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代社会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代社会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549658.jpg)
- 张国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742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史-研究-中国-辽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代社会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辽代的疆域与环境1
第一节 疆域变革1
一 建国时的疆域1
二 灭渤海国、得燕云十六州后的疆域变化2
第二节 生态环境5
一 地貌概览5
二 气候简说6
三 植被略述10
第三节 资源环境13
一 金属矿藏13
二 非金属矿藏15
三 野生动物资源17
第二章 辽代的生产力状况20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20
一 畜牧业生产工具与场所20
二 牲畜种类22
三 畜牧生产技术22
第二节 农业生产23
一 农业生产工具23
二 农作物种类24
三 耕作技术25
第三节 渔猎业生产26
一 渔猎生产工具26
二 渔猎产品与渔猎生产技术27
第四节 手工业生产29
一 金属冶炼与金属器具的制造技术29
二 陶瓷制作技术与工艺32
三 纺织技术与刺绣工艺33
四 车、船制造技术35
五 雕版印刷技术37
第五节 商贸活动38
一 与西域诸部、中西亚诸国、西夏国及东方高丽等国的朝贡贸易38
二 与中原五代十国各政权的朝贡贸易40
三 与中原北宋王朝的贸易活动41
四 国内贸易45
第三章 辽代的民族48
第一节 辽代的民族及其分布48
一 契丹族及其分布48
二 汉族及其分布51
三 渤海族及其分布54
四 奚族及其分布56
五 女真族及其他民族的分布57
第二节 辽代的民族关系59
一 契丹与其他民族的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关系59
二 各民族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友好和睦关系60
第三节 辽代的民族政策61
一 因俗而治,各安其业61
二 笼络上层,为我所用64
三 叛讨安抚,分治监视66
第四章 辽代的户籍人口69
第一节 户口类型69
一 五京“一般”州县户口69
二 “斡鲁朵”(宫卫)户口70
三 头下军州及寺院中的“二税户”71
四 部族户口73
五 属国户口74
第二节 人口估算74
一 五京州县人口74
二 “斡鲁朵”(宫卫)人口75
三 僧尼及寺院“二税户”人口77
四 部族及属国人口78
第三节 户籍管理79
一 户籍管理机构79
二 不定期的户口检括81
第五章 辽代的社区86
第一节 行政社区86
一 州、县行政社区86
二 部族行政社区89
三 “斡鲁朵”(宫卫)社区92
四 捺钵营地行宫社区94
五 东丹国“特区”96
第二节 自然社区97
一 五京城市社区97
二 中小城镇社区101
三 边防城镇社区103
四 寺院与寺院庄园社区105
五 皇家陵园社区106
六 农区乡村社区109
七 牧区“抹里”等社区114
第三节 牧、农经济社区116
一 畜牧经济社区的分布与变迁116
二 农耕经济社区的分布与变迁121
第六章 辽代的家庭126
第一节 家庭成员结构126
一 核心成员126
二 附属成员128
三 外围成员129
第二节 家庭成员关系131
一 夫妻关系131
二 父母与子女关系133
三 兄弟姊妹间的关系135
四 主人与奴婢间的关系135
第七章 辽代的社会阶层与社会群团140
第一节 社会阶层划分140
一 契丹贵族阶层140
二 其他民族的世家大族阶层144
三 僧侣中的上层150
四 各民族中的中下层民众157
第二节 社会群团168
一 “腹心部”与智囊团168
二 契丹贵族朋党177
三 民间佛教邑社184
四 文化艺术群体190
第八章 辽代的社会生活方式200
第一节 物质生活方式200
一 服饰200
二 饮食202
三 住所206
四 交通208
第二节 精神生活方式211
一 婚姻211
二 生育213
三 丧葬215
四 祭祀218
五 节日222
六 游艺224
第九章 辽代的社会激励与社会保障228
第一节 社会激励228
一 褒奖功勋228
二 旌表忠孝贞贤234
第二节 社会保障238
一 自然灾害与赈恤措施238
二 弱势群体与优抚政策246
三 不良现象与疏导方案251
四 行为越轨与防范机制256
第十章 辽代的社会问题与社会调控261
第一节 社会问题261
一 官场、吏治腐败与防治261
二 民族冲突与解决268
三 兵变叛乱与平息271
第二节 社会调控275
一 权力控制275
二 思想约束283
主要参考文献290
后记294