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文明史 第13卷 现代公法的变革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文明史 第13卷 现代公法的变革 上
  • 何勤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12921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文明史 第13卷 现代公法的变革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现代1

二、公法2

三、变革4

四、公法变革之共性5

(一)基本人权的保障5

(二)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6

(三)实体法的日益完善、程序法的更加公平7

(四)立法思路的拓展,法律措施的多元7

(五)各国交流与合作加强,公法的国际化趋势凸显12

五、本书的体系19

六、结语20

第一章 现代宪法的变革22

第一节 绪论22

一、文献综述22

(一)有关“二战”后战败国宪法的确立及发展方面的文献23

(二)有关宪法权利发展方面的文献25

(三)有关违宪审查制度研究方面的文献27

二、宪法学家与作品29

(一)美国29

(二)英国35

(三)德国37

(四)法国40

(五)俄罗斯42

(六)日本43

三、宪法变革的趋势45

(一)立宪主义的重生:战败国宪法的确立及其特征45

(二)宪法权利的发展:新型权利的产生与社会权的保障47

(三)宪法保障的加强:违宪审查制度的普及49

第二节 基本权利51

一、基本权利功能的扩展52

(一)基本权利功能研究简述52

(二)基本权利的原初功能:防御功能54

(三)基本权利功能的扩展:从防御到受益55

(四)基本权利的第三种功能:第三人效力功能59

二、新型基本权利的产生62

(一)基本权利功能扩张与新型基本权利的产生62

(二)作为基本权利的健康权65

(三)作为基本权利的环境权68

三、隐私权的形成及争论72

(一)典型的新型基本权利:隐私权72

(二)隐私权的形成途径77

(三)隐私权的理论争议86

四、社会权保障的加强90

(一)社会权概念的形成90

(二)社会权的宪法基础98

(三)社会权的可诉性及其争议100

第三节 国家形式115

一、政权组织形式116

(一)君主立宪制116

(二)民主共和制141

二、国家结构形式155

(一)联邦制155

(二)单一制174

第四节 选举制度183

一、民主、代表制与选举制度183

(一)概述183

(二)选举制度的一般概念186

(三)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196

(四)选举制度的比较分析:任务与方法198

二、选举制度的类型划分199

(一)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199

(二)选举制度的类型学分析201

三、混合比例代表制:以德国为例203

(一)魏玛时期德国的选举制度203

(二)战后联邦德国所采取的个人化的政党比例代表制206

四、相对多数选举制:英国212

(一)选区划分213

(二)选举权的扩大及其政治后果215

(三)战后工党取代自由党以及两党制的形成216

(四)两党制中的政党竞争219

(五)两党制的缺口及其后果221

(六)改革之争222

五、绝对多数制:法国223

(一)概论223

(二)第五共和国中的绝对多数选举制224

(三)1985年和1986年的选举改革:两极政党制度的瓦解?227

第五节 司法审查230

一、司法审查的思想基础232

(一)自然法思想:从自然法到人权233

(二)法律实证主义: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与法律位阶秩序238

(三)分权制衡理念:司法权的强化244

二、司法审查制度的普及250

三、司法审查制度的模式259

(一)普通法院模式、宪法法院模式和宪法委员会模式260

(二)具体审查模式和抽象审查模式268

(三)强司法审查模式与弱司法审查模式275

四、司法能动主义的新发展281

(一)司法消极主义中的“政治问题”和“政治棘丛”282

(二)“政治棘丛”的突破与“一人一票”原则的确立285

(三)司法能动主义的理论基础291

五、我国宪法司法化的探索302

(一)宪法司法化探索的先声:1982年《宪法》制定时对宪法实施的关切302

(二)宪法司法化探索的起与落305

(三)宪法司法化后续探索及前景318

参考文献325

第二章 现代行政法的变革342

第一节“二战”后传统行政法向现代行政法的转变342

一、“二战”前传统行政法的形成及其基本架构343

(一)欧洲大陆344

(二)英美348

(三)日俄353

二、“二战”后现代行政法的发展357

(一)公共行政领域的扩大与福利行政法的兴起357

(二)行政裁量的过程性控制与行政程序法的完善358

(三)新独立监管机构的出现与行政组织法的发展362

(四)风险社会的到来及其对传统行政法体系的挑战366

(五)全球合作治理和全球行政法的一体化趋势367

三、“二战”后现代行政法变革之代表作品371

(一)欧洲大陆371

(二)英美372

(三)日俄现代行政法变革之代表作品377

第二节 行政组织法的变革379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380

(一)法国380

(二)德国384

(三)日本386

二、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387

(一)欧洲大陆387

(二)英美388

(三)日俄395

三、公务员制度的发展398

(一)欧洲大陆398

(二)英美400

(三)日俄403

(四)各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405

第三节 行政行为法的重构412

一、行政领域的扩大化与行政行为的多样化413

(一)秩序行政的发展413

(二)公务行政的拓展415

(三)给付行政的兴起420

(四)行政行为的多样化423

二、行政行为热点领域的发展424

(一)行政裁量权的规制424

(二)政府信息的公开431

(三)政府管制的变革437

第四节 行政程序法的发展446

一、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447

(一)《联邦行政程序法》出台的时代背景447

(二)《联邦行政程序法》对行政权的控制449

二、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453

(一)《联邦行政程序法》的制定过程454

(二)《联邦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内容455

(三)《联邦行政程序法》的社会意义456

三、日本《行政程序法》456

(一)《行政程序法》的出台457

(二)《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内容459

第五节 行政救济法的完善460

一、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变革460

(一)欧洲大陆460

(二)英美466

(三)日本479

二、国家赔偿制度的确立与发展485

(一)各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确立485

(二)“二战”后赔偿立法的变迁489

(三)“二战”后赔偿制度的发展494

三、行政监察制度的强化498

(一)特设监察机构模式498

(二)行政监察专员模式499

(三)其他模式的行政监察制度500

第六节 中国行政法的形成与发展501

一、历史沿革501

(一)中国行政法制的初创(1949—1957)501

(二)行政法制的停滞(1957—1978)502

(三)行政法制的重建(1978—1989)502

(四)行政法制的迅速发展(1989年至今)504

二、行政主体观念的变迁与行政组织法制的发展505

(一)服务型责任政府的建立505

(二)从国家行政到公共行政的转换——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506

(三)各级行政组织法的制定509

(四)公务员走向制度化512

三、各类型行政行为立法的推进515

(一)1996年《行政处罚法》的制定515

(二)2003年《行政许可法》的制定518

(三)2011年《行政强制法》的制定520

(四)其他类型行政行为立法的进展523

四、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进展530

(一)我国行政程序法的法典化之路530

(二)开放政府与信息公开制度的进步532

五、行政救济和行政监督制度的发展534

(一)行政复议的制度化534

(二)《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与修改536

(三)《国家赔偿法》的制定与修改540

(四)《行政监察法》的制定与修改544

(五)《审计法》的制定与修改546

六、现代中国行政法的发展趋势547

(一)行政法对象的扩大化——从国家行政向公共行政法的拓展548

(二)依法行政原则的实质化——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转变550

(三)行政组织法体系的统一与完善551

(四)行政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发展552

(五)正当法律程序的重视和行政程序法典化的努力554

(六)行政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相关法律的修改556

参考文献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