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仁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413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英语-词典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节 研究理据3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任务11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材料12
第四节 主要内容安排14
第二章 汉语词类及词类标注研究综述15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概述17
表格表2-1 各家汉语词类体系对比20
表2-3 词语的语义类别与其语用功能的标记关联模式的英语例证23
表2-2 句法范畴、语义类及语用功能的原型关联23
表2-4 四部汉语(汉英)词典兼类处理情况29
第二节 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的理论与实践36
第三章 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研究综述47
第一节 汉英词典标注词类的好处49
表3-1 重复译义实例51
表3-2 重复译义实例修改建议52
表3-3 22部汉英词典“恋爱”的词类识别与译义对比53
表3-4 配例与词目或义项词类不协调56
第二节 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的对象及其范围59
第三节 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体系65
表3-5 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的体系67
表3-6 《HSK》(2000)的词类标注体系69
第四节 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的依据70
第五节 汉英词典的“词类对译”原则73
表3-7 6部汉英词典中“信仰”的词类识别与译义对比78
第六节 研究问题82
第四章 词类问题的认知阐释85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87
第二节 范畴化理论视角的词类研究88
表4-2 动词的分布特征和权值设定94
表4-1 名词的分布特征和权值设定94
表4-3 形容词的分布特征和权值设定95
表4-4 副词的分布特征和权值设定96
表4-5 “中研院语料库”“危险”用法统计98
第三节 范畴化的动态性与词类转化101
图例图4-1 动态范畴化过程104
图4-3 语法隐喻108
图4-2 词汇隐喻108
表4-6 13种概念语法隐喻类型108
第四节 研究假设127
第五章 汉英词典词类识别差异调查(一):研究设计、总体结果及讨论129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研究问题131
第二节 研究设计132
表5-1 8部汉英(汉语)词典收词量对比133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讨论135
表5-2 汉英词典O—Z部双音节词条词类识别差异分类统计表136
表5-3 4项有关汉语词类识别(标注)的调查对比137
表5-4 各部词典实际兼类统计数据139
图5-1 汉英词典实际兼类数量历时对比140
图5-2 8部汉英(汉语)词典O—Z部识别有异词条实际兼类数量对比图141
表5-5 汉英词典O—Z部混合译义数量及比例统计表141
第四节 结论144
第六章 汉英词典词类识别差异调查(二):分类统计结果及讨论147
表6-1 动名类词条实际处理情况统计表149
第一节 动名类149
表6-2 汉英词典动名类词条词类识别差异x2检验结果150
表6-3 各汉英词典“疑心”的词类识别对比155
表6-4 各汉英词典“新交”的词类识别对比157
第二节 动形类159
表6-5 各词典动形类词条实际处理情况统计表159
表6-6 汉英词典动形类词条词类识别差异x2检验结果160
表6-7 各汉英词典“喜人”的词类识别对比164
表6-8 各汉英词典“亲近”的词类识别对比166
表6-9 各词典实际处理为动名形兼类的统计数据168
第三节 动名形类168
表6-10 各汉英词典“自信”的词类识别对比170
第四节 名副类172
表6-11 名副类词条实际处理情况统计表173
图6-1 名副类词条在各部汉英词典中的处理差异示意图174
表6-12 名副类词条再分类情况174
表6-13 四部词典对于名副类词条次类的词类标注情况统计表175
表6-14 两部汉英词典对于名副类词条次类的词类识别情况统计表176
图6-2 《新世纪》(2003)名副类译义统计数据变化示意图177
图6-3 《ABC汉英大》(2003)名副类译义统计数据变化示意图177
表6-15 各词典名副类词条实际处理情况统计表(调整后数据)178
表6-16 汉英词典名副类词条词类识别差异x2检验结果179
