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大师文库 第6辑 中国教育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国大师文库 第6辑 中国教育史 上
  • 陈青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755024951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大师文库 第6辑 中国教育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前语1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1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前3500—前1123)1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3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5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9

第一期 西周(前1122—前771)9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11

第四章 后人附会之西周教育制度16

第一节 学制系统16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18

第三节 女子教育24

第四节 结论25

第二期 东周(前770—前222)31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33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37

第一节 概论37

第二节 老子38

第三节 孔子42

第四节 墨子48

第五节 孔门弟子53

第六节 孟子57

第七节 庄子65

第八节 荀子68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81

第一期 秦汉(前221—前219)81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83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86

第九章 两汉学风93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98

第一节 概论98

第二节 太学100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103

第四节 郡国学校105

第五节 选举108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115

第一节 概论115

第二节 贾谊116

第三节 董仲舒118

第四节 扬雄124

第五节 王充127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132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136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145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147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150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155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155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157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162

第一节 概论162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163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165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169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171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174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176

第一节 概论176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178

第三节 郡县学校185

第四节 医学186

第五节 玄学188

第六节 科举188

第七节 结论192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194

第一节 概论194

第二节 王通195

第三节 韩愈197

第四节 李翱200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204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207

第一期 宋(960—1276)207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209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212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215

第一节 概论215

第二节 国子监217

第三节 太学218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222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225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226

第七节 地方学校227

第八节 科举230

第九节 书院234

第十节 结论236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239

第一节 概论239

第二节 胡安定240

第三节 周濂溪244

第四节 王荆公247

第五节 张横渠251

第六节 程明道259

第七节 程伊川264

第八节 程门弟子273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286

第一节 概论286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287

第三节 胡五峰291

第四节 朱晦庵294

第五节 张南轩308

第六节 吕东莱315

第七节 陆象山321

第八节 朱门弟子330

第九节 真西山336

第二期 元(1277—1367)341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343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346

第一节 概论346

第二节 中央学校347

第三节 地方学校349

第四节 科举351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354

第一节 概论354

第二节 赵复355

第三节 许鲁斋356

第四节 刘静修359

第五节 金履祥与许谦361

第六节 吴草庐364

第三期 明(1368—1643)371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373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376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378

第一节 概论378

第二节 国子监380

第三节 郡县学校384

第四节 其他学校388

第五节 科举389

第六节 结论391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395

第一节 概论395

第二节 曹月川396

第三节 薛敬轩398

第四节 吴康斋403

第五节 胡敬斋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