作700

29.3.3 模型化研究707

29.4 结语709

参考文献7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