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人为本的法治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以人为本的法治观
  • 程关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004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法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以人为本的法治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以人为本的法学方法论1

第一节 法学方法论的概念2

一、法学方法论的界定2

二、法学方法论的价值5

第二节 现代法学方法论的发展6

一、法学方法论的现代勃兴6

二、现代法学方法论的论争7

三、现代法学方法论的转向9

四、中国法学方法论的发展11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法学本体论13

第一节 人的法律存在方式14

一、哲学本体论的嬗变14

二、法学本体论中的人15

第二节 人本主义法学本体反思18

一、人本主义法学的产生18

二、人本主义法学的论证19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法学认识论21

第一节 事实陈述的法学认识论22

一、西方事实陈述的认识论22

二、中国事实陈述的认识论24

三、事实陈述认识论的局限26

第二节 价值阐释的法学认识论29

一、西方价值阐释的认识论29

二、中国价值阐释的认识论33

三、价值阐释认识论的局限35

第四章 以人为本的法律主体论37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法律主体认知38

一、自然法学派的主体认知38

二、人文主义的法律个体范式46

三、人本主义的法律整体范式50

四、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相互嵌入51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法律主体建构53

一、近代法律的主体建构53

二、现代法律的主体建构57

三、法律二元主体的建构困境61

四、法律多元主义的主体建构63

五、法律以人为本的主体建构65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法律人性论75

第一节 法律的人性分析76

一、人性的法律构造作用76

二、法律的人性促进作用79

第二节 法律的人性假设80

一、性恶论与法律的相反相成关系80

二、性善论与法律的相辅相成关系8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人性分析90

一、人是法律的本源90

二、人是法律的主体91

三、人是法律的目的92

第六章 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观94

第一节 价值哲学94

一、价值概念94

二、价值判断标准95

三、实践判断标准99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100

一、法律价值的概念100

二、法律价值的属性101

第七章 以人为本法律价值的演变105

第一节 古希腊的法律价值观105

一、古希腊法律价值观的产生105

二、古希腊法律正义观的形成109

第二节 法律价值观的分离契合115

一、法律价值观分离的实质115

二、法律价值中立观的分化116

三、法律价值观契合的共识121

第八章 以人为本法律价值的发展125

第一节 以人为本与人的尊严125

一、人的尊严观念的勃兴125

二、人的尊严观念的法律化127

三、人的尊严观念的法治化128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福利主义132

一、福利主义的缘由132

二、福利主义的法学133

第三节 以人为本与公民参与134

一、公民参与理论的兴起134

二、公民参与的法律原则137

三、公民参与的法律程序141

第四节 以人为本与良法善治146

一、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147

二、泰勒的自我认同理论148

三、沃尔泽的复合平等论151

第九章 以人为本的法律规范论155

第一节 个人主义的规范建构155

一、个人主义的兴起156

二、自然权利学说的形成158

三、近现代自然法的形成163

四、自由意志的规范功能167

五、消极自由的法律形式168

六、积极自由的法律形式172

七、个人主义规范的困境174

第二节 功利主义的规范建构177

一、功利主义法律规范的产生177

二、个人功利主义的法律形式179

三、社会功利主义的法律形式180

四、功利主义法律规范的平衡182

五、功利主义法律规范的局限185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规范建构188

一、中国法治体系的形成188

二、中国法治体系的本质189

三、人的需要的规范建构194

四、否定价值的法律形式203

五、肯定价值的法律形式221

六、实质价值的法律形式225

第十章 以人为本的法律实践论228

第一节 法律实践的目的228

一、法律实践的价值228

二、人的全面发展观231

第二节 法律实践的属性233

一、法律的正当性234

二、法律的合理性235

三、法律的有效性236

四、法律的现实性238

第三节 以人为本法律实施的途径239

一、法律实施途径的选择239

二、理念论法律实施途径241

三、规范论法律实施途径247

四、融贯论法律实施途径249

基本结论254

后记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