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法制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革命法制史
  • 张希波,韩延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108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2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宪法性文件的制定及其演变18

第一节 旧中国制宪的破产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及其宪政主张18

一、旧中国制宪的破产18

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及其宪政主张20

三、革命政权初创时期的施政纲领22

第二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26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起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原则26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制定、修改和主要内容28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33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35

一、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制定和发展35

二、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内容39

三、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的制定及其内容41

四、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和保障人权条例的历史意义46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宪法性文件47

一、抗战胜利后人民政权的宪法原则和施政纲领47

二、解放区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的主要内容50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布告的发布56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人民制宪的光辉结晶59

第二章 政权机构及其组织法的创制和发展62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政权组织法规的出现62

一、乡村革命政权的组织规程62

二、上海市民代表政府组织法67

一、苏维埃政权组织法的立法概况和指导原则70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制度的创立70

二、中央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75

三、地方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机构及其职权78

四、临时革命政权——革命委员会87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组织法的健全和发展88

一、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指导原则和立法概况88

二、边区、县参议会的组织和职权95

三、边区、县政府的组织机构和职权98

四、乡政权的组织与职权100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组织制度的特点102

一、大解放区的人民政府103

二、新解放城市中的军事管制委员会107

三、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和各级人民政府110

四、民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15

第三章 选举立法与选举制度118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选举立法与选举制度119

一、选举法规的制定及其基本原则119

二、选举的组织、程序与方法126

三、军队系统的选举130

四、选举法的实施133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138

一、选举立法的指导方针和立法概况138

二、选举制度的新变化141

三、适合于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投票方法156

四、实施选举法的保障158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选举制度162

一、选举立法概述162

二、选举制度的主要特点166

三、民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170

第四章 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施173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立法173

一、行政法规的产生及其立法概况173

二、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和职权176

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制度191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立法200

一、行政立法概述200

二、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202

三、行政机关的领导制度——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210

四、干部的管理和教育214

五、抗日根据地的简政223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行政立法231

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行政制度的趋于统一231

二、行政机关办事通则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232

三、干部的任免、考核与奖惩238

四、人民监察制度的建立242

第五章 革命刑法的产生及其发展沿革245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运动中产生的革命刑法245

一、省港大罢工中制定的惩治工贼和制裁贪污渎职罪的刑事法规245

二、农民运动中制定的惩治土豪劣绅条例251

一、革命刑法的主要任务和刑事立法概况258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258

二、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260

三、反革命罪的概念、种类和其他刑事犯罪265

四、刑罚的种类和适用271

五、苏区肃反工作的经验教训274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277

一、抗日战争时期刑法任务的变化和刑事立法的特点277

二、锄奸斗争和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279

三、汉奸罪和有关破坏抗战的重大犯罪287

四、其他刑事犯罪293

五、抗日民主政权刑罚制度的新发展301

六、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劝戒办法”和“违警处罚条例”306

一、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刑事立法的基本方针309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刑事立法309

二、取缔反革命组织,镇压反革命罪犯的刑事法规313

三、维护社会治安,惩办其他刑事犯罪的法规318

四、关于刑罚和刑罚执行方面的发展变化324

第六章 人民司法机关及其组织法规329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运动中产生的人民司法机关329

一、省港大罢工中审判工贼的军法处和会审处329

二、农民运动中的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和特别法庭331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333

一、司法机关组织体制的基本特点和立法概况333

二、工农民主政府建立初期的司法机关336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司法机关340

四、政治保卫局及其与司法机关的关系361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366

一、司法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立法概况366

二、陕甘宁边区的司法机关376

三、晋察冀边区的司法机关380

四、晋冀鲁豫边区的司法机关383

五、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司法机关386

六、晋绥边区的司法机关388

七、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司法机关389

一、解放区的各级人民法院390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司法机关390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法庭和特别法庭393

三、土地改革中的人民法庭396

四、司法行政管理机关399

第七章 诉讼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402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诉讼制度402

一、基本原则403

二、诉讼程序407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诉讼制度411

一、诉讼制度的基本内容411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及其基本特点437

三、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律化441

一、有关诉讼制度的若干规定452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诉讼制度452

二、人民调解制度在城市中的推行457

第八章 改造罪犯的方针和监所制度459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新型监所的创建459

一、工农民主政权监所的设置及其职能459

二、工农民主政权的狱政方针462

三、监所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464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监所建设467

一、监所设置及其组织管理体制467

二、狱政思想与狱政方针471

三、监所管理制度478

四、监所教育制度486

五、监所的生产劳动制度492

六、几种监外执行办法498

七、贯彻感化教育改造方针的伟大成就502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监所制度的发展503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监所制度的发展504

二、管训队的建立505

三、接管改造旧监狱507

四、劳动改造制度的发展和劳改队的建立512

第九章 土地立法与土地制度的改革516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土地法规的萌芽516

一、旧中国的土地制度516

二、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纲523

三、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减轻封建剥削的决议案530

一、土地立法的历史发展533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533

二、土地立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547

三、制定和实施土地法规的意义564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567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的改变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概况567

二、土地法规的主要内容573

三、实施减租减息法规的意义和成就577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土地立法581

一、由减租减息向“耕者有其田”政策的转变581

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583

三、划分农村阶级的标准和土地改革的总路线588

四、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意义594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旧中国无产阶级的悲惨地位597

第十章 劳动立法的产生与发展597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运动中提出的劳动纲领597

二、中国共产党保护工人利益的基本主张603

三、工人运动中的劳动立法要求607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劳动立法614

一、劳动立法概述614

二、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619

三、劳动法的实施637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劳动立法643

一、劳动立法基本方针的变化和立法概况643

二、劳动立法的基本内容646

一、劳动立法的总方针和劳动立法概况659

第四节 解放区劳动立法的新发展659

二、国营企业中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661

三、劳动工资664

四、国营企业战时劳动保险667

五、私营企业劳资争议的处理办法670

第十一章 婚姻立法和婚姻家庭制度676

第一节 旧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主张676

一、旧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676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解放妇女和改革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主张678

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运动中关于解放妇女和婚姻问题的决议案679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婚姻立法和婚姻家庭制度680

一、工农民主政权婚姻立法概述680

二、工农民主政权婚姻法的主要内容681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婚姻立法和婚姻家庭制度685

一、婚姻立法概况685

二、婚姻法内容的新发展686

三、保护抗日军人的婚姻693

四、男女平等的遗产继承制度695

五、贯彻婚姻法的成绩和经验696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政权婚姻家庭立法的新发展701

一、解放区人民政权婚姻立法概况701

二、婚姻立法的基本内容702

三、关于与婚姻有关的土地所有权和遗产继承问题的处理原则704

结束语706

后记7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