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 程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435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代;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自由主义思潮1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概念界定、发展脉络和思想渊源1

一、新自由主义的概念界定1

二、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发展及主要流派2

三、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7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主要特征和本质10

一、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10

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特征13

三、新自由主义的本质15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及其后果17

一、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三大经济政策体系17

二、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19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与中国25

一、国内新自由主义思潮论争的焦点25

二、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28

三、看清楚新自由主义的真实面目29

结语33

第二章 “普世价值”思潮34

第一节 “普世价值”论争的源起及焦点34

一、“普世价值”论争的源起34

二、“普世价值”论争的焦点37

第二节 对“普世价值”论争的评价和反思53

一、对“普世价值”论争的几点评价53

二、对“普世价值”论争的几点反思55

第三节 自觉超越“普世价值”的话语范式59

一、“普世价值”思潮新动向59

二、马克思主义对“普世价值”观念的批判62

三、自觉超越“普世价值”的话语范式67

结语69

第三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70

第一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界定、演进历程及其重新泛起70

一、什么是虚无、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70

二、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历程73

三、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原因78

第二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基本取向和惯用手法80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析评80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两种取向90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手法96

第三节 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100

一、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被扣上“历史虚无主义”帽子的100

二、马克思主义是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武器101

结语106

第四章 “新左派”思潮107

第一节 “新左派”的概念界定和发展脉络107

一、“新左派”的概念界定107

二、“新左派”的产生及发展109

三、“新左派”之“新”110

第二节 “新左派”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112

一、“新左派”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112

二、“新左派”思潮产生的思想渊源116

第三节 “新左派”思潮的基本主张和主要特征119

一、“新左派”思潮的基本主张121

二、“新左派”思潮的主要特征128

第四节 “新左派”思潮与自由主义之争131

一、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市场社会与转型社会132

二、对公正问题的看法:资本与权力133

三、对民主的追求:全面民主与宪政民主135

第五节 “新左派”思潮的价值、困境与未来走向138

一、“新左派”思潮的价值138

二、“新左派”思潮的困境139

三、“新左派”思潮的走向140

结语142

第五章 民粹主义思潮143

第一节 民粹主义的概念、产生背景和主要特征143

一、民粹主义的概念143

二、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47

三、民粹主义的主要特征150

第二节 民粹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152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民粹主义及其特征152

二、五四时期的民粹主义及其影响156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粹主义问题的论争159

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粹主义问题的论争162

第三节 当前中国民粹主义透视166

一、中国民粹主义的新动向166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基本表现167

三、网络民粹主义的叙事逻辑169

四、审慎对待民粹主义174

结语175

第六章 现代新儒家思潮176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的概念界定及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17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77

二、现代新儒家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条件181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的发展演变及主要特征184

一、现代新儒家的发展演变185

二、现代新儒家的主要特征19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199

一、对抗、对峙、对话: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201

二、崇儒反马:大陆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203

三、融合与消解: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走向206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思潮的价值及借鉴意义207

一、现代新儒家思潮的当代价值208

二、现代新儒家思潮对当代中国的理论借鉴意义209

结语211

第七章 民族主义思潮213

第一节 民族主义——不断演进的概念213

第二节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演变219

一、中国传统民族主义219

二、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220

三、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演变222

第三节 民族主义思潮的基本类型228

一、政治民族主义229

二、经济民族主义231

三、文化民族主义232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及未来走向234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234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238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特点240

四、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未来走向242

结语245

第八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2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问题的提出24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24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可能性255

三、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实效性的制约因素260

四、构建引领机制是实现对多元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关键2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的运行体系26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的构成要素267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的内在机理269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的运行结构2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子机制及其运行272

一、创新机制及其运行模式272

二、传播机制及其运行模式274

三、认同机制及其运行模式277

四、预测机制及其运行模式278

五、整合机制及其运行模式279

结语280

后记282

参考文献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