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477240.jpg)
- 王志强;卓泽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9522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创新驱动阶段各发达国家的创新战略1
一 美国的创新战略2
二 日本的科技与创新战略4
三 英国的国家创新战略4
四 德国基于工业4.0的创新战略5
五 法国34个振兴计划6
六 欧洲2020创新战略6
第二节 创新驱动阶段的社会经济变革核心趋势7
一 从封闭的创新链到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7
二 从分布式创新到集群创新10
三 从层级组织到蜂巢组织12
第三节 创新驱动阶段的大学:从模式1走向模式316
一 模式1研究的进展及其困境17
二 模式1研究向模式2研究转向19
三 模式2研究的价值与局限20
四 模式2研究向模式3研究的转向24
五 模式3研究及其价值27
第一章 “创新驱动”过程中大学变革的内涵、维度与路径29
第一节 从创新系统论到创新驱动:创新理论研究的流变29
一 走出黑箱:创新研究从技术走向系统的转型29
二 创新系统演化的实践形态:大学在创新集群中功能机制的建构32
三 “创新驱动”的内涵及其特征36
第二节 大学在“创新驱动”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建构38
一 大学作为共生演进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38
二 大学作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的知识核心39
三 大学在“创新驱动”阶段中的功能转型41
第三节 “创新驱动”阶段大学变革的三重维度43
一 理念之维:大学从经济话语向学习话语的回归44
二 结构之维:大学知识创造向创新扩散的转型45
三 制度之维:大学创新过程的外部规范与引导47
第四节 “创新驱动”阶段大学变革发展的战略转型50
一 重新审视大学的理念与价值,形塑鼓励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大学理念51
二 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52
三 营造自由、开放、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建立大学变革的制度体系54
第二章 “创新驱动”阶段美国大学变革的关键领域及其趋势56
第一节 创新驱动下美国大学持续变革的关键领域56
一 大学变革的基础: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59
二 大学变革的动力:激励教师的创新创业活动62
三 大学变革的桥梁:推动大学的技术转移活动64
四 大学变革的轨迹:产学合作创新的机制66
五 大学变革的目标: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68
第二节 创新驱动阶段美国大学变革战略趋势70
一 研究型大学是构建国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主体71
二 研究型大学为创新创业服务的实施路径74
第三节 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创客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主要战略87
一 创客运动的兴起及创客教育的价值内涵87
二 创客教育+STEM教育:美国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战略的变革路径90
三 创客教育对大学创新能力的塑造: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95
四 创客教育对我国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借鉴价值96
第三章 欧洲国家创新战略驱动下的大学变革99
第一节 欧盟层面加强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路径99
一 超国家层面的欧盟创业教育政策100
二 统一性与碎片化:欧盟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104
三 未来欧盟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领域108
四 团结之路:欧盟加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趋势112
第二节 英国创新战略中的大学变革114
一 英国创新战略的整合114
二 创新战略实施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变革115
第四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变革与发展122
第一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结构与功能122
一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分析122
二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分析126
三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分析129
第二节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企业的合作机制133
一 大学—企业合作机制的整体协调性133
二 大学—企业合作机制的价值差异性136
三 大学—企业合作机制的动态适应性138
四 大学—企业合作机制的有序平衡性140
第三节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与产业部门合作的现实问题143
一 大学与产业部门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不足143
二 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分层分类合作形式尚未建立145
三 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建设与资源分配机制尚不完善147
第四节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企业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151
一 重塑大学在创新驱动过程中的知识主体功能151
二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创设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153
三 发挥企业在创新转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154
四 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中介服务机构156
第五章 区域创新创业体系中的大学变革——以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158
第一节 圣地亚哥创新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大学158
一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创业的表现形式158
二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支持创新创业的组织架构164
三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168
四 结语171
第二节 耶鲁大学主导的纽黑文区域创新集群174
一 耶鲁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社会背景与动力175
二 耶鲁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的路径探究177
三 耶鲁大学转型后所造成的影响183
四 结语186
第三节 剑桥大学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系统构建189
一 导言189
二 分析框架191
三 剑桥大学科技转化政策的嬗变191
四 剑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架构的变革195
五 剑桥大学促进科技转化导致反面影响的证据200
六 结语202
第四节 三所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经验总结203
一 大学领导力的重要性205
二 与产业界和政府合作205
第六章 “创新驱动”阶段大学内部的变革路径: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207
第一节 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策略及启示207
一 引言207
二 全球化知识企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定位209
三 组织结构整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需求210
四 协同推行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新布局213
五 硕果累累: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策略的成就216
六 启示219
第二节 美国顶尖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究——以伍斯特理工学院工程教育培养为例221
一 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222
二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225
三 余论与思考230
第三节 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案例231
一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创新创业发展战略231
二 KCL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构成要素233
三 KCL创业生态系统的要素互动238
四 KCL创业生态系统对我国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239
第七章 我国大学构建创新系统的历史进程242
第一节 中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互动的历史演变242
一 创新意识萌发阶段(1978—1996年)243
二 创新体系初步构建阶段(1997—2005年)244
三 创新体系稳步推进阶段(2006—2014年)245
四 创新体系全面深化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246
第二节 中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现状研究247
一 我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特征247
二 我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互动中存在的问题256
第三节 中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互动机制的发展趋势264
一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增强264
二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266
三 创新研究走向深化综合268
四 大学主动协同创新意识增强270
五 以创新平台为重要方式促进科研合作创新271
六 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创新环境273
第八章 推进我国大学创新驱动阶段的政策导向与大学自身的变革路径275
第一节 梳理现有政策的结构性矛盾,清除影响创新主体互动的制度障碍275
一 强化创新主体联合生产机制建设276
二 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促进创新能力建设279
三 改革创新制度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282
四 培育社会创新文化,发展合作创新意识285
五 搭建创新平台,强化创新合作287
六 成立风险基金,减少投资风险292
七 完善退出机制296
第二节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创业型大学的视角298
一 创业型大学的崛起298
二 创业型大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299
三 创业型大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滑铁卢大学的案例300
四 对我国地方高校战略转型的启示303
参考文献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