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0482685.jpg)
- (美)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美)杰伊·麦克泰格(Jay McTighe)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5658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教学设计-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设计的两个误区3
本书内容4
本书受众5
关键术语6
关于本书可能误解的解释8
提醒与说明10
第一章 逆向设计13
为什么“逆向”是最好的14
传统设计的两个误区16
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18
逆向设计模板22
设计标准24
设计工具29
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30
关于设计过程的几点说明33
预览34
第二章 理解“理解”36
理解作为有意义的推断38
理解的可迁移性41
理解作为名词45
专家盲点47
理解的证据49
学生的误解以及我们的感悟54
第三章 明确目标61
标准制定65
解析标准67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71
一个确定了优先次序的框架78
发现大概念的更多建议80
教师的“新装”83
根据迁移任务制定目标87
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90
总结91
第四章 理解六侧面92
侧面1:解释95
侧面2:阐明99
侧面3:应用104
侧面4:洞察107
侧面5:神入111
侧面6:自知114
理解六侧面对教与学的关键启示117
第五章 基本问题:通向理解之门119
问题:大概念航标121
是什么使一个问题成为基本问题?122
技能领域的基本问题127
专题性与综合性的基本问题129
对基本问题更细致的研究131
基本问题:强调多元133
提出基本问题的技巧134
使用基本问题的技巧137
围绕开放问题架构工作的重要性138
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141
预览142
第六章 架构理解143
辨别理解的特征144
界定理解145
主题性理解和综合性理解147
理解与事实性知识149
对技能的理解150
内容标准和理解151
确定和架构理解的技巧153
理解和发展的问题155
回顾勾股定理158
理解作为目标159
对可预料误解的认知160
要认识到可能不只有一种理解161
理解的不可靠性和多元化162
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163
总结164
第七章 像评估员一样思考165
三个基础性问题169
一个非自然的过程169
从“快照”到“剪贴簿”171
真实表现——必要而非虚饰172
围绕问题而不只是围绕练习进行设计174
使用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177
表现性任务的教学片断179
使用理解六侧面作为评估蓝图180
为评估使用基本问题187
围绕证据进行188
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190
预览191
第八章 指标和效度192
对指标的需求192
从指标到量规193
用量规评估理解195
基于指标和量规进行逆向设计197
侧面和指标198
根据学生工作来设计和完善量规202
效度的挑战203
逆向设计中的效度自评207
信度:对评估模式的信心210
通用指导原则211
本章结束前的提醒212
第九章 设计学习213
最佳设计兼具吸引力与有效性217
最佳设计的特点219
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220
W——学习方向(Where)和原因(Why)220
H——吸引(Hook)和保持(Hold)224
E——探索(Explore)和体验(Experience),准备(Equip)和使能(Enable)232
R——反思(Reflect),重新考虑(Rethink)与修改(Revise)237
E——评价(Evaluate)工作及进展240
T——量身定制(Tailor)243
O——为最佳效果而组织(Organize)245
将设计元素有效整合的技巧247
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249
下一个问题251
第十章 为理解而教252
灌输与揭示253
教材和为理解而教256
教师的主要作用:设计正确的体验259
揭示:深入主题的过程和论证262
突破过度简化:质疑过去和现在的理解267
对教学时间和方式进行更多有目的的思考268
回到营养单元269
谨防习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270
将教学类型与内容类型相关联272
时机就是一切274
需要更多的形成性评估276
理解以及知识与技能的应用279
鲍勃·詹姆斯的逆向设计实践282
预览283
第十一章 设计过程284
设计入门286
修订已有设计289
标准,而非“菜谱”297
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299
解决困境的拙见302
调整305
第十二章 宏观设计:将UbD作为课程框架306
多大算大?307
将基本问题作为课程和学科的基础307
跨学科的问题312
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315
从任务到量规318
为了理解将“范围和序列”用于课程323
内容的逻辑VS理解内容的逻辑326
重新思考范围及序列328
激发兴趣与反思、再反思329
螺旋式课程331
更好的课程大纲335
第十三章 “虽然如此,但是……”337
错误观念1:“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为了应试而教。”338
错误观念2:“虽然如此,但是……我们有太多内容要讲。”345
错误观念3:“虽然如此,但是……这项工作太难,而且我也没时间。”353
结论359
后记:开始行动吧361
通过合作提高成效362
行动胜于空谈364
附录:6页模板范例365
术语表371
参考资料397
作者简介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