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干部新经济全书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领导干部新经济全书 第2卷
  • 蔡敏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龄出版社
  • ISBN:780082917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50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7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领导干部新经济全书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卷721

第四篇 国际金融721

第一章 金融的重要地位与当今发展趋势721

一、金融——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721

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展723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752

一、国际货币体系建立752

二、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753

三、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766

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要方案771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778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778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779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781

四、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783

五、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785

六、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789

第四章 国际投机资本793

一、国际投机资本的界定793

二、国际投机资本的起源与发展794

三、国际投机资本的流量与流向796

四、国际投机资本的特点798

五、国际投机资本的主要投机手段和操作工具799

六、神秘的对冲资金801

七、是非纷纭论金融衍生交易808

八、国际投机资本的利弊分析811

第五章 东亚金融危机817

一、东亚金融危机概况817

二、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种种说法827

三、东亚金融危机的外因833

四、东亚金融危机的内因836

第六章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启示852

一、此起彼伏的世界性金融危机852

二、十年来震惊世界的重大金融事件854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883

第七章 金融市场883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884

三、金融市场的特征885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886

五、金融市场的类型889

六、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892

第八章 证券市场898

一、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898

二、证券市场的功能904

三、当代证券市场的发展特点908

四、证券市场类型910

一、欧元产生与影响913

第九章 欧元启动与影响913

二、欧元的技术标准918

三、欧元启动对美元的挑战923

四、欧元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929

五、欧元与国际汇率制度932

六、欧元对中国的影响935

第十章 黄金市场与黄金交易946

一、黄金市场946

二、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953

三、面临挑战的黄金956

一、外汇概念959

第十一章 外汇959

二、外汇的作用及我国常用的外币962

三、汇率的概念、标价和种类965

四、汇率制度971

五、汇率的决定与变动973

六、汇率决定理论977

第十二章 外汇市场990

一、外汇市场含义与构成990

二、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993

第十三章 期货交易996

一、期货交易功能、原理与特点996

二、期货市场1001

三、期货市场机构1009

四、期货交易的基本做法和交易策略1020

第十四章 股票价格与指数1038

一、股票交易价格1038

二、股价指数1041

三、世界上主要几个股价指数1044

第十五章 国际金融组织1052

一、国际金融组织的概念、类型和特点1052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55

三、世界银行集团1064

四、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1074

五、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1075

六、中国与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1091

七、中国与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1093

第五篇 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1139

第一章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1139

一、资源经济:极限的增长与增长的极限1139

二、欧佩克:不再风光依旧1148

三、知识经济:即将引发人类社会一场新的革命1153

四、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1161

第二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个人“智力”资本化运作1169

一、智力资本:一个需要被社会认可的概念1169

二、泛股制:“智力”资本化运作的制度安排1173

三、智力投资:知识经济时代的理智选择1178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文盲”与“乞丐”1182

第三章 知识经济与个人能力1182

二、创造力:知识经济对个人能力评价1186

三、开发右脑:人类的使命与每个人的课题1190

附录1:新加坡的知识经济发展情况分析1195

附录2:中国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区新经济发展情况分析1201

第四章 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依托1216

一、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1217

二、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危机1221

三、中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1225

第五章 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1232

一、网络经济概念及由来1232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1235

三、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1237

四、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影响1238

第六章 电子商务的产业与发展1243

一、商务活动呼唤新生产力1243

二、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的新生产力1245

三、促进电子商务新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措施1249

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1251

第七章 中外网络经济发展比较分析1258

一、领世界之先的美国网络经济1258

二、网络经济在德国的发展1259

三、方兴未艾的中国互联网1261

四、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将遇到的问题1262

附录:中国政府确定实施电子商务的主要步骤1265

第六篇 中国的体制创新与对外开放1269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1269

一、曲折的认识过程1269

二、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1276

三、正确对待姓“资”姓“社”问题1284

四、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1291

第二章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实践出发1296

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29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发展进程1298

三、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1300

一、毛泽东的探索1304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本质的积极探索1304

二、邓小平的探索1306

三、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揭示1313

第四章 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1320

一、所有制改革的理论突破1320

二、单一公有制结构的改革1332

三、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1339

四、当前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343

五、所有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前景展望1346

第五章 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完善1353

一、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353

二、正确把握分配处理问题的基本政策1356

三、在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的基础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1358

第六章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62

一、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依据1362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1363

三、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形式及其作用1367

四、收入差距的调控1369

第七章 中国改革的策略选择1373

一、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1373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可行性条件1374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征1377

四、中国改革道路与改革战略的再思考1384

一、市场体系建设的重大进展1385

第八章 建立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的宏观调控1385

二、让市场配置资源1387

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1390

第九章 债转股是重组国有企业债务的尚方宝剑1394

一、债转股出台的现实需求1394

二、债转股出台的理论背景1395

三、解开不良债务与不良债权的死结1400

四、将债转股应用于最适用的重点企业1402

五、债转股不是免费的午餐1404

六、以控股权重组企业1408

第十章 国有股的上市流通1412

一、正确看待国有股权上市流通1412

二、国有股转让、上市的途径1417

第十一章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1427

一、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1427

二、扬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1431

三、共同治理机制的建立1433

四、以相机性治理来提高企业决策效率1435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438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问题1438

二、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440

三、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442

四、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1444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作用和任务1449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和成就1449

二、中国的出口贸易现状1455

三、中国的进口贸易发展趋势1464

四、向国际贸易规范靠拢的途径1480

第十四章 经济特区与中国的现代化1484

一、经济特区地位与作用的重新审视1484

二、十大难题阻拦着经济特区的发展1485

三、经济特区的制度创新1488

第十五章 政府机构行为的规范1491

一、政企分开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基础1491

二、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1492

三、加强和改善政府的规制工作1493

四、规范政府的采购行为14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