表6-17 汉语“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语料库检索结果180
表6-18 各汉英词典“往常”的词类识别对比181
第五节 名形类183
表6-19 各词典名形类词条实际处理情况统计表184
表6-20 汉英词典名形类词条词类识别差异x2检验结果185
表6-21 6部汉英词典“疑难”的词类识别及译义对比186
第六节 动副类187
表6-22 各词典动副类词条实际处理情况统计表188
表6-23 汉英词典动副类词条词类识别差异x2检验结果189
表6-24 6部汉英词典“随口”的词类识别对比190
表6-25 6部汉英词典“提前”的词类识别对比191
第七节 形副类193
表6-26 各词典形副类词条实际处理情况统计表194
表6-27 汉英词典形副类词条词类识别差异x2检验结果195
表6-28 各汉英词典“突然”的词类识别对比197
表6-29 各汉英词典“亲身”的词类识别对比200
第八节 涉专词条201
表6-30 涉专词条数量及比例202
表6-31 动名类涉专词条在各词典中的词类识别情况203
表6-32 汉英词典动名类涉专词条词类识别差异x2检验结果204
图6-4 汉英(汉语)动名类涉专词条词类识别(标注)对比204
表6-33 各汉英词典“休克”的词类识别对比207
第九节 结论与启示208
第七章 词类标注对汉英词典译义准确性的影响调查211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研究问题213
第二节 研究设计214
表7-1 12部汉英词典收词量对比215
表7-2 两类汉英词典义项数对比统计表218
第三节 统计结果218
表7-3 两类汉英词典功能义项数对比统计表219
表7-4 两类汉英词典词目译义准确性统计表220
第四节 讨论221
表7-5 两类汉英词典综合译义准确性统计表221
图7-1 汉英词典义项数及功能义项数对比224
表7-6 《新世纪》(2003)功能义项设立与译义的不对称现象225
表7-7 《新世纪》(2003)“安全/危险”的词类标注及译义的不对称现象228
表7-8 “中研院语料库”“安全/危险”用法统计230
表7-9 《实用翻译》(2001)“安全/危险”的词类标注及译义情况231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232
第八章 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的依据:基于语料库的词类标注个案研究235
表8-1 8部汉英词典“生人”译义情况表238
第一节 研究问题238
表8-2 10部汉语词典“生人”的释义情况表239
表8-3 北语语料库各子库“生人”索引数对比243
第二节 研究方法243
表8-4 汉语语料库“生人”有效索引数及其比例244
表8-6 戏曲网“生人”检索结果与下载结果语言分析有效性对比246
表8-5 Google搜索“生人”获取的语料有效性对比246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247
表8-7 北语语料库“生人”义位统计247
表8-8 各网络语料库义位数量、频数及比例对比250
表8-9 各语料库“生人”搭配情况对比251
表8-10 各语料库“生人”的时间搭配词频数与比例251
表8-11 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与“生人”搭配检索结果253
表8-12 “生人”与“出生”接受否定副词修饰检验结果对比257
表8-13 因特网中“生人”接受否定副词修饰检验结果257
表8-14 “生人”与“出生”动补结构检验结果对比258
表8-15 因特网中“生人”动补结构检验结果258
表8-16 “某地(省会)”与“出生”和“生人”搭配检索数据统计对比表260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263
图8-1 “生人”义位关系及语义演变示意图264
第九章 结语269
第一节 主要发现271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意义273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274
参考文献278
附录297
附录A-1 动名类词条分类数据299
附录A-2 动形类词条分类数据347
附录A-3 动名形类词条365
附录A-4 名副类词条分类数据366
附录A-5 《新世纪》(2003)和《ABC汉英大》(2003)名副类原始数据与修正数据对比373
附录A-6 “yesterday”、“today”和“tomorrow”在CCED、LDOCE和Macmillan中的词类标注及释义380
附录A-7 名形类词条分类数据384
附录A-8 动副类词条实际标注分类数据391
附录A-9 形副类词条分类数据395
附录A-10 动名类涉专词条分类数据398
附录A-11 其他涉专词条416
附录A-12 两类汉英词典总义项数统计数据417
附录A-13 两类汉英词典功能义项数统计数据422
附录A-14 两类汉英词典词目译义准确性统计数据427
附录A-15 两类汉英词典综合译义准确性统计数据432
后记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