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学
  • 姜在民,贺学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830119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1

二、植物的多样性2

三、我国的植物资源2

四、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3

五、植物学发展简史5

六、植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6

七、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7

小结7

复习思考题8

第一章 植物细胞9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10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10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11

三、原生质的性质15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16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7

一、细胞壁18

二、原生质体24

第三节 植物细胞后含物38

一、贮藏的营养物质38

二、晶体39

三、次生代谢物质40

第四节 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和死亡41

一、细胞分裂42

二、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48

三、细胞死亡50

本章小结51

复习思考题52

第二章 植物组织53

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53

一、组织的概念53

二、组织的形成53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53

一、分生组织54

二、成熟组织56

第三节 维管组织和组织系统72

一、复合组织72

二、维管组织73

三、维管束73

四、植物组织的演化74

五、组织系统74

本章小结75

复习思考题75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77

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77

一、种子的形态和结构77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79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82

一、种子的寿命和休眠82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84

三、幼苗的形成和类型86

四、人工种子89

本章小结91

复习思考题92

第四章 根93

第一节 根的形态与生理功能93

一、根的发生和形态类型93

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94

三、根的生理功能94

第二节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95

一、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95

二、根的初生结构98

三、侧根的形成102

第三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103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103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105

三、根的次生结构106

第四节 根瘤与菌根107

一、根瘤107

二、菌根110

本章小结111

复习思考题112

第五章 茎113

第一节 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113

一、茎的形态113

二、茎的生理功能115

三、芽的结构及类型115

第二节 茎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118

一、茎端分生组织118

二、叶原基和腋芽原基119

第三节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120

一、茎尖分区与茎的初生生长120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22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125

第四节 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128

一、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128

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130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31

四、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136

本章小结137

复习思考题138

第六章 叶139

第一节 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139

一、叶的组成139

二、叶的生理功能141

第二节 叶的发生及生长142

一、叶的发生142

二、叶的生长142

第三节 叶的结构143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43

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149

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152

第四节 叶的衰老和脱落153

本章小结155

复习思考题155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其变态157

第一节 营养器官间的联系157

一、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157

二、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159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160

一、根的变态161

二、茎的变态164

三、叶的变态167

四、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168

第三节 植物的异常结构169

一、异常的初生结构169

二、异常的次生结构170

三、叶的异常结构173

本章小结177

复习思考题178

第八章 花179

第一节 植物繁殖的类型179

一、营养繁殖179

二、无性繁殖179

三、有性繁殖180

第二节 花的形成与发育181

一、花的概念181

二、花的组成181

三、花的形成与发育184

四、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186

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187

一、雄蕊的发育187

二、花药的发育与结构188

三、花粉粒的发育189

四、成熟花粉粒的形态及结构192

五、花粉粒的内含物和生活力195

六、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196

第四节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197

一、雌蕊的发育及其组成197

二、胚珠的发育与结构198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200

第五节 开花、传粉和受精205

一、开花205

二、传粉205

三、受精作用208

四、环境条件对传粉和受精的影响212

五、自交不亲和性212

六、传粉生物学213

本章小结213

复习思考题214

第九章 果实215

第一节 种子215

一、种子的形成和发育215

二、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221

三、胚状体222

第二节 果实223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223

二、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224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224

第三节 植物个体发育与被子植物生活史226

本章小结227

复习思考题228

第十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229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229

一、植物分类及其意义229

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230

三、植物分类方法231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单位及命名233

一、植物分类的等级单位233

二、植物种的概念及种下等级单位234

三、植物的命名234

四、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235

第三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237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理237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种类、编制方法和使用238

第四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240

一、茎240

二、叶243

三、花250

四、果实类型259

本章小结263

复习思考题264

第十一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265

第一节 低等植物266

一、低等植物的特征266

二、低等植物的分类266

三、低等植物的发生和演化287

第二节 高等植物289

一、高等植物的特征289

二、高等植物的分类289

三、高等植物的发生与演化315

本章小结319

复习思考题320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类321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321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科322

Ⅰ.双子叶植物纲322

一、木兰科323

二、毛茛科324

三、罂粟科325

四、石竹科326

五、蓼科327

六、?科329

七、苋科331

八、牻牛儿苗科332

九、十字花科333

十、葫芦科335

十一、锦葵科337

十二、大戟科339

十三、景天科340

十四、蔷薇科342

十五、豆科345

十六、杨柳科349

十七、壳斗科(山毛榉科)351

十八、桑科352

十九、鼠李科353

二十、葡萄科354

二十一、柽柳科355

二十二、芸香科357

二十三、胡颓子科358

二十四、蒺?科359

二十五、木犀科361

二十六、柿科363

二十七、胡桃科364

二十八、伞形科365

二十九、杜鹃花科366

三十、龙胆科368

三十一、夹竹桃科369

三十二、茄科370

三十三、茜草科372

三十四、旋花科374

三十五、玄参科375

三十六、唇形科377

三十七、紫草科379

三十八、菊科381

Ⅱ.单子叶植物纲386

一、泽泻科386

二、棕榈科387

三、天南星科389

四、鸭跖草科390

五、灯芯草科391

六、莎草科391

七、禾本科393

八、百合科398

九、鸢尾科399

十、石蒜科400

十一、薯蓣科401

十二、兰科402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404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405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分类系统407

本章小结415

复习思考题418

第十三章 植物生态419

第一节 植物的环境419

第二节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419

一、生态因子的概念和分类419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420

第三节 几种主要生态因子与植物的关系420

一、光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420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适应422

三、植物对水因子的生态适应424

四、植物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426

五、植物对风的生态适应429

第四节 植物的生态适应430

一、植物适应的不同途径430

二、植物的生活型431

三、植物的生态型432

第五节 植物种群与环境433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433

二、种间关系437

第六节 植物群落与环境438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438

二、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439

三、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441

四、植物群落的演替443

第七节 植被类型及分布445

一、热带植被类型445

二、亚热带植被类型446

三、温带植被类型447

四、寒带植被类型449

五、隐域植被类型449

本章小结450

复习思考题451

参考文献4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